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可以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在微博和其他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某些涉及核心国家利益的重大外交事件,例如钓鱼岛争端和朝鲜核问题,更容易引发社会的关注和讨论。网民利用网络特别是通过博客、微博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于中国外交政策的看法,同时宣泄对政府某些主张的不满。而在这些事件的讨论中,具有强烈民族主义情绪的极端言论,往往更容易引起网民的共鸣和支持,甚至对政府外交政策的制定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公众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他们许多进攻色彩浓厚的言论,在更多时候成为其他国家鼓吹中国威胁的一个理由,反而阻碍了中国国家利益的实现和扩展。因此中国急需培养广大民众成熟的公民心态,使他们从更加理性、客观和包容的角度,去看待那些涉及中国国家利益的外交问题。而具体的办法除了适当增强互联网的管理力度,以及国民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以外,另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发挥公共外交在这当中的作用,培养成熟的国民心态,这同时也是中国的公共外交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公共外交可缓解民族主义情绪,促进国家间的民间交流,培养双方之间的亲切感。这种双向互动关系,将使普通民众更加深刻理解公共外交的含义,从而积极践行公共外交。这种方式,也将促进成熟公民心态的形成。
——韩方明 察哈尔学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