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察哈尔评论
余熙:马其顿的中国朋友圈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3日  来源:  作者:余熙  阅读:638

  位于东南欧的巴尔干半岛中南部的内陆国家马其顿共和国,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仿佛是“藏于深闺无人识”的神秘女郎,尽管早闻其名,但却难识其人。


  其实,历史上的马其顿曾是各列强在巴尔干半岛的必争之地。二战后,原属塞尔维亚的瓦尔达尔马其顿成为南斯拉夫联邦的一个加盟共和国。1991年11月20日,马其顿宣布从原南斯拉夫联盟独立,1993年4月7日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的暂用名加入联合国。


  马其顿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曾经一波三折。1993年10月12日中马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但在台湾“金元外交”的干扰下曾中断过两年。后经中马两国政府的努力纠正,并在马其顿政府一批有识之士的努力配合下,马其顿与中国于2001年6月18日正式恢复邦交关系。在中国前驻马其顿大使温振顺先生的热情推介下,笔者近期在马其顿采访了几位曾在马其顿政府担任要职或有重要社会影响力的、并为恢复和促进中马外交关系起过重要作用的中国铁杆朋友们。


一、前国防部长佐兰·约莱夫斯基:我们真诚支持中东欧国家与中国“16+1合作机制”


  身材高挑,精神矍铄,戴着无框眼镜的前任国防部长佐兰·约莱夫斯基,拥有一副大学教授的模样。见面后一问,他果然就是马其顿欧洲大学的教授,正执教于经济学和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课程。



马其顿前国防部长佐兰·约莱夫斯基(右)会见本文作者余熙


  我与约莱夫斯基进行了两次面晤,地点都在斯科普里市中心马其顿广场的同一间咖啡厅。陪同的马其顿友人、刚从武汉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萨朔介绍,这个咖啡厅历史悠久,是当地人约会的首选之处。 


  面晤前,我即从温振顺大使那里获悉,约莱夫斯基前部长是为中马恢复邦交关系和健康发展作出过特殊贡献的好朋友。在他担任马其顿国防部长期间,中马两军关系取得新的进展,两国友好交流合作前景也向好发展。2015年底,时任国防部长的约莱夫斯基应中国国防部邀请访华,并在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常万全的陪同下,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


  当笔者展示他在北京八一大楼检阅的照片时,约莱夫斯基有些兴奋地表示:“马其顿是中国的好朋友!我本人多次过访问中国,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事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深表钦佩。我希望能继续推动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取得更多实际成果而多做些工作。”


  我们的话题,涉及到中马两国一度断交而又复交的历史。“我一直坚定地支持一个中国立场,反对马其顿与台湾建立‘外交关系’。”约莱夫斯基回忆道:“2001年5月,作为马其顿时任总统特拉伊夫斯基办公室主任,我受政府委派,秘密飞往北京进行两国恢复外交关系备忘录的谈判。在达成复交意向后,马其顿新任外交部长米特雷瓦女士立即访华,与中方正式签署了复交联合公报。我对自己能参与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外交谈判,并取得重大实质性成果而深感荣幸!”


  约莱夫斯基说:马其顿真诚支持中国提出“16+1合作”的机制。这些计划的启动,对促进中东欧、特别是促进马其顿的国家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中国政府提出的共同打造“中欧陆海快线”计划,为中东欧国家赢来新的发展机遇,令我们非常期望!我们相信这些项目将会更有力地促进马其顿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使马其顿成为该地区重要的交通走廊,帮助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


  “我能清晰地回忆起在中国的见闻。北京建筑的宏伟、西安历史的悠久和上海商业的繁荣,都是那么地令我难忘!”这位前国防部长谈起对中国印象时,显得非常留恋。他笑着说:“现在,我只能通过出席中国驻马其顿大使馆举办的文化活动,来增加我对中国的这些难忘印象。”


