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讨论 
	第一组第二场分组讨论 
	参加人员 
	张庆园 广东公共外交协会理事,华南理工大学讲师、博士 
	方艳芹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姚健建 广州城市外交协会办公室负责人,广州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秘书长 
	张楷安 广州城市外交协会工作人员 
	康  晓  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夏修龙 九江学院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副主任,九江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院长、教授 
	熊  炜  外交学院外交学系副主任,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 
	朱  峰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副教授,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主持人 
	安  然   广东公共外交协会理事  
	记录员 
	外交学院研究生沈童、辛颖
	  
	主题:南京案例研讨 
	(一)          何佳泉发言 
	南京是公共外交的一片热土,也是未开垦的“处女地”。南京外办工作十分忙碌。 
	南京的公共外交协会成立于2012年,由政协承办,由赵启正主任推动,赵主任去过很多次。理事由三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政府官员,与“外”字沾边的单位;一部分是企业,与外资挂钩的企业家;另一部分是政协的港澳台、侨办的人员。南京的对台关系很紧密。 
	经调研,在南京,只有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研究公共外交。我们准备出一个报告,讲清公共外交的ABC,什么是公共外交等等。现有的材料是南京公共外交的现状。材料上报市委,市委领导十分重视。材料向察哈尔学会投稿,经删减、编辑,就成了现在的案例:第一部分是公共外交知识普及;第二部分是南京可用以进行公共外交的资源;第三部分是一些建议。 
	关于南京的公共外交,第一,公共外交很难定义如何是做好了;第二,公共外交要服从于国家,服务于地方。我们要思考,南京的优势在哪,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的资源有以下几个: 
	第一,           
现在我们在办青奥会,有2000多高中生参与,我们如何在他们中推进公共外交。南京公共外交协会的工作需要围绕着重要的事件进行。 
	第二,           
南京与日本的交流密切,南京大屠杀是渊源之一。那么南京可以做些什么。鸠山去年来发表了重要讲话,日本每年来谢罪的也有很多。 
	第三,           
南京有一个航空历史纪念馆,主要是美国人的航空公墓,每年美国使馆都会去做纪念活动。明年是反法西斯70周年,我们要十分重视。 
	第四,           
南京的宗教文化发达。南京发现了佛教的舍利子;南京的基督教也很繁荣,圣经印刷量最大,也有神学院;南京也有许多伊斯兰教人。 
	协会的工作分为三点: 
	第一,          
如何从不自觉到自觉。要进行人员培训。 
	第二,          
怎么整合南京的力量。我们调研的时候在去过部门都讲过不少,但影响力有限,只是作为业务,各做各的,没有意识要共同进行。公共外交协会要把大家的力量整合起来,一起做大事。 
	第三,          
如何做出南京的品牌。 
	大家都在谈人文交流,没有提到经济。我们现在做工作还是要政府重视,所以我们要有经济内容。我们国家的经济正在转型,公共外交也要为经济服务。 
	下一步南京应该怎么做,请各位专家指导。 
	(二)讨论 
	张庆元:介绍企业、经济和公共外交的关系。 
	强明:企业公共外交,比如中石油已经走到了前端,还在公共外交季刊发表了文章。我们正努力推动领导转变思路。我觉得可以从南京合资企业入手,把好的理念和做法引入,南京有5个N。 
	柯银斌:南京公共外交围绕“和平”来做会很有特点。 
	强明:在南京就是“和合”。不仅是和平还是合作。 
	柯银斌:我觉得广州做法还需要再整合一下。 
	安然:确实谈公共外交就是谈文化。其实从企业的角度也是公共外交问题,就是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及中国软实力的提高,我们要在企业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可能现在公共外交还是在概念,围绕文化,价值观等在讨论,所以我们还是要继续拓展。 
	何佳泉:哪个公共外交的概念更权威一些? 
