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5日上午,澳大利亚经济与和平研究所(IEP)研究主管Daniel Hyslop与察哈尔学会秘书长柯银斌,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教授赵可金,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钟新,察哈尔学会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赵瑞琦,察哈尔学会研究员、人民画报社韩文《中国》杂志执行社长兼总编辑张忠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外事局高级工程师汪泽及学会工作人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教授赵可金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钟新
![](/uploads/image/20141015/20141015170825_4326.jpg)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赵瑞琦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人民画报社韩文《中国》杂志执行社长兼总编辑张忠义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外事局高级工程师汪泽
会议由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赵可金主持。嘉宾发言阶段,Daniel Hyslop介绍了“全球和平指数2014”报告的主要内容。该报告包括162个国家,99.6%的世界人口,主要从社会安全和保障水平、国际国内冲突规模、军事化程度三方面测评全球和平状况,通过22个定性和定量指标进行和平指数国家排名。其中,叙利亚排名最低,为最不安全的国家;冰岛排名第一,为最安全的国家;格鲁吉亚为进步最大的国家;南苏丹为退步最大的国家。该报告还提出了和平的“八大支柱”:与邻国关系和睦、国家腐败程度低、充分尊重他人权利、人均生活水平高、商业环境稳定、信息传播自由、资源分配公平与政府运作良好。互动讨论阶段,双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研究员和学生代表提出了许多问题,包括:是否应该增加公共外交为衡量和平的指标之一、如何判断国家的军事行动是遏制恐怖主义而非军事扩张等。Daniel Hyslop悉数给予了回答,并表示此次会议为他提供了很多新的研究思路。
澳大利亚经济与和平研究所(IEP)研究主管Daniel Hyslop
最后,学会秘书长柯银斌介绍,学会在2013年成立了“冲突与和解研究中心”并由学会主席韩方明任主任、赵可金老师任执行副主任。在2014年,学会正式将“冲突与和解”列为学会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为此,学会聘请中国和平学研究带头人、南京大学刘成教授为学会高级研究员;邀请“和平学之父”约翰·加尔通教授担任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并访华;2014年3月,学会在湘潭主办了“战争、冲突与非暴力化解”国际和平学研讨会;9月,在张家口举办“察哈尔和平对话2014”。以后,学会每年都会举办以和平为主题的活动。
察哈尔学会秘书长柯银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