二、首任驻华大使费拉迪米尔·佩特科夫斯基:以前是外国人开车中国人骑车,现在是中国人开车外国人骑车


  今年72岁的马其顿共和国首任驻华大使佩特科夫斯基先生,身体健康,动作敏捷,在公寓楼上下楼梯时健步如飞。


  在佩特科夫斯基大使的家中,大量古色古香的中国元素艺术品能瞬间把人们带入中国文化的瑰丽空间——长茶几上铺陈的是中式彩花织锦,中国六角釉上彩的瓷壶赫然其上,旁边是精致的圆形双龙彩绘瓷盒。两对四把造型典雅的中式红木座椅非常醒目。木椅中央的小桌上,摆放着中国青铜方鼎基座台灯。墙壁上,则悬挂着多件中国民间木窗雕饰作品。



马其顿首任驻华大使费拉迪米尔·佩特科夫斯基在家中欢迎武汉高中学生来访。

  “这些都是我在担任驻华大使期间,在北京古董市场购买的。”这位对华友好的老外交官微笑着告诉笔者。


  交谈中笔者发现,他一生最为重要的记忆,就是出使中国的难忘生涯:“是我以特命全权大使的身份,成为打开马其顿驻华大使馆门锁的第一人;然而,命运却又让我成为了锁上大使馆门锁的那个人!闭馆之时,我和夫人都流下了悲伤的眼泪。所幸两年之后,马其顿大使馆的那把门锁又被再度打开!”


  佩特科夫斯基大使回忆的,是1993年马其顿与中国建交后、却又被台湾“金元外交”干扰、而于1999年2月两国外交关系一度中断、但两年后与中国复交的那段历史。而他本人,正是这一历史的见证人。想当年,他满腔热忱地开启驻华大使馆的大门,后来却又不得不奉命违心地关闭使馆。这段经历,遂成为他心头永远挥之不去的痛!


  “历史最终证明,马其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历史总会出现波折,但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的时代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这位前大使说:“1992年至1994年,我担任马其顿驻苏丹大使。1994年,当我得知要被派驻中国担任大使时,心情非常激动,仿佛捧上了一部千页之厚的中国大书。我要想读懂它,谈何容易!但我以老子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动力,决定从第一页开始认真地阅读。我的夫人和两个儿子也对中国文化产生极大兴趣。身为高中英语教师的夫人,一到北京就学着把‘宫保鸡丁’做得非常地道。两个儿子在北京的英国使馆学校也学会了中国话。记得那时我几乎每天都在为大使馆添置中式家具,马其顿驻华大使馆也成为外国驻华使团中拥有浓郁中国文化氛围的使馆。


  “2010年至2015年,我有机会三次去中国,感到中国的进步愈来愈明显。1994年我初来北京时,发现开小汽车的多为居住北京的外国人,普通中国人大多骑自行车;而现在开汽车的中国人极为普遍,在京的外国人反倒是更爱骑自行车了。”


  现为斯科普里大学经济系博导教授的佩特科夫斯基,对发展马其顿与中国的良好合作关系依然念兹在兹。他高度评价中国政府倡导的‘一带一路’,特别是“16+1合作”的机制,认为这对马其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不久前,我出席在马其顿西南部城市奥赫里德举行的中东欧16国孔子学院大会时,与同事一起提交报告,就如何进一步发展马中关系提出建议。我乐见于马中两国关系的巩固和发展,期望有生之年能为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再作贡献。”


三、马其顿外交部政务参赞安春天(Vesna Andreevska):“16+1合作”机制是连接中国与中东欧的重要纽带


  马其顿西南部古城奥赫里德,依山傍湖,风景如画。笔者在湖畔一间古色古香的餐厅,邀请马其顿外交部政务参赞安春天女士餐叙。



马其顿外交部政务参赞安春天(Vesna Andreevska,左一),在奥赫里德参加中国友人的餐叙。


  安春天参赞曾在马其顿驻华使馆任一等秘书,现在外交部主管中国事务,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2018年5月,安春天等马外交部官员应中国外交部邀请来华参观考察,参与两国建交25周年的纪念活动。我们的话题从这位女外交官的最近一次中国之行开始。


  “我对中国长期有着深厚感情,中国在我的心中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安春天参赞说:“我期待能再次被派驻中国工作。因为我赞赏中国真正帮助马其顿的发展。”


