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5年 > (总第66期)
张跃颖 从微博平台发展角度谈公共外交的新方向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16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张跃颖  阅读:1449

张跃颖(新浪政府事业部总监):这次参加这个会还是挺激动的,作为一个平台运营方,在微博运营过程中,我们一路走过来也有很多起起伏伏,包括刚才老师也说,现在微博已经开始不是那么火了,现在大家都开始用微信了。作为一个微博平台,其实跟微信平台还是有很多区别的,今天就不多说了。今天我来参加这个会还是有点意外,当时主办方给我发邀请的时候,说是一个“微博外交”,当时我的确是比较孤陋寡闻,这个词的英文上还没有做太多的探讨,从这个平台运营方,新浪其实没有做这方面的工作,还是基于整个我们现在目前中国这样一个微博网来做的数据研究和挖掘。

我说三个感想,第一是感谢,感谢在新浪微博这样一个平台。从2009年开始一直到现在,其实也经历了几个年头了,在这些年,从一开始是没人用的时候,到逐渐用的人越来越多,一直到这几年的发展,这个数据量大量攀升,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外公布的用户是5亿多,活跃的也有1亿多,在整个微博的运用过程中,感谢很多各界的朋友,包括像察哈尔这样的研究机构,包括很多机构用户和网友用户。机构用户包括企业机构,包括这些在微博上面来去研究如何用微博来进行传播这样的很多机构。

其实也感谢很多个人,感谢很多网友,我们其实是随着这个大家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地来成长起来的。在这个过程里面,因为一开始我是做政府的相关工作,整个政府在微博从初期使用,一直到它现在已经全国开了两千多个政府的新闻办的发布账号,整个这个过程里面,其实还是很多这个网友和机构都贡献了很多的微博运营和传播的好点子。
    包括今天这个主题就是“微博外交”,那么微博在外交的这个领域里面,我们能做哪些事情?其实我觉得很大程度上还是利用微博的传播属性。在座的很多人我相信都有这个感受,微信和微博在这个过程里面,可能微博还是基于传播为主的,在微信整个平台里面,还是基于它的互动和这个圈子之间的这种强关系的为主的。
    昨天我们开了一个会,这个会上其实很多人的观点我觉得是可以借鉴的,整个微博传播这样一个媒体属性,其实铸就了什么?铸就了我们现在所研究的,比如说“微博外交”等等这样一些领域的话题。它的属性其实是快速传播的平台,所以我非常感谢在这个平台里面,很多机构在不断地探讨、研究,还有很多微博的网友和用户不断地发挥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第二个是感激,感激什么呢?其实我在新浪工作有九年的时间了,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个人的成长也是随着这个平台的成长快速成长起来的。我很感激这样一个社交媒体平台的出现,我们原有的媒体,可能人和人之间的这种关系没有那么密切,可能大家还是有距离感的。在微博这样一个社交媒体出现了以后,每个网友都是新闻的产生者,每个人都是自媒体,我们感激每一个网友在媒体产生和新闻产生的过程里面给大家带来很多的信息传递。
    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新闻的产生,包括现在研究的“微博外交”,研究的就是很多用户的一个人群。我们这个用户的人群,很大程度上这个用户构成是其最主要的特征,我们用户群体的构成和他信息产生的方式,以及我们信息和这个内容如何传递和传播,这三点其实是我们在研究任何一个这个课题和领域的话,我觉得需要立足这三点。那你只有了解了用户他本身的构成,你才能知道你的这个目标群体,你的这个领域目标传播群体在哪里?
    那它主要传播的内容主体是通过哪些定向的群体去传播的。在这个里面,其实有很多用户群体,比如现在微博的用户是多元化的,已经不是大V和公知的天下了,很多微博里面对于公共话题,包括一些公益话题,包括政府的政治话题,普通网友都非常感兴趣,并进行主动传播。所以这一块还基于这三点进行密切探讨。这本书我也是刚刚看到,整个架构我觉得从这些方面都有一定的涉猎和研修的。
    这个书整体来讲,还是做了很多调研,而且在这没有特别多的内部数据的情况下,梳理了很多数据,还是很辛苦的,其实很多数据,平台方有很多现成的东西,但有些不是完全对外的、公开的数据。在来之前,我也查了一些数据,现在目前这个数据整个就是从新浪微博,不说推特,新浪微博现在覆盖的国家应该有50多个国家。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