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4年 > (总第61期)
钱亚平:公共产品视角下的亚洲次区域合作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29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钱亚平  阅读:425

我认为次区域是跟宏观区域相对的,是地理相邻的地区与地区或者地区与国家之间形成的一个跨国区域。它有两种结构:一种是纯地区的结构,一种是国家加地区的一种混合结构。但是本文中所提出的“次区域”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建构和变化的概念,包括目前的次区域,实际上都是正在建构的一个概念,其有效性都有待于实践来检验。第二,目前这些次区域合作的一个特征是地理相邻性。但是地理相邻性并不必然导致次区域合作。第三,目前所说的次区域合作实际上不限于经济层面,而是包括整个次区域治理的各种正式安排和非正式的安排。

第二部分,我认为区域性公共产品对目前的次区域合作存在着一个解释的困境。一个是区域性公共产品不能反映目前各个次区域之间本质的差异,因为区域性公共产品的外溢范围是可大可小的,可以只涉及两个国家,也可以牵扯到一个大陆。我是将区域性公共产品分为一个次区域公共产品,一个是跨区域公共产品。第二个,区域性公共产品处理的仍然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没有涉及到国家与地方和地方之间的关系。第三个,区域性公共产品的解释,之前的解释一直都认为它是一个俱乐部产品,但是在次区域合作中其实不排斥俱乐部以外的实体来参加。第三个,区域性公共产品在亚洲的实际供给其实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它本身的供给是非常不足的。一是因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集体供给成本过高,最重要的是决策成本过高,所以它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所以目前亚洲的区域一体化进度其实非常缓慢。二是它的供给严重不足,跟国内公共产品和国际公共产品相比,它其实存在着很大的障碍。

此外,我对次区域公共产品的理论进行了一定的建构。首先对次区域公共产品进行了一个界定。我把次区域公共产品界定在因历史、宗教、文化、传统、民族等因素基础上形成的地理相邻的跨国界空间范围内,由国家、次国家协会及非国家协会联合供给的,利益惠及这一地区地理空间的公共产品。目的在于促进成员之间更大的一体化进程。次区域公共产品具有以下的特征:第一,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它的供给主体具有多元化。我觉得多元化一个是域内国家和域外国家的集体参与。真正的执行机构其实是一个地方政府;还有一个是多边机构。多边机构主要是提供一些融资,解决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问题。另外一方面,多边机构也是一个催化剂。多边包括亚洲开发银行跟现在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些机构。地方政府一方面通过自己投放公共产品,一方面通过私营部门、非政府机构,包括个人来提供公共产品。域外国家主要是通过这三个组织,还有通过多边机构来提供公共产品。

因为次区域的公共产品的供给对于域外国家不设歧视性的政策。域外国家跟域内国家之间也会起到互动的作用。但是在次区域领域,域内国家主要是起到了倡导者的作用,而不是主要的实际供给者。实际上是由地方政府来主导的,因为地方政府主导具有国家主导所没有的优势:第一个优势,是次区域本身有一个天然的亲近性,所以合作更容易促进;第二个优势,它会带来一个供给内容,会比较有针对性。像大湄公河联合执法安全合作机制,它其实是相当有针对性的一个公共产品的供给。但是它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说在地方政府的供给上会有一个危机反映模式。第三个优势,次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方是比较灵活的,目前的实践,主要是以项目为指导,如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就是在亚洲开发银行指导下的,主要是以项目为指导,在基础设施、旅游等10个领域进行。这种项目制的方式比较容易降低政治风险。第四个优势,次区域公共产品其实反映了亚洲区域治理模式的变化。首先区域治理是在地理空间上的深化。因为亚洲公共产品的供给其实在次区域,尤其是在跨境地区的供给上是最薄弱的一个地带,所以目前提出的这些次区域合作实际上在公共产品供给的一个地理空间的深化。其次是区域合作权力的流散。之前这些权力主要是由国家来主导的,现在这些区域合作的权力是自上而下的,流散到一些私营部门跟企业这样的机构。次区域公共产品的提出,本质上是一种“南南合作”的模式。这部分的最后,我想谈的是次区域公共产品与区域合作的关系。我认为次区域合作表达了这样一种情况,就是一种区域化、一体化的努力是包含在另一种区域化的努力之中的。区域化可以分两个层面来讲:一方面,区域化加强了次区域的力量;另一方面,区域一体化也可以通过相互重叠和联系的次区域合作实现。在这个基础上,公共产品是可以在国内、次区域、区域和全球层面上进行转化的。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