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发言·
主持人:柯银斌(察哈尔学会秘书长兼高级研究员、《公共外交季刊》编辑部副主任,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常务理事)
鲁世巍
黑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到地方工作以后,没有太多时间去进行研究。我非常感谢主办方给予我这个机会,让我能够见到这么多的老朋友和新朋友,特别是给我这个机会,向公共外交开展比较好的地方、高校学习。
下面我简单谈一些基本情况。黑河是中国北方边疆城市,面积6.87万平方公里,人口175万。市政府所在地差不多20万人口。而我们现在没有公共外交外交协会,不过还是做了很多工作,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点是以俄罗斯为主要对象,黑河的对岸是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阿穆尔州及布市,这个城市人口超过20万。黑河的公共外交主要和阿穆尔州布市进行,双方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黑河对俄罗斯的公共外交初步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格局,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体育、科技等多个方面。参与主体既有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也有高校、民间团体等等。我们也有一些品牌活动,比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互访,还有横渡黑龙江,这三大活动每年都举办,已成为常规性的活动,同时它们也被外交部确定为中俄民间交往机制化的项目。
第二点是以人文交流为主要抓手。中俄之间现在有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项目,中俄文化交流大集今年已经举办到第四届,并且上升为国家级的文化交流项目。
黑河公共外交有三个优势:第一点是区位独特。黑河与阿穆尔州布市隔江相望,它们是中俄边界唯一的一对规模最大、距离最近、规格最高、功能最全的对应城市。双方在努力把它们打造成“一个城市”或叫“两国一城”。每年从黑河海关过境的有上百万人次,交往频繁。黑河也是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俄罗斯远东开发的交汇点,区位优势独特。
第二点是文化多元,黑河有很多种文化,比如欧陆文化、知青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讲到欧陆文化,黑河也叫中俄之窗、欧亚之门,当年有很多欧洲人在这里经商。黑河的建筑、文化都有着浓厚的欧洲文化特色。谈到知青文化,当年很多知青来到东北,其中有23万知青在黑河,这些知青有很多人后来成为名人,有20多位担任省部级以上领导,包括外交部部长王毅,他16岁就去了黑河,在农场待了8年。除此之外走出了科技界、企业界的名人等等。再有就是红色文化,黑河曾经是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国际交流的通道。刘少奇和任弼时在当时从这里走向苏俄。再者就是民族文化,黑河有39个民族,包括鄂伦春族、回族、满族等等,民族文化也非常丰富。中俄瑷珲条约就是在黑河签订的,这属于历史文化。
第三点就是中俄关系处在历史最好时期。继中俄相互举办国家年、旅游年、文化年之后,今年又启动中俄青年友好年,将开办“百校万人”的大学生交流活动。在这种背景之下,黑河公共外交拥有非常好的机遇。
不足也非常明显。第一点是对象单一,俄罗斯是主要交往对象。第二点是公共外交意识不强,黑河人很少知道共外交这个概念。第三点是企业、智库、传媒的作用发挥不充分,虽然是一个边贸城市,但是企业在公共外交这方面的影响作用不大,黑河学院和传媒的影响也有限。第四点就是缺少统筹。总体来讲黑河的公共外交发展还是受到局限。
最后我想就黑河作为内陆边疆城市开展公共外交谈几点想法:
第一,要明确目标。作为一个地方边疆城市,一方面要服务于地方发展,促进地方对外交流,展示地方形象。另一方面,还要服务国家的总体外交,展示中国的口岸形象和国家形象。
第二,要突出重点。对于边疆城市开展公共外交要强调三个方面,第一是人文,第二是发挥企业的作用,第三是要发挥青少年的交往作用。边疆城市具有地缘优势,也有人文方面的优势。公共外交要着眼国家关系的未来。
第三,要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意识。内地边疆城市和东南沿海城市相比有在开放程度上存在差距。黑河需要在这方面加强培训,增强认识。
第四,要加强组织领导。边疆地区很多部门都会涉及到对外工作,多头对外,所以开展公共外交要加强协调、领导,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
最后欢迎在座的各位到黑河去参观、指导。谢谢!
