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美国《外交》杂志网站报道称,中国正在研制和试射空射弹道导弹,这种导弹被认为可能是类似东风-21导弹的尺寸,射程在3000公里以上,将携带核弹头用于实施对美国本土的核威慑。这是美国首次确认中国空射战略弹道导弹的存在。
空射型弹道导弹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大型货运飞机、军用运输机、战略轰炸机将导弹携带到高空后释放分离,导弹获得正确姿势后发动机点火,然后在制导系统的引导下对远距离目标实施打击。在冷战期间,美苏都曾在冷战时期秘密研发过空射弹道导弹,今年3月普京在国情咨文上展示的“匕首”导弹有可能就是一种空射弹道导弹。
其实有关中国正在研发空射弹道导弹技术的传闻早就已经出现。去年3月据媒体报道,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宇航部部长李同玉透露,该院正在研制一种采用固体燃料,可将100公斤载重送入近地轨道的火箭,这种新型火箭将可通过中国运-20大型战略运输机发射。李部长说:“运-20将携带火箭,并向特定角度发射,火箭离开机身后将被点燃。”从技术上来看,空射运载火箭与空射弹道导弹两者非常的相近,得其一者也就得其二。
此次美媒报道称,中国已经进行了五次此型导弹的试飞试验,这种导弹在2016年12月进行首次试射,而最近的一次试射则是在2018年1月最后一个星期进行的。美国情报机关给这种新型导弹的代号为CH-AS-X-13。这种导弹系统最近的两次试验是通过改进的轰-6K战略轰炸机进行试射的,该轰炸机经过改装可以进行空中加油。美国情报机关称其为轰-6X1,或者轰-6N,它是在标准型轰-6飞机基础上进行改装专门用于执行空射弹道导弹发射的型号。
而无独有偶的是,近日某卫视的军事节目采访了轰-6系列飞机研发团队负责人何胜强。据其透露:“轰-6K现在的挂载能力,大家在网上看到的、图片上看到的,它挂载的东西已经挂上了。大家没看到的也能挂,别人不能挂的中国也能挂。”以此类推,中国空射弹道弹道虽然还没有得到官方的证实,但基本是板上钉钉。
无疑,如果中国真的具备了空射弹道导弹技术,自身核威慑能力会上一个新台阶。
首先,打击距离远。美方称CH-AS-X-13导弹可达射程3000公里,轰-6N轰炸机的作战半径可能超过6000公里。作为一种核武器投射手段,用轰-6N从其最大航程上发射CH-AS-X-13将可以攻击美国阿拉斯加、夏威夷的目标。
其次,发射机的隐蔽性强。在战时,敌方很难从多架外观基本一致的大型飞机中区分出那些运载了弹道导弹而那些运载的是普通弹药或物资。
第三,发射机的“顽存率”高。即使敌方分辨出来,只要发射机是在本土上空飞行,就会受到己方地/海面防空力量的掩护,敌方采用常规手段很难将其击落。如果敌方定位我发射机后,通过弹道导弹等手段投射空爆的核弹头,那么只要有一定的提前预警,发射机就可以采取向预计爆心的反方向高速机动的方式躲避,以飞机的速度只要数分钟就可以脱离核爆的有效杀伤半径。当然,敌方也可能会用分导弹头实施大范围模糊猎杀,但相比地面平台,在三维空间内运动的飞机一定会让敌方的核弹损耗上升一个数量级。
第四,发射机部署受限较小。地面机动发射平台虽然具有一定的越野能力,但还是受到地形、道路、桥梁、涵洞的限制,而理论上空射载机只要飞起,其所能到达空域内的所有位置都可作为发射点,极具作战灵活性。
另外,空射弹道导弹可以有效提升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美方认为,CH-AS-X-13可能是在DF-21中程弹道导弹基础上改造的。而DF-21家族中就存在着家喻户晓的“航母杀手”,所以在将来中国的反航母杀手锏有可能脱离单一的陆基发射模式,从而使对方更加防不胜防。
作者:兰顺正,察哈尔学会·国际关系群群友、独立智库国际关系研究员、著名时事评论员
注:“察哈尔众议堂”是察哈尔学会公共外交群与国际关系群出品的思想产品,旨在接纳广大公共外交爱好者的独立思想言论,使之助力公共外交走入“草根”群体中,广纳百川,百花齐放。欢迎各界有志之士加入,共同为公共外交事业建言献策!
还没入群?没关系!
关注察哈尔学会微信公众号(Charhar),在后台输入“报名入群”+“姓名”+“所在单位”,会有工作人员与您联系,邀请您入群。赶快报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