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1年 > 第11期
环球视野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1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编辑与出版事务部  阅读:2272


    以色列外交四面楚歌

    作为一个被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团团包围的犹太国家,以色列的地缘政治环境自建国以来就一直危机四伏。1978年以色列与埃及签订《戴维营协议》后,总体来说,以色列与地区大国埃及、土耳其等保持了较好的外交关系,维持了它在中东地区相对稳定的地缘环境。然而,今年伊始,突如其来的地区动荡对以色列形成了巨大冲击,埃及、土耳其等国近来对以色列的外交转向,以及周边叙利亚、也门等国的动荡,都仿佛是“外交海啸”冲击着以色列,给以色列未来形势走向添加了诸多变数。

巴以关系难回从前
    近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对一些国家进行访问,就“入联”继续寻求支持。不久前,阿巴斯结束联合国之行返回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时,受到当地民众“英雄般的欢迎”,许多人认为他在联合国的发言长了巴勒斯坦的志气,灭了以色列和美国的威风。阿巴斯9月23日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中阐述巴申请加入联合国的政治诉求,并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递交了成为联合国完全会员国的申请。他在离开联大前,还呼吁安理会对此尽快予以审理。
    最近,巴勒斯坦阿拉伯语主流媒体《新生活报》、《日子报》等纷纷撰文,赞赏阿巴斯的“入联”举措,指责美国袒护以色列。《新生活报》评论说,阿巴斯的讲话代表了全体巴勒斯坦人民的心声,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历史潮流;《日子报》强调说,奥巴马的讲话刺痛了巴勒斯坦人的心,而且让人看清了美国中东政策的实质,尤其是在对待巴勒斯坦建国这一关键问题上,美国事实上完全站在了以色列的立场上,丝毫不讲是非曲直,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公信力丧失殆尽,奥巴马在阿拉伯人心目中此前还算“及格”的形象轰然倒塌。沙特阿拉伯《中东报》则评论指出,“入联”是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权利,不可剥夺,巴勒斯坦想成为联合国第194个正式会员国的意愿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和认可,而把美国和以色列孤立到了一边。美国反对巴勒斯坦建国的做法是不能接受的,其袒护以色列的立场清晰可见。
    阿拉伯媒体分析认为,鉴于巴勒斯坦无法取得美国的支持,其成为联合国会员国的希望不大。但是,巴勒斯坦很有可能获得联大三分之二国家的支持,巴方可能会借助联大决议在国际舆论上展开对以色列的声讨。巴方甚至还有可能到海牙国际法院,同以色列打起法律战。巴勒斯坦成为没有投票权的观察员国之后,就有资格加入联合国的许多机构和公约,这对以色列将构成外交上的冲击。
    约旦前外长马尔万认为,对于巴勒斯坦来说,首先,在联合国安理会寻求会员国地位将带来巨大的政治影响和象征意义,可以说是虽败犹荣。其次,巴方可随后向联合国大会提出申请,并有把握获得联大三分之二的多数票,联大有权给予巴方非会员国地位,这将有助于巴方加入国际刑事法院等国际机构。第三,巴方即使只获得联大对其独立国家地位的认可,也将大大增加其法理依据。如果以色列继续兴建犹太人定居点,巴方就可要求国际法院进行裁决。第四,阿巴斯清楚,奥巴马赢得连任之前不会为巴以问题倾注太多精力,但是,以色列正不断在约旦河西岸蚕食巴方领土,阿巴斯的年龄也不允许其等到奥巴马下一个任期,目前寻求在联合国获得广泛认同是巴方的唯一办法,至少可以加大日后同以色列谈判的筹码。
    《纽约时报》分析文章认为,阿巴斯的入联申请明确指出了建立1967年边界线内的巴勒斯坦国,同奥巴马的中东问题演讲并不冲突。美国支持叙利亚、利比亚人的自由与民主权利,却否决巴勒斯坦人的独立权,这于情于理都说不通,说不定会在中东引发新一轮反美潮,从而伤害美国在阿拉伯民众中的声誉。
    不过,以色列巴尔伊兰大学教授迈克尔表示,巴勒斯坦申请获得联合国完全会员国地位的行动“没有意义”。联合国不能够强迫以色列去承认巴勒斯坦国和向巴勒斯坦移交领土。而奥巴马正着眼于连任,他不可能为了巴勒斯坦而得罪国内的犹太人势力。巴勒斯坦取得建国的唯一途径是同以色列谈判。
    事实上,分析认为,对于以色列来说,巴方的举动无疑会增加以色列的国际压力,招致更多的谴责和抗议。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呼吁巴方返回谈判桌,他对中东问题有关四方(联合国、美国、欧盟和俄罗斯)在联合会谈时提出的谈判时间表予以了一定认可,强调说“虽然困难,但还是比较现实的”。在以色列看来,巴方单方面申请建国,对它的主动性和在谈判中的强势地位构成了挑战,这是不能容忍的。为此,以色列政府威胁将不向巴方移交每年代收的近10亿美元关税,这一数额相当于巴民族权力机构年度预算的三分之二,若果真如此,巴财政将陷入瘫痪。

