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3年 > 第9期
关于设立“中韩公共外交崔致远奖”的倡议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30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柯银斌  阅读:1870

建交以来,中韩关系发展迅速,官方外交和公共外交齐头并进。在经济交流、人文交流、地方交流等方面的公共外交活动方兴未艾,多元化的公共外交主体开展的公共外交活动精彩纷呈。同时,作为传承东北亚文明的代表性国家,中韩在公共外交领域拥有很多共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共同利益,中韩携手的公共外交活动值得继续发展,为中国双边公共外交树立典范,其中设立中韩公共外交领域的奖项就是一项具体的措施。

一、设立中韩公共外交奖项的意义

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设立中韩公共外交方面的相关奖项十分必要。通过颁奖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代表性国家就是瑞典,除诺贝尔奖之外,瑞典还在文化艺术、环保等领域设立了众多世界顶级奖项。这些奖项对提升瑞典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都发挥了极大作用。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公共外交的理论研究、实践活动、人才培养等方面都走在中国前列。美国国务院于2007年设立“本杰明?富兰克林公共外交奖”,以奖励在公共外交领域表现突出的美国个人、企业、学术机构和非政府组织。迄今为止,已有强生集团、美国南加州大学、戴夫布鲁贝克等组织和个人获奖。无论在民间还是官方,中国和韩国目前还没有任何专门的公共外交奖项。

奖项在某项事业的发展中具有引领、规范、品牌等多方面的作用。中韩公共外交奖项的设立,既可以对过去的中韩公共外交实践活动给予积极肯定,又可以到领未来的中韩公共外交行为;既能够规范中韩各主体的公共外交行为,又能够使参与奖项的机构和人士获得较大的品牌效应。

二、设立中韩公共外交奖项时机合适

中国公共外交研究和实践都刚刚起步,但已成果丰硕。众多政府外事机构、高校外交与国际关系专业、官办NGO以及民间机构等已认识到公共外交的重要性。公共外交意识日益高涨,地方政协牵头的地方公共外交协会已成立12家,高校已设有7家研究机构,近20所高校开设了《公共外交》课程,北京外国语大学今年9月招收首届公共外交硕士研究生。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与察哈尔学会创办了《公共外交季刊》,还有察哈尔学会主编的《公共外交概论》《察哈尔公共外交丛书》,主办的“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等等。

韩国是较早开始研究并重视公共外交活动的国家,韩国专门设立了国际交流财团,推动公共外交工作,尤其是韩语教育和韩国文化推广、文化艺术交流和外交的战略转型。众所周知的“韩流”让全球民众对韩国影视文化和流行文化,这股“韩流”虽然主要由是民间力量开展的,但背后有韩国政府的战略支持。

中韩合作的公共外交活动、论坛也得到广泛开展,在中韩公共外交领域活跃的大量个人、企业、学术机构和非政府组织都需要权威鼓励和引导。从这个意义上说,设立中韩公共外交方面的奖项十分必要。

此次中韩公共外交论坛既是中国也是韩国,也许是全世界首个双边官方主办的公共外交专门论坛。这表明,中韩公共外交事业在过去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中韩双方共同期望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

此时此刻,设立中韩公共外交奖项可承前启后,时机适宜。

三、建议以“崔致远”命名奖项

崔致远是中韩民间友好往来的杰出历史人物,无论在中国还是韩国,崔致远的知名度高、认可度高、争议性低。公元868年,12岁的崔致远辞别亲人与故国来到唐朝,后进士及第并任宣州溧水县尉、淮南节度使衙掌书记等职。他是韩国历史上第一位留下了个人文集的大学者、诗人,一向被韩国学术界尊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

崔致远是中韩交流的开创性、代表性人物,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汉诗文作品,在韩国享有“东国儒宗”的称誉。在中国,崔致远任职、游览之处,都留下了中韩交流的佳话,这些地方都十分珍视。如扬州市专门修建了崔致远纪念馆,南京市的溧水县博物馆立有崔致远的铜像。

当前,崔致远依然是中韩交流的代表性、象征性符号,在两国官方交流、地方交流等方面占有重要位置。2013年6月,韩国总统朴槿惠访华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引用崔致远的诗《泛海》来强调韩中之间的深厚情谊。他说:“中韩两国的交流历史非常悠久。唐朝时期新罗学者崔致远来到中国学习,离开时写下了‘挂席浮沧海,长风万里通’的诗句”。所以,我们认为,以崔致远命名“中韩公共外交奖”是最合适的。

四、奖项设计应创新

首先,“崔致远奖”应让中韩双方受益。“崔致远奖”的创立虽参考了美国“本杰明?富兰克林公共外交奖”,但在其基础上又有创新。富兰克林奖只面向美国个人、企业、学术机构和非政府组织。鉴于公共外交有双向交流的特征,“崔致远奖”由中韩两国相关机构共同主办,颁给为中韩公共外交做出贡献的中韩机构和人士。

第二,“崔致远奖”可由地方政府承办。作为中韩公共外交领域的权威奖项,需保障奖项运营的高水平和指导性,建议半官方的中国公共外交协会、韩国国际交流财团主办,开创性地由地方政府承办。如中国的扬州市就是很合适的选择之一。崔致远参加唐朝的科举考试及第后,被当时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的高骈看中,拜崔致远为淮南节度使衙掌书记。自此,扬州即成为了崔致远的第二故乡,其在扬州的文章编成《桂苑笔耕集》传世至今。多年来,扬州重视通过崔致远开展国际交流,每年举办“崔致远告由祭”,拍摄了《崔致远》纪录片,并建成中国第一座以外国人名字命名的“崔致远纪念馆”。扬州市有条件承办“中韩公共外交崔致远奖”。

第三,奖项评选应注重官民并重,积极借力民间力量。评奖时,可通过中韩知名人士组成的顾问团、中韩公共外交学者组成的专家团、中韩媒体人员组成的记者团、中韩主流网站的意见领袖团共同提名决定。

最后,建议把评奖与案例研究结合起来。在奖项提名之后,可组织中韩公共外交学者组成的专家团对提名机构和个人进行调研访谈,开展案例研究,进而形成研究报告。这样将会使奖项的价值最大化,影响更为深远。多年来致力于公共外交研究和实践的察哈尔学会等民间智库和相关高校可提供相关的学术支持。

在中韩公共外交快速发展的当前,设立中韩公共外交专门奖项,是一项填补空白的创举,具有极强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将在中韩公共外交史上留下重要一笔。我们倡议尽早创设“中韩公共外交崔致远奖”,并呼吁与公共外交相关的中韩个人、机构通力合作,以奖项促进中韩公共外交活动。

(柯银斌:察哈尔学会秘书长、高级研究员)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