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讯:中国新一届政府一年前制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周边外交新战略,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越来越明显感觉到需要有针对性的沟通,以便消除周边国家可能存在的误解。多位出席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东阳2014的学者、官员、智库成员都提出,中国有必要更好地“讲故事”、改善话语表达体系,以公共外交推动双方的互信了解。
察哈尔公共外交2014年会今日在浙江东阳举行,以“新亚洲、新外交”为主题,重点讨论“一带一路”与周边外交以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公共外交,来自中国和周边国家政界、学界、商界、传媒等100多名公共外交研究者和实践者参与年会。12月6日上午举行主旨演讲,包括中国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局长耿雁生、中共中央外联部原副部长艾平、中国中东问题前特使吴思科、新华社前副社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马胜荣等。
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前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提出,中国现在站在了世界话筒之前,但是,有了发言机会,是否能掌握国际话语体系,用57亿人听得懂的语言来阐述中国?他认为,从事对外经济活动的中国企业家特别需要提高国际话语表达能力。在“一带一路”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把更多的传播注意力放到国外,让当地民众了解中国的倡议。
中共中央外联部原副部长艾平则表示,“一带一路”的倡议,工作的对象不仅是周边国家的领导人和政府,也包括议员、学生、企业和民众。“既然是合作,就要商量,要加强同对方的沟通,理解对方的考虑、思路、意愿,必要时甚至要善于妥协、交换”。
联合早报网主编周兆呈博士则针对新周边外交战略下的中国与东南亚关系提出三点观察,包括需要完善海上丝绸之路的叙事;推广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模式,发挥民间力量;以及沟通传播过程中多换位思考,消除周边国家可能产生的疑虑。
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是由察哈尔学会与南方报业集团共同主办的公共外交实践研究与理论探讨的年度性专门会议。自2010年创办以来,已经举办了4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