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3年 > (总第37期)
专题论坛第1组:全国政协外事局局长 夏纪慧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1日  来源:  作者:夏纪慧  阅读:667

公共外交要做人的工作

在赵启正担任政协外事委主任以后,公共外交的活动热热闹闹开展起来了。我自从大学毕业以后一直从事国际对外交流,我是一个亲历者,经过这么多年也有些体会,但没有上升到这么一个认识的高度。在赵启正主任的推动下,在赵启正主任的启发和教导下,我把这么多年在前一个岗位上做的对外交流的工作积累做了梳理。原来我也是一个公共外交的践行者,从这个角度,当时我回忆了做交流工作的经历。引到中国梦和公共外交,我想分享两点体会和收获。

第一条,许多人讲公共外交就是做人的工作,中央召开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提到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人脉工程。我们从事外事的人员也在就这个话题来开展工作,怎么把人脉工程做好。实际上我们从事对外交流的每个工作人员都应该有这个意识,交朋友就是非常成功的公共外交。

有一个故事跟大家分享,我当时担任翻译,当我接待一个代表团的时候对一个人的傲慢、个性的人都不可接受的情况下,我与她成为好朋友。他们美国人问我:“你怎么跟她成了好朋友?”后来这位女士成为了美国国务院的首位女发言人。这么多年,我们一直保持着交流。她骨子里是不认同反对共产主义的,到现在为止她仍然这样,但是由于跟她交了朋友,她对中国的变化、对中国的自然灾害都很关注,给我发邮件,“你和家人都好吧?”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问候,就可以达到做人心的工作。习主席说了“亲不亲在人心”,就是那句话“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这句话非常有意义,所以我们也在探讨怎么做好人的工作。

第二个故事,我们在陪同领导人出访的时候,我们的层次比较低,接触对方的领导人时,我们只能作为服务人员安排、引领一下。但是反过来当我作为主人接待的时候,全国政协经常接待外交来访的议长,这些议长在这里作为我们的贵宾,这时候我作为前线的服务者,他跟我没有距离,可以直接交流,我作为中国的一个代表与他进行沟通,这时候五花八门都可以谈,也可以交流。但如果你没有这个意识,只是作为一个服务人员,把他招待好、吃好、住好,安全送走,也是完成任务;但如果有这个意识,效果就不一样。下次如果领导人还在位,领导人去访的时候,他对你的感情很深,见到你非常亲切。这是我的亲身感受。这是第一条关于交朋友。

实际上后面的话题还是跟交朋友有关。今天上午坐在会场上发了一个微信,把我们的会议情况发出去了,用了一些领导和专家的话,就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中国梦的追寻者,也是中国梦的解读者”。好几个人反馈“我们都是追梦者”,但是我说的是“解读者”的角度,我们也应该有这个意识。刚才很多人讲到了,怎么讲中国梦,怎么让国际社会知道中国梦的含义,实际上也是分享一个经历。

最近我们刚刚在成都开了一个圆桌对话,第一次涉及人权的问题,同时我们还讨论了中欧投资关系。听起来是一个经贸的问题,双方投资有什么问题,存在哪些障碍,应该怎么加强。这次会议正好是在中欧峰会之前,欧方一直在推动启动中欧投资谈判协议的工作,我们作为先期的一个社会组织之间的对话,他们也提到这个话题。有意思的是在讨论中欧投资关系的议题时,欧方居然把焦点放在“你们解答一下,为什么说你们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这么一个话题在中欧投资关系的专场上,令大家比较意外,最后我们中方的团长,原来上海市政协主席冯国勤在结束之前列了几个理由,得到与会多方的理解。

怎么去解读中国,让外国人能够接受中国,我的感受非常深刻。刚才为什么说跟交朋友有关呢?因为在人权的话题上中欧的分歧是很大的,我们也做好了最坏的准备,担心对方在会上会有一些非常挑衅的或者是不友好的言论。这个活动每次都要发联合声明,在联合声明协调活动中双方是有交锋的,他们坚持要把欧方对中方的指责放在里面,我们就做工作,反复沟通。这个过程中交流非常充分,最后联合声明的共识也非常好,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达成了共识,这个联合声明也递交了峰会的领导人。


在会议结束的时候,欧方的一位代表用了一句话表达了对我们搞这个机制的心声。这个圆桌会搞了13次,他说:“我有幸参加了13次,一次没落,我和中方进行了交流意见,但是由于我们是坦诚的,我们交流是朋友的,所以才能达成共识。在人权问题上,欧方不能无端指责另外一方,每个国家的人权都不是最好的,只有做得更好。”这句话出自欧洲人的嘴里,由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可见我们在交朋友这方面是可以下功夫的。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