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正(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外交研究院院长、《公共外交季刊》总编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五年来,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已逐渐成为中国公共外交事业中有影响力的品牌论坛,我们大家都是其中的重要亲历者,对此,我感到非常高兴。
党的十八报告明确指出:要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如何才能做到“扎实推进”呢?今天,有两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扎实推进中国的公共外交事业,有两件事至关重要:一是开放,二是合作。开放既包括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外国的公共外交经验和理论,也需要对内开放,要欢迎各界人士参加进来,依靠国内同行们的实践和创新,这是中国的公共外交事业进步的必要条件。对内不能广泛开放吸收所有可能的力量,何谈对外的开放。唯有开放的心态和开放的本领,才能有效地把公共外交事业开展起来。开放的本领表现在,在开放中擅长合作,在合作中求实效。这是扎实推进中国公共外交事业的重要思路和方法。我们尤其要提倡官民合作、地校合作和与企业的合作。
官民合作是指党政军、人大政协等官方机构与民间组织(尤其是民间智库)之间的合作。官方与民间各有优势,又各有不足。通过分工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弥补不足。希望官方更开放些,主动地选择可靠的民间组织作为合作伙伴;希望民间组织能力提高些,可以成为官方的合作伙伴。
地校合作是指地方公共外交协会与高校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地方公共外交协会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时间、精力和方法来总结其经验,导致其公共外交工作一直在同一水平上重复。高校研究机构有理论和方法基础,但不够接地气,对中国具体实践把握不够准确,导致其公共外交研究一直在学术圈子传播。通过合作,可以同时改变这两种不适应公共外交发展的状况。也希望地方公共外交协会更开放些,列出专项经费,用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提升;希望高校研究机构的人员更辛苦些,在完成学术研究的同时,介入中国公共外交实践的案例研究和理论总结。
中国企业走出去方兴未艾,到了外国面对的不只是经济合作对象,而是面对整个外国社会——议会、政府、工会、法院、非政府组织和媒体。对企业家的公共外交素养的提升,地方公共外交协会、大学、民间组织和媒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对媒体还有特别的拜托,公共外交实践者和研究者生产出来的内容,如果没有大众传媒(尤其是新兴媒体)广泛深入的传播,就难以取得社会效果,难以推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也希望大众媒体对公共外交实践进行更好的传播和推动。
最后,预祝年会取得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