土以关系亲密不再
    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近日不断加大批评以色列的调门。他强调说,以色列只有就袭船事件向土耳其正式道歉、对死者家属进行赔偿后,两国关系才可能恢复正常。中东舆论认为,土耳其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一是表明土耳其保护本国船队的决心,二是警告以色列不能在中东地区为所欲为。而之前埃尔多安在阿盟总部发表演讲时说,以色列政府的心态对于实现中东和平来说是个阻碍。埃尔多安还将以色列比作“被西方宠坏的孩子”。
    自9月2日联合国发布袭船事件调查报告以来,土耳其先是驱逐了以色列大使,并宣布将两国关系降低为二等秘书级,其后又宣布中断与以色列的贸易、军事和国防工业关系,并派遣舰队到东地中海地区为土耳其救援船护航。当然,最令以色列担心的是土耳其和埃及联手孤立以色列。土耳其《今日时间报》报道说,不久前,有280名土耳其商人随同埃尔多安访问埃及,他们与埃方签订的商业合同价值8.53亿美元。埃尔多安直言不讳地说,如果没有来自以色列的共同威胁,埃土关系不会这般亲密。
    以土关系的恶化甚至影响到了两国的民间情绪。事实上,自2008年底以色列发动打击加沙的“铸铅行动”以来,两国关系就已经亲密不再。以色列《国土报》就指出,即使以色列就袭船事件向土耳其道歉,两国关系也顶多是恢复到2010年中的水平。分析人士指出,以土两国关系的恶化由突发事件升级,但根本原因在于土耳其外交政策的转向。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东中心主任保罗·萨勒姆认为,自西亚北非动荡以来,阿拉伯国家对土耳其的好感不断增加,约80%的阿拉伯民众对土耳其持正面评价,土耳其面临着在中东加强其影响力的历史机遇。保罗·萨勒姆将阿拉伯国家对土耳其的好感归因于以下几点:首先,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正发党)不盲目推崇世俗主义,在坚持民主和世俗的基础上强调土耳其同伊斯兰教的历史联系;其二,土耳其在保持政治民主的同时维持了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其三,土耳其在国内很好地平衡了宗教、世俗主义与民众自由的关系;其四,土耳其反对以色列对加沙的军事打击,并在袭船事件上保持了强硬立场。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副教授张平认为,以土关系的恶化从短期原因来看是土耳其想扩大其地区影响,从长期因素来看,土耳其现执政的正发党是有着浓重伊斯兰背景的政党。土耳其也曾想将以色列拉至自己一边,撮合以叙和谈,但以色列2008年底曾发起大规模打击加沙的军事行动,土方认为以方没有提前告知土方,伤害了土方的利益,也同时认识到以土很难站在一起。土耳其为了追求其在阿拉伯国家中的影响力,对以色列的态度就成了一种工具,可以预见,在美国和西方国家容忍的限度内,土耳其打压以色列的力度是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但是以色列国内目前已经开始对以土关系的不断恶化表现出忧心忡忡。以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以色列并不想恶化与土耳其的关系。国防部长巴拉克称,以土是中东地区两个最强大的国家,两国修复关系对于地区稳定而言是最好的。以总统佩雷斯在访问乌克兰时表示,希望能找到解决以土危机的途径。但是张平认为,以色列表面的外交姿态做得很够,但事实上,以色列过去几年中也一直积极发展同希腊、保加利亚这些对昔日奥斯曼帝国统治不抱好感国家的关系,试图结成“反土耳其阵线”,未来的以土关系依然充满看点。
    此外,以色列巴尔伊兰大学教授迈克尔指出,正发党领导下的土耳其不仅对以色列越来越强硬,它对待希腊和塞浦路斯也越发强硬,但是土耳其不敢在这条“非理性”的道路上走太远。首先,土耳其做得太离谱的话将遭到美国的打压;其次,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并申请加入欧盟,目前的举动将使其丧失大批外国游客、大量外国投资以及同西方国家军事合作的机会;第三,如果土耳其继续对以色列施压,以色列将考虑承认亚美尼亚大屠杀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为。

