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5年 > (总第67期)
师曾志 倡议书 中国需要构建立体式援非模式开启 “民间帮助民间”的新型援外思路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5日  来源:新闻与公共事务部  作者:师曾志  阅读:1677

师曾志(安平基金管委会主席、北大新闻系教授)

对外援助是促进和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外交政策的目的,推行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不仅如此,它还是一个国家展示与履行国际社会责任的关键,同时也是展示软实力与国家形象的最好机会,做好对外援助工作对中国正面国际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对外援助始于1956年,经过近五十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世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白皮书介绍,2010年至2012年,中国共向121个国家提供了援助,其中亚洲地区30国,非洲地区51国,大洋洲地区9国,拉美和加勒比地区19国,欧洲地区12国。此外,中国还向非洲联盟等区域组织提供了援助。非洲地区对中国的援外工作来说,无疑是重中之重。从1956年开始,中国在自己经济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从各个方面援助刚刚独立的非洲国家,给予非洲各国人民以宝贵的支持和力所能及的援助,由此也掀开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大序幕。

但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始,经过三十多年的变革,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14数据显示,人均GDP从不足200美元增长到6000美元,非农就业比重从14%上升到66%,城镇化率超过52%,居住在城里的人口从7000万上升到7.3亿。尽管从人均指标上看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至多是正在跻身中等发达国家,但从经济总量上看,中国已变为令世界瞩目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引起世界的暇想、期待、忧虑与评说,譬如中国威胁论、中国殖民说等等。尤其对于非洲来说,随着中国在非的援助与投资规模日益扩大,加之这些援助和投资往往是以双边的形式进行,中国招致的批评也越来越多——“新殖民主义论”、“掠夺能源论”、“漠视人权论”、“援助方式危害论”等指责接踵而至……非洲存在的问题是中国对外援助的一个缩影。当然,这是一国在现代化前进道路上成长的烦恼,我们应该调整心态,直面问题,开放思维,理性应对,调整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意识和行为方式,继续扩大中华民族的国际影响力,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中国的发展与现代文明演进。

而这又如何调整心态、直面问题、开放思维呢?很显然,这样就需要从政府帮助政府(G2G,Government to Government)转变到政府帮助政府加民间帮助民间(P2P,People to People)。从纯粹政府扮演的单一化的政府外交,向“政府主导”+“民间组织”共同扮演互补角色的立体外交转变。进一步从立体外交向每一个中国公民在国际交往中都扮演民族使者和国际主义使者角色的全民外交转变。

因此,中国需要构建立体式援外模式,开启“民间帮助民间”的新型援外思路,制定政策和提供支持,鼓励更多的中国民间组织走出国门,参与到中国的对外援助事业中,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国际社区援助方面,在国际公共空间构造和公共利益维护的倡导方面,积极扮演角色。所谓“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只有让民间交往真正蓬勃开展起来,构建完整从政府到企业再到民间的三位一体的外交关系,才能更好地树立起中国的国际社会责任与大国形象。

我们倡议:

1.政府要对中国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对外援助与国际社会责任履行进行总结和反思,进行传承与创新,进行战略的新定位与模式的新创造,改革传统的对外援助与交往体制,积极探索委托民间组织承接国际援助的模式,转变直接的G2G为G2G+P2P援助模式,以增强援助项目跟当地原住民需求的融合度,提升援助效率和准确性,提升援助的人际感染力、传播力以及社会影响力,从而推动中国国际形象的重塑。

2.海外中资企业积极选择并委托民间组织参与国际社区援助,以提升援助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援助的媒体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帮助企业提升其战略落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中国民间组织需要走出国门,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国际社区援助方面,在国际公共空间构造和公共利益维护的倡导方面,积极扮演角色。更需要做好足够的准备,才能担负好承接政府委托、海外中资企业委托参与国际援助及国际社区援助的重任。

4.中国的民间组织还要担负通过交流、互动、培训、推动中国公民国际意识觉醒的责任,动员中国国内公民通过捐款和捐时间志愿参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国际社会责任建设,从而促使日益增多的中国公民在国际交往中,既能扮演民族使者又能扮演国际主义使者,以促使中国国际形象和国际化能力的升级。

5.中国的研究专家、学者和媒体,担负调查研究、传播和推动的责任,来推动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公众的思考、互动与行动,促进中国通过自身的国际化来利用国际舞台为我们的现代化和文明升级服务,同时也为国际公共利益的维护,贡献更多的力量。

联合倡议(排名不分先后):

安平公共传播公益基金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察哈尔学会

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全球治理中心

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

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

2015年3月8日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