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察哈尔评论 > 余万里
余万里:中韩渔业纠纷,何妨“互让三尺”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7日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余万里  阅读:1724

原题为:余万里:中韩渔业纠纷,何妨“互让三尺”

原载于:澎湃新闻,12月17日

 

在安徽桐城,有一条著名的“六尺巷”,长约100多米,宽六尺。巷北为吴宅,巷南张府在清代出了张英、张廷玉父子两代名臣,张英乃康熙年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而张廷玉更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太子太保,封三等伯。

张家世居桐城,与吴家为邻,中间一条通道原属张家属地。传说吴家建房,想越界占用这条通道,张家不服便发生了纠纷。官府一看,两家都是显贵望族,不知如何裁判。张家见有理难争,便驰书京城报告张英。张大学士阅毕,提笔复了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见信后,主动将自家墙基后退三尺,吴家见状亦深感惭愧,也将墙基后退三尺,于是留下了这条六尺宽巷,也留下了一段礼让三尺的美谈。

中韩两国今天在上海举行“第六届韩中渔业问题合作会议”,就中国渔船在韩国西部海域捕捞问题寻求解决方案。近年来,中韩在黄海的渔业冲突屡屡发生,除了双方执法方面的纠纷越来越多之外,暴力流血事件也时有发生。

这些事件都在两国媒体和民众当中造成了十分负面的影响,韩国方面不断渲染中国渔民越界捕捞以及暴力抗法,而中国方面则突出报道韩国海警的野蛮执法。这些事件都成为两国国民“厌韩”和“厌中”的理由。

2001年6月,《中韩渔业协定》签订,将黄海海域两国权利申索的重叠区划分为为“暂定措施水域”,两边各有“过渡水域”,规定五年后“过渡水域”自动转变为双方的专属经济区。在“暂定措施水域”,双方共同养护和利用海洋生物资源,采取共同的养护措施管理措施;在“过渡水域”,双方采取措施逐步减少在另一方的渔业活动。

 

海上执法缺乏合作

然而《中韩渔业协定》的签订并没有解决两国在黄海的捕鱼纠纷,相反的现象是,协定签署之后两国的执法冲突越来越有暴力升级的趋势,并日益引起双方媒体和公众的关注。

与此同时,作为中韩两国政府间达成的一项涉及海上执法的协议,两国海上执法部门却没有展开积极长效的合作。

中国的海岸线漫长,沿海居住着几十万世代靠海而生的渔民,对渔业的管理问题本身就是对政府执法能力的一大挑战。

在韩国方面,在渔民团体、媒体、公众以及政党政治的压力下,政府必须在海上执法方面显示越来越坚决强硬的姿态,授权海警可以动用杀伤性武器,于是便造成了执法暴力不断升级的局面。韩国海警对中国渔船的单方面执法行动往往给中国方面带来过度执法的印象,双方冲突造成的流血和伤亡现象又很容易引起双方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

2014年12月,中韩两国渔政船开始在“暂定措施水域”首次开展联合巡逻,各自打击本国的非法捕捞渔船,并且向对方通报打击行动结果。这个行动应该说是向着共同落实《渔业协议》的两国司法合作迈出了一大步,但目前这个措施只实施一个星期,希望两国执法部门能积累经验建立起机制化的长效的合作。

 

渔业纠纷解决应依靠市场手段

中韩渔业纠纷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个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渔业资源的相对稀缺性问题。中国渔民不顾被罚被抓的风险突破协议的限定区域越界捕捞,也就是亚当·斯密古典“经济人”假定下的行为,在道德上原本无可厚非。因此,真正的问题在于,当中韩两国政府签署了一份协议并要动用各自的公共权力干预这样一个“经济人”行为的时候,公共权力在跨国关系中的运用方式、规则及其边界究竟在哪里?

实际上,这个问题在国内政治领域本身已经十分复杂,各个国家的理念和实践都有所不同,一旦运用到跨国政治和外交领域,只会加倍棘手。

中韩在渔业问题上的纠纷源自市场和经济,也许其根本解决之道还得回归市场,政府和公共权力的作用应该局限于缓和及部分纠正市场的紧张关系,例如提供部分补贴和资助来协助渔民改变这种自由放任式的捕鱼方式,而不能以简单强制的手段来加以干预和管制。

更为重要的是,政府的公共权力不能被国内利益集团绑架,不能为表面的舆论和民意上随波漂流,这只能带来公权力的变异和滥用,最终会损害整体的国家利益。

中韩两国已是名符其实的利益共同体。中国已经成为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最大进口来源国、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最大留学生来源国、最大海外旅行目的地国。从《大长今》到《来自星星的你》,韩剧风靡中国,征服了大批中国“粉丝”;韩国的中文培训机构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儒家文化、中华料理等中国元素已深深融入韩国人的生活。

近年来,中韩在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地区稳定、实现半岛无核化、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等问题上也拥有重大的战略利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7月访问韩国,两国元首一致决定,进一步丰富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涵,使两国成为“四个伙伴”:“共同发展的伙伴、致力地区和平的伙伴、携手振兴亚洲的伙伴、促进世界繁荣的伙伴。”

因此,在中韩关系的大局下看中韩渔业纠纷,“六尺巷”的智慧值得汲取,正所谓:“一纸协议为鱼虾,互让三尺又何妨。千里黄海烟波渺,不及中韩友好宽。”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