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4年 > (总第61期)
王  正:互信建立与共同治理视角下的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29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王  正  阅读:404

我的主要的核心逻辑框架是:区域内的国家之间建立起了互信之后,有了一定的互信水平才能够促进长期性的区域间国家的多边合作,并且提高区域性国际机制的制度化水平,这两者又会进而提升、深化区域一体化的水平。是什么能够深化区域内国家间的互信呢?我在这篇文章当中主要提出了复合互信建立机制和复合多轨共同制度。从公共产品的视角来看,区域内的国家间互信。这个信任就是社会性的国际公共产品,也是国际社会资本。互信建立机制还有共同治理就是制度性的国际公共产品。

我认为国家间的互信不是单一行为体,要把它剖开来,所以国家间的互信其实分为三个维度——政治互信、安全互信、社会互信。其中,政治互信和安全互信都是双方的政治外交决策层,还有军事安全决策层在政治领域和军事安全领域互信的综合水平;社会互信则是社会民意舆论层对对方整个行为体的综合信任水平,两者之间的一个互信的水平。非常多的国际案例显示,双方的领导层或者是多边国家之间的领导层建立起了互信关系,但是由于它的民间社会并没有建立起互信关系,导致双方表面上的互信关系是不可持续的。

我提出了复合互信建立机制,就是从政治互信、安全互信和社会互信三个层次都展开互信建立措施。另外就是复合多轨共同治理,把它跟复合互信建立机制结合在一起。复合就是指公权力和社会力的结合,现在公民社会已经在各个国家都崛起了,把社会力引到国家间的共同治理非常重要。多轨制就是公部门、私部门、第三部门三者多元行为体的共同参与。共同就是指跨国之间共同参与还有共同关切的一体。整个概念关键就是要让公民社会的力量参与到国家间多边的共同治理当中来。当然政府还是主导的,是以一种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方式来提升跨国间的社会互信水平,总体的政治互信、安全互信和社会互信三者的综合互信水平。

通过前面的理论梳理,我把它应用到亚信机制。亚信成立到现在已经取得非常丰硕的成果,但是它目前还是一个松散的多边机制,怎么样把它建设成常态化的呢?我就把前面提出来的“复合互信建立机制”,还有“复合多轨共同治理”这两个概念运用进来。除了宣誓性措施之外,认为中国可以在这里面起到一种创造性介入的引导作用。比如在政治互信和安全互信方面,可以建立次区域及热点地区的对话与合作机制,中国也可以主动积极地邀请各个热点冲突的国家到中国来,由中国领导人或高级特使在其中斡旋、协调。在社会互信当中可以建立多层次、多轨道的对话交流机制,建立多领域细分一体的对话交流机制,还有组建亚洲和平志愿服务队、亚洲和平志愿对服务训练中心等概念。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