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题活动 > 第五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
论坛第二场“崛起中的中国:身份认知和利益界定”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3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新闻与公共事务部  阅读:1343

  论坛第二场——“崛起中的中国:身份认知和利益界定”

  报告人:北京大学博士生李敃窥 《国家角色观念与中国对国际制度的认知演变——探讨中国崛起之路》

          北京大学博士生李侃 《中国崛起进程中自我认知的历史经验:建国初期(1949—1960)中国身份认知调整与安全政策》

          外交学院博士生高汝仕《生命感、中国关系主义与国际关系理论》

          外交学院博士生凌胜利《中国不结盟的原因探析——崛起中的安全战略考量》

  点评: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门洪华教授

            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执行院长、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王义桅

  北京大学韩国留学生李敃窥在《国家角色观念与中国对国际制度的认知演变——探讨中国崛起之路》一文中主张中国决策者的“国家角色观念”是最适合解释中国对现存国际体系的认知和对外政策特征的核心变量。具有不同国家角色观念的决策者和决策群体的上台改变了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具体特征。他认为,中国对外政策制度模式经历了从建国初期的“民主集体协商”,1958年的毛泽东个人“强人”到邓小平时代以来的“集团思维”模式演变过程。李敃窥指出,江泽民领导时期,中国决策者对国际制度的战略逐步为从被动参与转变到主动参与,从简单工具论转变到自我认同的态度。体现在四个方面:扩大经济领域合作、建立地区性安全制度、维护国家主权、推动国家新秩序。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门洪华教授点评李敃窥:论文的文献定量、定性的分析,特别是对中共十四大报告的分析,都很不错。作为韩国留学生,能写出这样的论文相当不容易,反映出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学术的严谨性。


  北京大学博士生李侃在《中国崛起进程中自我认知的历史经验:建国初期(1949—1960)中国身份认知调整与安全政策》中认为,从1949年到1960年,“中国对自身地位的长期预期”和“中国对于体系主导国苏联之间制度效益差异、硬实力差距的认知”导致了中国安全政策的局部调整,也是中苏关系破裂的重要原因。


  外交学院博士生凌胜利在《中国不结盟的原因探析——崛起中的安全战略考量》一文中认为,大国的成功崛起,需要安全上的自我克制。中国不结盟不是政策僵化,也并非伙伴关系构建了事实联盟,而是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的需要决定的,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多边合作应该成为未来中国安全战略的主要选择。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门洪华教授点评凌胜利:中国历来不是一个内向的大国,而是一个开放的大国。中国塑造世界能力的飞速提升,并不意味着中国要去改变世界,而是要建立与外部世界的良性互动关系,将外部压力转化为自我革新的动力。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