周边外交四面楚歌
    自穆巴拉克2月下台以来,埃及和以色列维持了32年的冷和平阶段宣告终结,埃以关系进入了多事之秋。2011年埃及向以色列输送天然气的管道6次遭爆炸袭击。自5月初以来,就不断有埃及民众聚集在以色列使馆前要求废除《戴维营协议》,民调显示,超过56%的埃及人同意废除《戴维营协议》。而8月以军打死5名埃及警察事件,更是点燃了全体埃及人对以色列的怒火。埃及总理谢拉夫9月15日在接受土耳其一家电视台采访时说:“《戴维营协议》永远都可供讨论和修改,只要是有利于这一地区并服务于和平事业。这一和平协议又不是什么圣书。”以色列方面对埃及总理的这一表态极为惊愕。
    以色列巴尔伊兰大学教授迈克尔分析说:“埃及政府在推行民主过渡路线图、重振经济方面面临重重阻力,以色列是唯一能凝聚起全体埃及人团结的敌对目标,在多数埃及人对以色列没有好感的情况下,埃及新政府不可能像穆巴拉克时代那样同以色列保持密切协调。可以预见,随着拉法口岸的开放和西奈半岛不稳定安全局势的持续,以色列的南疆将不会平静。”
    在以色列的东部邻国约旦,9月15日,以色列撤回了驻约旦使馆的全体工作人员,以防止开罗的袭馆事件在约旦首都安曼上演。以色列《国土报》报道说,当天有数百名约旦人包围以色列驻约旦大使馆,这些人多是穆斯林兄弟会支持者。
    而在以色列北部与黎巴嫩和叙利亚的边界附近,今年5月和6月分别发生了巴勒斯坦难民冲击以色列边境事件。分析人士说,今后很可能再次发生类似事件。而叙利亚国内的反政府示威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尽管以色列政界比较一致地对叙利亚局势保持了缄默,但是国防部长巴拉克仍数次忍不住站出来发表个人看法。他说,叙利亚政局变化从长远来看对以色列有利,以色列也正在积极研究应对之策。但是,也有分析人士持相反意见,认为尽管叙利亚和以色列在理论上还处于战争状态,但是阿萨德家族统治下的叙利亚与以色列的边界是最安全的边界,多年来一枪也没有放过,如果巴沙尔政权垮台了,叙利亚陷入类似埃及的混乱局面,以色列的生存安全就会有很大挑战。
    张平认为,以色列周边几个阿拉伯国家的民众是在反以教育中长大的,自然不会对以色列抱好感,短期内以色列周边的不稳定态势增大了。不过从长远来看,若干年后,该地区的民主观念根深蒂固、民主文化深入人心之后,以色列的生存状况可能会有好转。
    受西亚北非动荡影响,今夏众多以色列人走上街头抗议高房价、高物价,要求实现社会公正。但是,以色列要想满足示威者的要求,就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基础设施、修建经济适用住房、提高工资待遇等,而这将急剧增加以色列的财政赤字,从而使以色列面临类似欧洲国家的债务危机。因此,此间舆论认为,地区动荡使以色列内忧外困、四面楚歌。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