熊 炜
外交学院副教授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
《公共外交季刊》学术编辑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我想从外交学理论的视角谈谈我对城市外交的一些认识。刚才赵启正主任给我们指出了物理、数学研究的概念有很大的区别。数学、物理有精确的概念,但是外交学的研究中没有精确的概念,这个学科的特点就是围绕一个概念不断展开。我们研究公共外交,它的概念不断更新、发展,这就是我们学科的特点。
从外交的理论上来讲,外交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政治家和外交家运用技巧处理外交关系。另外一种主权国家通过官方的代表交涉谈判,和平处理国际关系,确保国家对外政策目标的实现。不管怎么来理解,传统认为外交是主权国家的政治活动。我们不能否认,需要特别指出,外交不仅仅是职业外交机构的行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受官方委托的私人和官员也可以从事外交活动,这是我们理解官方外交、城市外交、公共外交的出发点。
现在外交尤其出现了外交的权力平移和下移的特点。平移是外交决策由传统的外交部的垄断向各级部门分散,下移是地方政府越来越参与到外交的工作当中。在这个背景下,城市在外交决策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影响,参与外交活动也日益频繁。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外交显然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形式。城市外交是连接三种重要关系的桥梁,这三种关系分别是:城市外交与世界的关系、城市外交与国家的关系、城市外交与人民的关系。
第一点,城市外交与世界的关系。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推动21世纪人类文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毫无疑问来自于城市。国家间交往的政治活动、商业、资本、物流、人文交流几乎都汇聚于城市,即便外交活动不直接发生在城市,而城市也为外交活动、人类交往活动提供交通、通讯支持。从这个意义来讲,城市外交就是政治经济结构、进程的组成部分。
第二,城市外交与国家的关系。城市是几乎所有国家的外交决策中心所在地。城市不但作为行为体参与外交,并且首都城市也是外交精英、思想舆论的聚集地。而且,让我们放眼全球,世界各国的中心城市无不是国家问题与文明的符号与象征。城市外交本身不仅是跨国界、跨时空和跨文明的交流互动活动,也可以彰显民族文化自觉。
第三,城市外交与人民的关系。从世界外交史的发展趋势看,18、19世纪是王朝外交时代,20世纪是国家外交时代,21世纪是人民外交的时代。联合国预测,截止到2050年,三分之二的世界人口将居住在城市,与传统的外交形式相比,城市外交主体亦官亦民,能更好地实现公共外交的理念。
城市外交为开展公共外交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舞台,我们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国家与地方结合,政府与民间结合,更好地推进中国的城市外交。
赵 磊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
《公共外交季刊》学术编辑
今天的机会很难得,跟大家讲两个个人基本观点。中央党校和教育部成立了“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这个基地服务于中央的人文交流机制。在中央党校授课时,我们特别希望关注一些地方的公共外交,包括城市公共外交的经典案例,希望把这些案例引入到中央党校的课堂,因为在中央党校学习的部长、省长,他们对这个非常关注。要把知识融入到政策中,这个基地就是在做这个事情,希望跟大家提炼一下好的经验,扩大宣传。
第一个基本观点,城市公共外交主要服务于什么,要展示什么。我个人的理解,城市最终竞争的不是有形的物质存在,更多的是在无形的文化和价值观方面展示的内容。城市展示什么?展示的是更深层次的城市态度。现在,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个城市既要重视经济,还要在文化方面发力,城市文化软实力就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第12次政治局学习,主题是文化软实力,第13次政治局学习的主题是核心价值。把文化软实力和核心价值放在一起进行高层领导干部的学习不是一个偶然。
