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对政府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和部署,提出了其基本国政方略,即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并提高有效性,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随后,在3月15日,他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进一步提纲挈领地勾勒了其治理国家的国政蓝图。从整体上理解李克强的国政蓝图,对于把握未来中国的战略走向,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的外交是大国外交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世界经济增长低迷态势仍在延续,大国关系深刻复杂调整,“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面对此种复杂形势,中国将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整个世界都在关注。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将始终站在和平稳定一边,站在公道正义一边,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一表态说明中国是坚定不移的全球化旗手,深入参与全球治理进程,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包容互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的外交是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国外交,是一种致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外交。
中国的大国外交首先体现在保持战略定力,推动构筑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上,尤其是妥善处理好与美国、俄罗斯和欧洲的关系上。在李克强答记者问时,密集回答了关于大国关系框架的问题。在大国关系中,最大的挑战来自中美关系,尤其是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面临许多不稳定因素。对此,中国领导人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战略定力,牢牢把握中美关系大局,慎重处理分歧。李克强强调,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动摇不得。“有了这样一个政治基础,中美合作的前景是广阔的。”这一表态给中美关系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基石,只要这一基石不动摇,中美关系就是如何平衡共同利益和分歧的问题了,无论是贸易问题,还是汇率问题,甚至是地区安全热点问题,都不足以动摇中美关系的基础,中美关系会向前发展。相比中美关系,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都存在稳定的基础,发展势头强劲。
中国的大国外交还体现在坚定不移地履行大国责任,积极提供解决全球性和地区热点问题的“中国方案”。作为亚洲地区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十分重视着力营造睦邻互信、共同发展的周边环境,全面提升同发展中国家合作水平。在回答关于朝鲜半岛问题、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等问题时,李克强强调,“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家门口整天闹个不停”,“不希望、也不愿意看到冷战思维下所谓‘选边站队’的事情发生。”近年来,中国在联合国、APEC、上合组织、G20等多边框架内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中国方案,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肯定。尤其是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坚持通过协商一致达成原则,由有关争端由当事方直接对话解决,各方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所有这些努力均表明,中国已经一改过去在国际上事务上韬光养晦的低调姿态,越来越呈现出奋发有为的大国外交形象,走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
中国的发展是全球共同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认为,今后五年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阶段,面临着总量问题与结构性问题并存、新旧发展动能转换以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等各种矛盾和风险。面对风险,中国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在开放中增强发展新动能、增添改革新动力、增创竞争新优势。其实,今年年初,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时,也公开表示中国将坚持走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李克强在回答记者提问进一步重申,中国始终坚持一贯的立场,那就是维护经济全球化,支持自由贸易。显然,中国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以往片面强调打开国门谋发展,更强调要走出国门谋发展,中国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与世界各国一道寻求全球共同发展。
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决不会走关起门来封闭僵化的老路。据李克强介绍,2016年,中国吸引外资在发展中国家仍居首位,自贸试验区建设已经逐步扩大到11个省区市,今年将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很多国家启动建立自由贸易区或者进行投资贸易协定的谈判,中国对外开放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大,不可逆转。同时,前不久外交部也释放消息,中国将参与TPP对话。李克强强调,“我们对已经达成或者希望达成的区域贸易安排持开放态度,也乐见其成。只要是有利于贸易自由化的,我们都会去参与、去推进,用开放抓住全球化的机遇,不管有什么挑战都不能错过。”很明显,中国发展的舞台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发展,已经走出国门,呈现为全球共同发展的格局,注定了中国对一切开放的平台都感兴趣,只要有利于全球共同发展,中国都持欢迎态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统筹国内区域开发开放与国际经济合作,共同打造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推动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使“一带一路”成为和平友谊纽带、共同繁荣之路,这一切都是致力于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建设,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长期战略。
正因为中国的发展格局已经呈现为全球共同发展,所以中国也注定会成为全球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需要确立全球定力,块头越大,定力越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会越来越高。当然,中国全球发展也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全球风险,这些风险更多表现为外部风险,中国需要在中高速行进当中系紧安全带,不会让风险“急性发作”,更不会发生区域性或者系统性的风险。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李克强特别回答了汇率和贸易两大问题,强调中国不希望打贸易战,由于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是有分量的,中国的人民币汇率会保持基本稳定,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的贡献。
中国的民生也是硬道理
从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答记者问不难感受到,总理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此种信心主要来源于对中国发展动能转换的判断。李克强认为,“从根本上说,发展的不竭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9亿多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因此,李克强强调,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发展转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和创新,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够浴火重生、再创辉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最初主要建立在充分利用以产业工人和农民工为主要群体的9亿劳动力资源,将中国劳动力资源与全球资本结合起来,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今后,中国经济将更多转向超过1.7亿的专业技术人才,他们受过比较好的高等教育,是创新经济和创业大军的主要成员,一旦中国在创新创业领域取得突破,的确在未来世界经济舞台上是一个强大的力量。
在李克强的经济理论中,双创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李克强强调,在全球化、“互联网+”的时代,我们推动“放管服”改革,也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覆盖了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是有着很强的生命力的。它也是一场改革,因为它抓住了人这个生产力当中最重要的因素,让人的聪明才智和活力充分展现出来,让大家有改变命运、获得纵向上升的平等机会。无论是蓬勃发展的深圳创新经济,还是正在成长的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和北京中关村奇迹,都代表着中国创造经济的未来,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的发展正在人的发展中不断获得新的动力。
既然中国的发展核心是人的发展,中国经济就要着眼于解决人的问题,比如就业、医疗、住房、环保和消费者权益等民生问题,这些民生问题不仅仅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社会福利问题,而且其本身也是经济问题,这是李克强经济理论的重要创新。李克强总理强调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财富增长的来源,也是居民收入的主渠道。因此,不能把就业问题当做负担,而应该将民生问题看作是经济发展活力的来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习近平经济学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民生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支柱。对于近千万的高校毕业生和数千万的企业下岗职工,如果仅仅考虑就业安置问题,是政府和市场都无法承担的社会负担。但是,如果转换一下思路,通过推动“双创”将其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就完全可以为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催生了新的就业岗位。
因此,对于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三位一体改革,为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营造环境。在改革问题上,不仅要触动利益,更要触动灵魂,从中央政府一直到地方、到基层,要打通“最后一公里”。因此,李克强总理放出豪言,“不管有什么样的阻力,我们都有足够的韧性推动改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民生也是硬道理,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发展,解决发展问题,要求改革。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让群众得到实惠,为政之要就是要舍小利、顾大义、顺民心。
总之,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李克强在担任总理的五年时间内,已经基本形成了其治国理政的国政蓝图。这一蓝图将中国放在全球共同发展的舞台上,对外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对内推进以改革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民生经济学,将国际发展和国内发展结合起来,共同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事实上,这一国政蓝图很可能会成为中国模式的2.0版,成为中国引领全球发展的强大引擎。
原题:【专家谈】透过两会看李克强的国政蓝图
作者:赵可金,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文章来源:中国网 观点中国 2017年3月16日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