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中国—东盟关系
刘 稚(云南大学教授):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是近期中央对中国与东盟关系提出的战略新构想,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所谓“命运”,包括双方过往历史的共同经历和未来发展的共同追求,而“共同体”则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安全、文化等领域。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大背景,建设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方向,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需要克服的问题和挑战。
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亲,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往来,在诸多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相似性甚或共性,从而为双方“命运共同体”形成奠定了历史的和现实的发展基础。
在政治上,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有着相似的历史命运。中国和东南亚近代以来都曾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都经历过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的建国历程,在上世纪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相互同情、相互支持;都是二战后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
在经济上,中国与东南亚经贸交往源远流长,并有着共同的发展愿景。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的必经之地,千百年来双方互通有无,商贸交往从未中断。
在文化上,中国文化对东南亚文化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由于特殊的历史和地理条件,中国文化通过官方往来、经商贸易、宗教传播及迁居海外的华侨华人等多种形式对东南亚国家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面上都有体现。在物质文化方面,通过民间贸易、官方朝贡、人员往来输入东南亚的有陶瓷、丝绸、茶叶、铁制农具、食品、服饰等物品以及建筑艺术等;在精神文化层面,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学、史学、医学、音乐、天文历法、伦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给东南亚文化以巨大影响;在制度文化方面,中国的制度文明,特别是唐宋两代的制度,如官制、学制、法制、礼制、税制、科举制度等方面,为东南亚国家尤其是越南所仰慕、模仿和借鉴。
在价值观念上,由于历史的原因,以新加坡、马来西亚为代表的东盟国家和中国都不同程度地具有“亚洲价值观”的特征。命运共同体,意味着有共同的身份,也就是有某种价值认同。按照国际学术界的观点,所谓的“亚洲价值观”是“东亚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具有威权主义特色的官方意识形态及其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的代名词。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在政治上是保守主义,在经济上是自由主义,在文化领域是世俗主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迅速发展,双方合作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展。2003年,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同年,双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中国是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10年来,中国—东盟关系总体保持良好势头,在经济、政治、社会、安全以及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合作持续推进。
总体来看,经济是双方合作最卓有成效的领域,也可以说是中国东盟共同体建设的“早期收获”。但政治、安全领域的合作则相对滞后,南海问题则是中国—东盟关系中的最大障碍。
新形势下推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五点思考。
(一)推进中国—东盟合作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
命运共同体,是一种理念,需要坚实的制度予以支撑。正如一些学者所说的那样,亚洲地区存在的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的不对称是巨大的和永久性的,因此周边国家对于中国的不确定感也是不可避免的,中国主动将自身的力量(power)放在地区框架的“金丝笼”里,能在很大程度上让本地区国家感到安心。
(二)参考和借鉴东盟共同体建设的经验
如何与东南亚国家就构建命运共同体从概念走向共识,进而探索对从共识走向实践的路径,需要研究和借鉴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都有很大差异的东盟内部构建经济、政治安全与社会文化共同体的一些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与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的步骤和措施,使得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容易为有关各方接受和共同推进。
(三)着力推进区域安全合作,增进政治互信
我国同东南亚国家毗邻而居,守望相助,开展安全合作是共同需要。要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倡导全面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理念,倡导国际安全合作模式的灵活多样性。
(四)加强人文交流和公共外交
共同的价值观是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前提,要促成中国东盟双方有更多的价值认同,有更多的共同爱好和兴趣,这需要人文、教育方面的互动,在不断的交流与切磋中形成更多的价值认同。
(五)妥善处理南海问题,坚持和平协商解决
虽然南海问题涉及的是中国与部分东盟国家间的双边分歧,不是中国与东盟之间的问题。但从整个国际形势发展的趋势看,我们也要从维护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大局来看待南海问题。中国与东盟应携手继续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为和平解决争议创造良好环境,维护双方关系和地区稳定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