  她说,马中两国的关系现在愈来愈好。双边人文交流的加强,将有助于推动两国人民之间的直接接触,进而增强经济联系。特别是中国提出的“16+1”合作机制,更是连接中国与中东欧地区文化和其他领域的重要纽带。


  我们谈到了由中方贷款和中国电建集团承建的马其顿境内两条高速公路项目。这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100亿美元专项贷款”的首批落地项目,和巴尔干地区建设的重要项目。


  安春天女士认为,马其顿的交通运输业在国家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中国参与建设的米拉蒂诺维奇-斯蒂普(MS)和基切沃-奥赫里德(KO)两条高速公路项目,对马其顿发展十分重要,能够为马其顿货物运输和人员旅游提供便利,同时又是欧洲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受到马其顿人民的欢迎。


  安春天女士说,她的女儿安怡平在北京已生活了7年,目前还是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在读硕士研究生。“我们全家都是中国文化的热爱者。我女儿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将来能够担当起促进马中两国文化交流使者的重任!”  


四、马其顿著名歌唱家苏兰女士 “用中文演唱好中国歌曲,是我此生最为重要的心愿”


  苏兰女士,马其顿家喻户晓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她有一个好听的马其顿名字叫苏珊娜。眼下,她又有一个新的形象——会演唱中国歌曲的马其顿歌唱家。



马其顿著名歌唱家苏兰女士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洪湖水,浪打浪……”


  “百灵鸟,从蓝天飞过……”


  这一首首中国人耳熟能详、亲切无比的民歌,在斯科普里苏兰家附近的咖啡馆高亢优雅地逸出,令在场的中国人和当地音乐爱好者们如痴如醉,大家频频报以热烈掌声。苏兰女士是马其顿民族歌舞团(Tanec)的女高音“台柱子”。她不仅能演绎精彩的马其顿传统民歌演唱艺术,更能用娴熟纯正的中文,演唱多达14首中文歌曲。


  在咖啡馆里,苏兰女士一连为我演唱了七八首中文歌曲。她的中文字正腔圆,发音标准;歌喉更是或清脆,或浑厚,嘹亮悦耳,婉转动听,令边听边摄录的我陶醉其间,恍入梦境。


  苏兰女士告诉我,她学习中文的时间其实并不长。2013年马其顿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孔子学院刚建立之时,她就踊跃报名参加了汉语学习,并很快掌握了多首中国民歌的中文发音。在2015年中国驻马其顿大使馆国庆招待会上,她应邀首次用汉语演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16年3月,在马其顿歌剧舞剧院,苏兰举办个人从艺30年纪念演唱会,她专门用中文连唱了《茉莉花》和《敖包相会》等多首中国歌曲。这场长达3个小时的演唱会彰显了苏兰的惊人哥唱艺术造诣,而她用汉语演唱的中国民歌,使中国元素惊艳亮相,也展示了她学习汉语的成果。在场的时任马其顿文化部长米雷夫斯卡女士、中国驻马其顿大使温振顺,以及孔院师生、中企机构、华侨华人、马其顿国际联合会、各国驻马其顿文化中心等各界人士800余人,无不报以热烈的掌声,赞誉有加。


  苏兰女士与笔者见面时,特地手执一柄中国彩纸折扇以凸显她对中国文化的特殊感情。这位被誉为马其顿“歌坛常青树”的女高音艺术家,充满深情地告诉我,她曾两次访问中国。她特别喜爱中国民歌的动人旋律和欢快节奏。每每演唱中国民歌时,她便仿佛徜徉于中国优美的山山水水之中,“中国太美了!中国歌曲也太美了!我热爱中国!我会把中国歌曲永远地唱下去!”我梦想到中国举办个人演唱会!



马其顿风光


  苏兰边说边举起手中的纸扇,一次又一次地大放歌喉:“妹娃儿要过河喂,那个来推我嘛?”我们连忙唱和:“我来推你嘛——” 


  这首湖北恩施土家族民歌《龙船调》的曲调,通过苏兰女士的优美歌喉唱出,使中国民歌的美妙旋律顿时响彻马其顿夜空。



责任编辑/郎亚娇 顾心阳

图文编辑/康巳鋆



作者:余熙,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长江日报报业集团高级记者

来源: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图片由作者提供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