我第二个基本观点是,打造一个城市的软实力要注重两方面:文化和价值。软实力是什么?软实力的核心是文化,而文化的核心是价值。研究文化说到底是研究文化,传播价值说到底也是传播文化。文化是城市的品牌、标示、资源,价值就是城市的规划和话语权建设。
2014年2月25号,习近平在北京调研,重点考察两方面: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折腾规划是最大的忌讳,也讲到了历史文化。为什么讲这些话呢?实际上中国城市千城一面,城市缺乏性格,城市的规划失误,城市折腾过于频繁,是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讲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城市怎样去做,我个人认为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战略机遇期。
有四个要素结合好:一个是定位准确,一个是与国家战略机密结合,考虑国家需要,城市、企业如何配合;还有国际化视野和品牌建设。我4年前在宁夏进行挂职锻炼,这些城市定位都很准确,自己有什么很清楚,但是不太清楚国际需要这个城市贡献什么,对于受众的了解不够,缺乏国际化视野。比如丝绸之路建设,大家都在定位自己,如新疆是“丝绸之路的桥头堡”,甘肃是“丝绸之路的黄金段”。但关键不是这个,最关键的是要展示什么?没有思路就没有灵魂,现在最缺乏的不是资金和平台,而是思想和人才。今天的论坛就将地方与高校、思想和实践完美结合。
美好的东西就是可见的,只要你看到以后觉得赏心悦目,他就是美好的,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无形的东西,有两个案例。
几年前我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市考察,很小的一个城市。当地政府官员领我们参观城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在两条黄金干道十字交叉的地方却有一片废弃的工地。我们很好奇,为什么领我们来看工地?原来,10年前这曾是干洗店,将该土地出售后5年后才开始开发,但因资金不够需贷款,银行告知要提供环评报告,评估后发现重金属严重超标,花重金清理后再去贷款,银行还需提交一份半年后的评估报告。半年后再做评估报告时,被告知再度金属严重超标。原来10年前干洗店严重污染了这块土地,附近的土地也都被污当,但因为这块土地是一块洼地,有毒物质容易积淀,以致只能废弃至今。
外国人到北京,我们领他们去看鸟巢、央视等标志性建筑,而他们却带我们参观废弃地?实际上,是让我们看他们生活的态度,让你感觉到这里生活可靠、有预期,才会有人愿意来这里生活、投资。从此之后,每个购买土地者都先评估土壤,每个土地拥有者和经营者则要呵护土壤,否则无法出售。
第二个案例,2013年9月份,我在意大利访问时看到罗马中心广场的建筑,这个建筑由三部分组成,最下面是2000年前古罗马的建筑,在这个建筑上有很多小窗户,那是1000年前中世纪的罗马建筑,旁边小的建筑则是500年前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建筑。从这个建筑上就能体会出意大利如何看待历史、资源、城市规划,他们尽可能地将不同的历史要素结合在一起。
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有很多小窗户的建筑如在中国可能会是商务部、发改委、教育部等,但在这却是意大利国家档案馆,这个展示的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态度,如何对待历史、对待文化的态度,这才是最珍贵的东西。而旁边很小的建筑却是意大利罗马市市政府。市政府为什么这么小?其实,优秀的领导干部就是把运行规则建立好,把标准、价值确立好,之后所占据的空间就不会大,所投入的人力就可以很少。
维多利亚市的工地、意大利的古建筑,展示的态度比实物更加重要,像赵启正主任,他对公共外交的态度和热情才是最可贵的。
现在,世界对中国的城市普遍存在好奇,但这不是软实力,卖门票卖得不亦乐乎是不行的,要将对中国城市的好奇上升到欣赏程度。
最后一句话,简单是最美。城市文化就是遵循最简单的东西,最简单的恰恰就是最美的,所以中国城市要展示自身文化,特别是价值、城市的态度,要给外人展示出一种简单的中国文化的特点。谢谢大家!