	安然:其实现在还是很模糊的。大家都是趋同于认为这个概念好不好,没有确切的概念。 
	张庆元:《公共外交和跨文化交流》这本书里,有关于公共外交比较完整的概念。 
	强明:如果我们能让老百姓支持城市发展,那么这也是公共外交的一部分。 
	康晓:公共外交是一个很综合的概念,要区分为几块。经济的部分肯定是有的,而且是很重要的。之前北外就有请中国驻肯尼亚大使来讲怎么样才能使中国的企业顺利地走出去,规避什么风险,这就是企业和公共外交的一部分。所以,公共外交和企业结合很重要。传统的招商引资,就要靠城市和国家做好文章吸引别人。中国公共外交的兴起,兴起的是中国的财富。世界上最成功的公共外交例子就是美国的富布莱斯计划,让很多的学者去美国接受美国的价值观,然后再让这些学者回去传播这些价值观。公共外交的各个方面是相互互动的。公共外交不是说不谈经济,这是一个误解,怎样把政府、企业、学界结合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南京做公共外交最大优势也是最大劣势。南京受到战争破坏很严重,应该走在反战的前端,还有就是宗教,把这两个结合在一起。做地方公共外交,要从国家大的整体来看。要看国家能做什么,南京能为国家做什么。不能总以红头文件来推进工作,要和中央大方向对接。 
	何佳泉:感谢您的解释。我们按照青少年的需求把青奥会做的也是不错的。朱老师怎么看? 
	朱峰:青少年外交政策根据也比较多。青奥会大批青少年参与,从接触面来说,是一个大群体。我们不仅招聘中国青少年做志愿者,也可以让留学生参与进来。第二是新媒体使用。青少年也愿意通过使用新媒体来传播。 
	强明:可以让青少年多交流。 
	康晓:南京的青少年有多少信仰宗教?要让大家知道,中国尊重青少年的信仰,不是限制宗教的发展的。 
	何佳泉:这个调查我们做过的。我们带留学生看南京的教堂,带他们像旅游一样转转看看。 
	朱峰:青年与和平可以联系在一起,青年与和平可以做一个课题。 
	康晓:可以组织他们做传统的学术活动。南京毕竟是高校集中度高的地方。 
	姚健健:我想说一下实用性问题。青奥会,如何让我们其他城市青少年感觉到这种奥运会的体验,让别的城市青少年去观摩,以城市之间的交往组织一个团观摩一下青奥会。让各个城市的青少年知道青奥会的意义,让他们再通过他们城市的媒体传播。 
	张庆元:青奥会要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我们要怎么体现和平?把一个内容要有体系的设计出来,我们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写在墙上是没用的。和平是大的概念。南京那么多的资源,其实都可以汇集到和平这个概念来。既然不缺资源,怎么建构体系就很重要。公共外交协会可以提供平台。 
	康晓:南京学术资源十分丰富。我觉得南京高校应该有一个专门研究和平问题的国际性的研究机构,可以汇集全世界的人到南京来,只要大家谈到和平与战争的问题,大家就会想到南京。关于高校公共外交,我举一个例子,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第一次公开演讲题目就是青年与中美关系变化。他到中国来讲文化与创造力就是要青少年学会游行,就是说要学会反抗。中国的高校是做公共外交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尤其是南京。甚至核裁军的一些会,都可以以后在南京开。 
	安然:如果平台搭建的能让企业感觉到这个平台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文化。公共外交就是要提高我们的公民的素养。怎么把根基设计好也很有意义,吸引更多人做更多事情。 
	强明:私营企业怎么能走出国门也很重要。像腾讯,360,百度这几家公司,在走出去过程中有很多困惑,确实也需要帮助。搭建平台为他们服务也很重要。说到青奥会,青少年本身参加,潜在的受众就是他们的父母。对青少年来说,父母很关心这个事情。如果通过网络等渠道把情况反馈给父母朋友应该也算是一个宣传渠道。 
	张楷安:怎么扩大公共外交的影响?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做了好多可以定义为城市外交的事情,但是没有以明确地概念,所以我感觉很需要在座的各位帮我们梳理模式。 
	安然:对于他们来说,整体梳理出来很重要,而且要让这些模式升华。 
	 
安然总结:感谢主办方。今天讨论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