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1年 > 第2期
环球视野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28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编辑与出版事务部  阅读:2083

  
   
《鲁加报告》:鼓吹中美公共外交赤字

  美国国会共和党参议员理查德·鲁加倡导,经19名议员起草的《美国的另一个赤字:网络时代下中国与美国的公共外交》报告于2011年2月15日晚正式发表。报告着重对2000年至2010年中美两国的公共外交工作进行了详细的统计与分析,从多个方面阐述了美国在公共外交方面与中国的差距。报告指出,中国的舆论影响力正逐渐扩大,如果美国仍不采取措施提高公共外交能力,将被中国越落越远。
  报告将公共外交定义为各国政府直接与另一国公民进行沟通交流的外交实践,其目的是通过言辞或行动向外国公众传达或投射一个关于本国的特定的形象或态度。报告称,尽管公共外交一词最早于1965年出现在美国,但中国自2005年以来实施的公共外交活动超越了美国。
  报告指出,几十年来,出于政治、经济和战略原因,美国官方一直关注对中国的外交,而大多数美国人在外交问题上则更关注欧洲和中东事务。但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最新的调查显示,亚洲第一次超越欧洲成为美国人最关心的地区,中国显然是其题中之义。
  报告称,美国应更多地关注中国,因为这不仅是增进我们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所必需的,也是提高我们在海外市场上与中国竞争的能力所必需的。相对于中国有力的公共外交,美国对中国的公共外交出现赤字。
  报告说,美国在中国只有5个美国中心,而中国在美国约有70所孔子学院,教授中国语言、文学、文化和艺术,使美国人更了解中国。中国主办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千百万的观众和游客,前者将中国介绍给世界,后者则是世界来到中国。而在上海世博会上展示的美国馆因其匆忙的组织、未体现出美国科技水平的低科技展示招致美国内批评。
  报告声称,未来50年,中美之间的竞争将类似过去那种对盟友与全球影响力的竞争,这种竞争是否会从经济领域转至军事主导的方向尚不可知。报告批评美国没有准备好与中国的竞争:美国公众对中国的了解有限,了解只限于一些外交官和学者;在我们的学校里学习中文的学生也不够多;每年有13万中国学生在美国学习,而在中国学习的美国学生只有其1/10。报告认为,增加在中国学习的美国留学生人数对美国国家利益至关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美国将来有足够的商业、学术和政策专家,来应对未来的挑战。
  报告称,如果我们希望能够继续与中国竞争并具有竞争力,我们对中国开展公共外交的这些方面如教育交流、美国广播等急需更多的关注。报告呼吁美国官方及民间对美国的对华公共外交投入更多财政支持。
  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这份报告充分反映出美国政界及社会对中国影响力全方位提升的一种焦虑,尤其是对中国近年来着力提升软实力成果卓著的焦虑。一些美国政界人士希望通过这份报告警示美国官方与公众,必须采取措施应对中国的文化影响力。需要指出的是,要弥补美国对华公共外交的赤字、加强美国与中国民众之间的交流,美国应多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指责他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报告中将美中竞争与美苏在冷战时期的竞争相提并论,反映出一种令人担忧的看待美中关系的倾向。冷战早已结束,但冷战思维仍停留在一些人的脑海中,并试图以此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影响外交政策制定者的决策,这不能不说是令人遗憾的,其结果只能是自我塑造对手。
  报告引用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7年中共十七大上的讲话,阐述了中国在公共外交方面的重视与努力,“文化日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新力的一个重要力量,文化也在增强整个国民经济素质中发挥着更为显著的竞争力。”报告还用中国在美国开设的孔子学院的数量以及中国维和部队近年做出的贡献等举例,阐述美国公共外交已经远远落后中国。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研究室主任何兰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国公共外交事业起步较晚,但是成效巨大。中国这些年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特别是最近一次的经济危机,是中国率先走出了金融风暴的阴影,带领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西方国家自然对中国的崛起感到不平衡。随之而来的就是“中国威胁论”。为了避免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猜疑和负面舆论,我国在最近几年也开始注重公共外交的发展。为的是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减少他们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误解。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