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察哈尔评论 > 贺文萍
贺文萍:中国“精准扶贫”故事的国际传播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09日  来源:《对外传播》  作者:贺文萍  阅读:2012

消除贫困和饥饿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适宜进行国际传播的全球关注议题。在中国精准扶贫故事的国际传播过程中,一是讲清楚“精准扶贫”的内涵,包括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发展之路以及以人为本的“精准扶贫”理念;二是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讲述中国“精准扶贫”故事;三是讲清楚中国扶贫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讲清楚“精准扶贫”的内涵


“摆脱贫困”和实现“粮食安全”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征程里所取得的最令全球瞩目的成绩之一。据2019年10月14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所言:如今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不愁吃”问题。1978年至2018年底,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7.7亿人减少到1660万人。从2013年至2018年,每年有1200多万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中国由此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发展中国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因此称赞说,“中国是为全球减贫做出最大贡献的国家”。


中国的减贫之路没有参照某种特定模式,而是通过在实践中的摸爬滚打,不断探索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发展战略。2013年11 月,习近平主席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两年后,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举办的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又庄严向世界宣布,中国将在未来五年(即2020年底)使现有标准下的 7000 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所谓 “精准扶贫”理念,强调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该理念对中国的减贫工作以及国际发展援助等行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015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还提出了“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为打通脱贫“最后一公里”开出了破题药方。具体而言,“五个一批”系指: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贫困人口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要实施易地搬迁,按规划、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对农村贫困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统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要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政策要对贫困人口倾斜。要高度重视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


“五个一批” 的脱贫措施其实就是实现“精准扶贫”的路径,根据不同的贫困形成原因及地理社会条件,因地制宜、因人制策地采取不同的“精准”对接脱贫措施,最后产生扶贫效果的最大化。另外,中国特色的减贫发展之路还是建立在中国整体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精准扶贫”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清晰回答了贫困人口在哪里、他们为什么仍然贫困,以及如何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等三个最重要的问题。在国际传播过程中把这三个问题讲清楚,自然也就让国际受众了解并理解了“精准扶贫”的内涵。


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讲述中国“精准扶贫”故事


长期以来,在国际传播的“讲故事”方略上,中外之间还是有所差异和侧重的。一般而言,中国人似乎更擅长“上下五千年”地讲历史大格局,讲政策方针和大道理。西方人则喜欢从小事和个体人物着眼,通过讲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来揭示大时代的变迁。两种叙事方式当然各领风骚和各有千秋,如将两者相结合,则能够起到兼顾宏观分析和微观叙事的双重传播效果。在国际传播中构建中国精准扶贫的话语体系需要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宏观分析如同骨架,微观叙事如同血肉,只有两者融合融汇,才能鲜活地站立起来。


从宏观角度看,首先需要讲清楚中国“精准扶贫”战略得以推出的社会与制度保障。减贫和扶贫是不可能建立在国家政治动荡、生产力发展严重滞后以及国家治理混乱的基础之上的。中国减贫的成功首先是基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及其成功,是基于我们根据国情,摆正了改革、发展与稳定这三者间的关系,并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开放。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之路是秉着社会稳定优先的原则,采取先稳定后发展,以发展促稳定,以改革促发展,实现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协调和平衡。通过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积累和创造财富,使减贫举措能获得足够资金;保持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才能使国家得以持续、稳定地制定和落实减贫政策。


其次,中国减贫的成功还基于我们拥有一个强有力的、致力于发展的政府以及富有远见卓识的领导人和正确的政策。对于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些要素是凝聚全民对于实现现代化的共识、保持稳定并推进改革的重要保证。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经济也经历过几次大起大落,政治发展也经历过动荡和风险,但每次都是在政府强有力的干预和宏观调控下走出阴霾,使国家回到发展的正确轨道。40年来,中国政府制定并坚持贯彻了一整套正确的方针政策,如长期坚持低生育率政策、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经济特区、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政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等等。


另外,“精准扶贫”政策从政府红头文件到基层动员的实施过程本身也是宏观叙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比如政策落实过程中的精准贫困状况调查、社会动员、资金整合与部署到位,以及如何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等。如“精准”扶贫必须因地制宜,不能搞扶贫政策一刀切,“一个在青藏高原农村行得通的办法不见得适用于内蒙古草原的扶贫工作。”在社会动员方面,中国各级政府都擅长使用一些精炼和接地气的语言来进行社会动员,如“扶贫要扶智”(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向农民普及现代农业知识等),“扶贫先扶志、脱贫先立勤”(提振志气和信心,破除“等靠要”的懒惰和不作为思想)等等。


从微观角度看,则需要讲清楚中国“精准扶贫”战略在实施过程中给农村贫困户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要从小处入手、用便于国际传播和理解的语言讲述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脱贫故事,以激发国外人士的感情共鸣,缩短彼此心灵的距离,增进其对中国扶贫理念和价值观等宏观政策的理解。这种由小及大、由案例至理念的传播路径是国际传播的通用法则。在这方面,习近平主席已经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和表率。如2015年9月习主席访美期间,曾通过讲述他在陕西省延安市梁家河村插队的故事,让听众通过梁家河村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从穷困到富足的变化看到了整个中国农村的变化。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这种用故事和案例结合我们的扶贫政策来传播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另外,直接用国际人士自身的观察以及他们的笔触来撰写和传播中国减贫、扶贫的故事则更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2018年6月,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IPRCC)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共同编纂、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扶贫案例故事选编》一书就是国内首部由外国人执笔撰写的全面介绍中国减贫成就的英文图书。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4国的作者,以自己的观察和笔触,生动记录了他们眼中的中国扶贫故事,也因此在西方受众中更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说服力。


讲清楚中国扶贫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高速发展与大规模减贫同步、经济转型与消除绝对贫困同步,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推动整个南方国家的群体性发展,中国还是全球减贫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在致力于消除自身贫困的同时,中国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伙伴关系,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为国际减贫事业注入新活力。除了分享中国经验、提供中国方案,中国还在力所能及地向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扶贫援助。


特别是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在助推非洲、亚太各国的减贫和工业化进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据世界银行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中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另外,中国设立的“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也已在30多个国家实施了200余个有关救灾、卫生等领域的发展合作项目,对新时代南南合作水平的提升及推动国际减贫合作都发挥了有力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总之,要用精准数字讲好中国“精准扶贫”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及世界减贫发展的贡献。中国不仅要做、会做,也要会说、会讲,世界在观察中国和倾听中国,我们必须把我们的故事和经验讲给世界听。


责任编辑/唐春云 徐坤阳



作者:贺文萍,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文章来源:《对外传播》, 2020年5月刊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