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题活动 > 公共外交的智慧——中欧美对话
吴思科对峰威力的评论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5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新闻与公共事务部  阅读:1812
    谢谢主持人,首先代表这个地方,就是GBD公共外交人文交流中心欢迎大家,因为我是这个中心的副会长,所以首先欢迎大家。第二个,刚才赵教授讲的,过去的传统外交,政府制定外交政策,有职业的外交官去完成。我也是在职业外交官工作了几十年,现在加入到公共外交的领域。非常赞成这个看法,现在的时代,单有政府之间的外交,确实是远远不够的。下面讲对峰威力先生的演讲,我有很大的兴趣听取,非常受启发。两位大使都是欧洲问题的专家,做了非常发自内心的很精辟的点评,我在几十年外交中间,一直跟阿拉伯世界打交道,对于欧洲的直接外交没有参与过。但是中欧这个地区作为欧洲的近邻,由于特殊的关系,跟欧洲的使团打交道确实挺多的。不管在哪个阿拉伯国家工作,同欧洲的使团,都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我们对形势的分析、看法都有很多相似相近的地方。
    埃及讲悠久不过分,与中国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确实做出过自己的贡献。阿拉伯人谈起自豪的事情,中国古代的文明,是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去的,这就是古代的丝绸之路所发挥的作用。阿拉伯帝国在中国的盛唐时期,作为欧亚非三洲的地理枢纽,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中国向欧洲学习,对于欧洲的文学,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
    一百年前,多少的志士仁人到欧洲去寻求知识,寻求真理。这中间的优秀代表周恩来总理、邓小平先生。欧洲的艺术、文学传到中国,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这是中欧的交往。
    到了新的时代,我感觉到刚才两位大使的评论讲到了,中欧的领导人和政治家们,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中欧关系的。毛泽东曾经说过,欧洲发展起来,中国会很高兴。邓小平有一句重要的话,欧洲重要,欧洲是决定战争与和平的力量。中国的政治家们,都是从这样一个和平、发展,人类的共同利益这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因此刚才关大使讲到了那么多的机制。
    从今年开始中国几位领导人到欧洲访问,这也是国际外交中受人关注的一个亮点,从一个方面折射了中欧关系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无庸讳言,在关系的发展中间也确实有认识上的干扰。不同的时期,我们都会感受到这一点。当然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很注意向别人学习、了解,但是遇到中国的一些问题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干扰。比如近些年来,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比如中国威胁论啊。我是2003年到2007年在非洲工作,在非洲也听到了来自欧洲媒体的声音,中国新殖民主义论,确实产生一些影响。包括中国关心的核心问题,包括中国历史的问题,西藏的问题,出现很多让中国不舒服的声音。这些对政治家们确实产生了影响,因此遇到选情为了拉自己的选票,往往要拿中国的事情说事。
    从一个方面证明了政治家不仅要从战略角度看待这个关系的重要性,同时也确实重视媒体、民众对一些问题的关注,它的影响。
    刚才峰威力演讲中间,讲了非常重要的想法,新的时代任何国家不能独善其身,在这样的时代是相互依存的。同时注意到这样的影响,欧盟本身有27个成员国,都有不同的情况,能够成为欧盟共同体,反映了欧盟的包容性。中国文化讲到和而不同,就是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欧盟本身就体现出来这样一个精神。欧盟有这样的复杂性,世界比欧盟内部的关系肯定复杂得多,更需要我们有一个包容的心态,相互文化,相互传统互相尊重的心态相互理解,相互了解,在这个基础上,深化合作,这是在当今时代,我们公共外交所面临的挑战。
    包容是对话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相互的尊重,这是实现公共外交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所以刚才王义桅教授引用了这句话,我在埃及工作期间也经常与不同公民交流期间用这句话。各美其美这是很正常的,但是要美人之美,才能达到美美与共,才能达到和谐交流。跟欧盟之间的关系,确确实实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同时面临着我们怎么样在新的时代进一步地解放思想,从各个角度加强沟通。在这个方面,我也想询问一下峰威力先生,向中国民众介绍欧盟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驻外使馆还有另外一个任务,向自己国家的民众如实地介绍我所在国家的情况,我的历史,人民的意愿,发展情况,我想了解欧盟如何向欧洲的民众,欧洲的媒体介绍本国情况方面。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