张庆园
广东公共外交协会理事
华南理工大学讲师
大家好,感谢给我这样的一个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观点。我跟大家分享的是当前公共外交实践应当完成的三个转向。
公共外交是一切由公众参与的外交交往活动。从不同角度我们可以赋予它不同的内涵、使命。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可见形成了由点到面的飞跃,进入了展开的阶段。
当前,公共外交的主题更加多元,新的机构承担起新的使命,发挥更大的价值。前期我们主要的完成三项任务:意识的唤醒、概念的普及、主体的延伸。公共外交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提升各类主体参与水平和质量,这也是我们地校论坛的目的之一。通过我们的案例,可以看到公共外交实践已经非常丰富,形式也已经非常多样,领域非常广泛。结合分析,我们提出:我国公共外交各类参与主体的实践应该实现三个转向,也就是指导思想上,从遮蔽丑到突出美,内容设计上从平面到立体,形式选择上从展示到共识。下面我分别做一下阐述。
第一点,这是借鉴时尚界的一个理念,过去化妆用很浓的妆来表现近乎完美的外貌,后来不再遮蔽丑,不但省材料,还具有很大特点。
回到公共外交,过去我们对一些不好的事情进行遮掩,是因为那时候渠道有限。如今是不可取的,全媒体时代,几乎没有什么可以遮掩。斯诺登的事件证明美国也做不到。不如我们突出美,突出其中的正能量,尽管也会暴露一些问题,但也比遮蔽丑的做法要好。
第二个是从平面到立体。“平面”在这里的同义词是“简单”、“肤浅”。主要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把形式当内容,二是只关注表面含义。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有若干优秀的乐团在世界各地表演武术、篆刻等等,这就是典型把形式当成内容。不可思议的展示给人留下的含义就是“神秘”。把形式当内容,损失效果还在其次,更大的风险在于形式被借用,甚至被占用。例如《功夫熊猫》,从主题、台词到性格,都是美国风。很难想象,当熊猫的形式和美国的精神通过电影通过强大的商业化应用以后,还怎样能借送熊猫的形式表达我们的国家形象呢?
还有一种内容平面化的表现形成是只关注表面含义。有一个经典案例是中美市长电视对话,两个人一见如故,如果相互邀请参观各自城市。美国人立刻清醒了,访问没有经费,要访华就要去企业寻求帮助。中国市长说:“你来吧,我全包了。”后果可以想象,超越表现内容,超越表现廉政,而我们的市长不断被置疑在慷谁之慨?
有一些央企,一方面说:“你们为什么要骂我们垄断?”而另一方面却在宣传巨额投资。习总书记说:“大多数人是有认知上的误读,也有少数人出于根深蒂固的误读。”
所以内容设计从平面到立体就是要摆脱把形式当内容,以及只关注表面含义这两个误区,不仅要写好稿子,还要衡量发布这篇稿子代表着什么样的价值倾向。
第三个是从展示到共事。过去我们在展示层面,建设成就、中国人的新形象都是一种展示。但是展示的同时也使自己处在被审视的位置。效果未卜,也很难赢得尊重。两个人想深入了解、建立友好和信任是需要共事的。在很多企业中,一批新员工进去,首先要做的就是拓展工作,一起解决困难,一起实现目标,在此期间他们能迅速了解,熟悉起来。同样,一味的展示可能会招致别人的厌恶。大家想想整天在你面前说自己怎样怎样,很令人心烦,你很有礼貌,偶尔嗯嗯两句,他以为听得很起劲,反而跑到你家里把他的照片贴你一墙。所以我们要放弃一味的展示,注重共事,和对方一起参与国际性的文化事务,一起保护环境。
综上所述,在我国公共外交实践全面展开的时代,各类主体参与其中应该实现三个转向,从遮蔽丑到突出美,从平面到立体,从展示到共事。谢谢大家!
赵可金
清华大学副教授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
《公共外交季刊》编辑部副主任
我今天特别激动,因为经过了赵启正部长10多年的努力,公共外交今天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沙河会议可能会是一个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的里程碑。如果最后能有一个沙河共识或者沙河宣言的话就更好了。
我们谈“公共外交”。“公共外交”是个西方的词,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们终于结出了第一个自己的果实,就是“城市外交”。前天我在卡内基组织了一个座谈,如果你仔细看,美国人翻译“城市外交”是“city to
city”,美国人不懂外交,只懂战略。他没有城市外交的概念。虽然欧洲人在用,但用得比较狭窄,仅仅是城市参与的有关维持和平、解决冲突以及人权等的一些问题。在我们今天沙河的会议中,启正部长谈到了城市外交,中国人理解的城市外交含义更高。所以说,中国人研究公共外交有可能结出的果实目前就是城市外交,以后可能还有公司外交,以及其他的外交形式。中国人在外交上的智慧会领先于世界,所以今天的会议具有历史意义。
