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4年 > (总第61期)
赵思洋:区域公共产品与明代东亚体系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29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赵思洋  阅读:431

明代东亚区域公共产品,是经过理性的选择的,是有物质上能够获得实际上好处的。比如可以维护中国政权外部的合法性和国际承认,也可以维护中国边疆的安全和地区稳定。再就是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制度,维护国际跟国内市场的稳定和秩序。或者透过这样的贸易,中国也可以获得特殊商品,比如马匹、香料。那么除了物质利益的那个因素之外,也包括文化观念层面的制度性因素。那么这个部分,这个是文化观念的。

在区域经济贸易上,区域内的各个国家,特别是藩属国,充分地利用了明朝的封贡贸易的优惠政策,他们积极扩展对中国的贸易往来,促进了东亚贸易圈的形成。明朝提供了稳定的区域贸易体制以及货币,而且维护了贸易通道畅通以及海上的援助与管理。那么作为文化观念跟制度的区域公共产品部分呢?当时许多国家,比如琉球、中山国,他们派遣他们王室的子弟还有官员的子弟到中国,到明朝的国子监来学习。明朝初年,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刚开始出现,所以程度比较一般。那么到了永乐年间,就不但进行了武力干涉,而且提供安全的公共产品也比较高。不止提供安全,也提供经济的。

而且在文化上,也相对相当稳定。在景泰、弘治年间,就不再有武力干涉。这个时候,稍微有一点降低,但是仍然维持有一定的程度。但是到了晚期的万历年间已经有所衰退。但是由于日本侵略朝鲜,中国进行了武力干涉。所提供的经济公共产品,有早期的国家力量。到中后期的,主要是民间的力量来提供。

结构者与施动者的因素、地区权力结构,也对当时明朝提供公共产品有所影响。比如明朝前期,因为当时明朝跟北方少数民族他们政治上还是在斗争的。在明朝后期,由于欧洲的介入与日本权力发展也有所改变。前期促使明朝必须要提供公共贸易来增加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后期,由于欧洲的殖民者的介入,所以中国的民间贸易有所增加。在施动者的部分,在核心国家国内政治稳定性低、军事能力弱、国内情况紧张的条件下,一般表现会较少提供区域公共产品的意愿,同时在客观上,也缺乏相应的能力。反之亦然。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