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题活动 > 察哈尔圆桌:中国如何当全球大国暨《创造性介入----中国之全球角色的生成》
2013年9月6日光明网:察哈尔圆桌 中国如何当大国?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6日  来源:光明网  作者:曾繁华  阅读:1803

察哈尔圆桌:王逸舟、柯银斌众学者探讨中国如何当全球大国以及中国“全球角色”的生成

光明网9月6日电(记者 曾繁华)5日,在由察哈尔学会和北京大学出版社主办的“察哈尔圆桌:中国如何当全球大国暨《创造性介入——中国之全球角色的生成》”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教授说:“现在对中国迈向全球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得不够。谈中国的力量、中国的壮大比较多,但是谈中国怎么改进、怎么去反省自身的却比较少。”因此,探讨“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表现有哪些隐忧和缺失”成了他新著《创造性介入——中国之全球角色的生成》的出发点之一。

察哈尔圆桌:中国如何当大国? 

研讨会现场学者云集。(光明网记者 曾繁华摄)

察哈尔圆桌:中国如何当大国?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教授在研讨会上发言(光明网记者 曾繁华摄)

中国的“全球角色”是“初步的、不完整的,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中国在全球高地上不仅需要硬实力,更需要智慧和创造力。”王逸舟在书中写道,“‘创造性介入’讲的不是政治哲学,而是某种方法论;它的重点不在价值观,而是提倡一种积极态度。”

主持研讨会的察哈尔学会秘书长柯银斌提出,中国如何扮演好“全球大国”这个角色是一个战略问题,他认为,有关角色定位的思考与不同的时间节点有关。探讨中国如何当好全球大国,首先要提出一个问题,即中国是不是全球大国。有关“怎么办”的思考应该结合中国“已是全球大国”、“尚不是全球大国”或“正在成形中的全球大国”等不同的前提展开。

察哈尔圆桌:中国如何当大国? 

察哈尔学会秘书长兼高级研究员柯银斌主持研讨会(光明网记者 曾繁华摄)

参加研讨会的学者分别就此书以及“中国如何当全球大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学者赵可金非常认同王逸舟从案例入手,向实践学习,从具体问题中提出理论问题的研究方法。赵可金指出,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王逸舟用中国具体问题证实或证伪西方理论,并由此出发,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将理论的中国性与学术的自由性变成实际行动。

外交学院院长助理王帆教授谈了对“创造性介入”的理解。“为什么不是创造性参与,为什么不是创造性卷入?”他说,“创造性介入,是一种后发行为,强调了把握机会的能力,介入的时机的把握以及创造性的做法。”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明昊非常认同王逸舟的前瞻性思考。“我们现在思考中国全球大国角色的时候,肯定不能仅仅盯着昨天、今天,而更要关注明天,很多要抓早、抓先,”他说。


《创造性介入——中国之全球角色的生成》是王逸舟著作“创造性介入”三部曲之二,延续了“创造性介入”的主题,探寻中国的全球角色形成的根源、阶段及走向;以中非关系为实例,探索中国外交如何对传统的不干涉内政学说做出拓展,创造性地介入国际事务;以欧洲人如何扮演全球角色为借鉴,以期从中发现对中国的启示。

“察哈尔圆桌”是察哈尔学会于2011年5月创立的系列研讨品牌,每次都会围绕特定国际关系问题组织专家进行深入研讨和传播,至今已经成功举办16期。

源文件链接:http://int.gmw.cn/2013-09/06/content_8820959_2.htm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