我们今天应该要关心城市外交。以广东为例,广东的GDP超过韩国,是世界第十四大经济体,很多国家的GDP尚不如广东。我们现在的外交,太习惯于倾全国之力,气势浩大,但也会引起不必要的关注与恐惧。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些外交举措分散到各个城市之中,让各个城市以更加平易近人的姿态进行外交。
具体来说应该怎么做呢?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经验,用一个城市的经验去指导其他的城市。今天我想讲这一年多来对城市外交研究普遍性的看法。
作为一个地方城市,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还有温州、义乌这样的二、三线城市,实际上都有它独特的秘诀。我提出几条供大家分享。
我们在做城市外国的时候,要做好一篇大文章,这篇文章是什么呢?就是国际化。如果你仔细研究,发现一个省经济发展快、影响大,肯定有一个必然的相关问题,那就是这个省或者是这个城市的国际化程度是非常高的。广东大概100%,6万多亿GDP,大概比这个还要高一点的基数,所以广东很稳定地占据全国的第一位。浙江这两年上升得很快,只是浙江原来的经济规模比较小。上海也是,上海的国际化程度也是非常高的。反而北京的国际化程度不是那么高,所以现在北京很担心自己的经济和影响力天津超越过去,这一超越可能很快就得以实现。
我们做外事,或者是公共外交、城市外交的人,要放到国际化的大背景之中才能看到中国的城市是多么具有创造力。现在中国都在研究阿里巴巴,都在研究华为,其实早在之前就有很多创造性案例,我想在我们的城市当中蕴含着巨大的创造力,而国际化就是这个创造力之中非常重要的要素。
国际化在不同的城市的做法不一样。比如广东,广东是三句话——崇商、建桥、建网。我觉得就是这六个字让它起飞的……像广东形成这样的模式,我认为在其他地方都没有。所以要做好一篇国际化的大文章。
第二,要抓住两个重点。我去年在广州会议的时候提出,城市过去是不做外交的,现在城市外交,是对传统外交的冲击,减弱了传统外交的低位,外交部肯定不高兴。现在外交部要派遣特派员,这一举措也在讨论之中。城市要做好外交,不能与外交部发生矛盾,而且从城市外交的发展来讲,必须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城市和国家战略对接得越好,这个城市发展越快。现在对接国家战略最好的是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举办世博会。否则北京的经济和国际化程度,由于北京奥运会的影响,是可以超过上海的。再一个,地方上对接最好的就是云南。我认为地方的省委书记最重视国际化视野的就是云南的省委书记,其他省的领导没有这种国际眼光。当年汪洋在广东曾经有一些国际视野,但是更多的是解决现实问题。城市外交一定要瞄准全世界,对接国家战略。有一些不适合国家政府来进行的举措,就可以由地方政府来实施。
另一个重点是要建网,构建城市网络。21世纪的竞争说到底是城市的竞争。美国华盛顿贡献美国国家利润的60%。广东省现在只有40%多,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我们要组团发展。我们国内的发展经常出现互相冲突的情况,各个省市之间出现重复的现象,这是不利于发展的。我们应该组团发展,建立城市网络,而且不只是在国内建立网络,还要与世界各地建立城市网络,温商、浙商在这方面比外交部做得好,很多省长出国都是由他们接待的。
第三,我把它概括为“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城市外交系是要有人做的,启正部长讲到,“不同的人做事不一样的,一定要有人管。”我认为现在处于管理杂乱无章的阶段,刚才鲁市长讲,所有的边疆城市都涉外,谁来管呢?一定要责任到人,有一个团队、有一个班子。这个班子不是仅仅执行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而是要执行国际化的战略,而且要舍得配精兵强将,外办主任应该是城市的外交部长,他应该至少是市委常委,否则他没法参加市委常委会。如果不知道整个市的发展战略是什么,国际化发展战略根本无从谈起。
“有钱办事”,我们的公共外交协会,政协,外办都没有足够的资金,温州的商会能为我们提供一定量的大家捐赠的资金。国家可以拿这笔资金办城市外交。要好好使用这笔资金,让地方公共外交协会的公共外交实践者更加体面,在国际交往中真正能够和国外的公共外交实践者平等交流。让他们有一起交流的共同语言。
“有章理事”,这几年参与公共外交的人很多,但是懂得外交规矩的人很少。在外交这个系统里究竟有哪些规矩要遵守?就像打牌,也要懂得打牌的套路,我们就是乱炖,什么都往里放,实际上有很多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建立、制度中国城市外交的规矩。讲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