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题活动 > 公共外交的智慧——中欧美对话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30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新闻与公共事务部 阅读:1524次
非常感谢大家,非常高兴能够来到这里,我非常感谢会议的主办方邀请我来到这里,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来到中国。中国进行外交比美国要早上好几个世纪,我认为阿姆斯特朗先生的讲话是非常有趣的,涉及到一些非常有趣的领域,评论了很有意义的问题。这显然不仅仅适用于美国,并且对其他国家也同样适用。另外我还看到公共外交并不仅仅是获得民众喜欢的过程,也是为了追求国家利益的过程。在有些人有这样一种趋势,就是认为公共外交就是摆出亲善的姿态,这只是其中很小的部分。任何一个大国,都是最关注国家利益的。
刚才主持人说过赵启正先生谈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就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所以我认为在公共外交中,我们一定要考虑到怎么样传播传达这种文化,传达中国到底是什么样的国家,美国、欧盟是怎么样的?把这一点传播给我们的听众,它已经超越了我们现在的政策。我们了解到文化是每个国家的,公共外交的最中心的一点,当然政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我们刚才谈到了美国的情况,比如说奥巴马总统在开罗2009年做了一个演讲,这个演讲就是公共外交的一个手段,这个演讲非常棒,即使在今天去看,也是近几年来总统演讲中最优秀的一篇。但是他从公共外交的领域来讲,看上去谈到了很多穆斯林国家所期盼的,但并没有实现的一些目标。所以公共外交最重要的就是说,你可以讲的辞藻很华美,作为一个大国,必须有政策支持你的言词。
在中美之间,我们也很快就接触到这一点了,这里面有两条路径可以寻求。一点是一种合作,另外一种是有一些怨气,有一些不满的竞争。我认为两国的民众,都可以影响两国政府最终采取的行动。孔子曾经谈到,诚信的重要性,这也是他的理念中最重要的一点。对臣来讲是恕和仁,这一点对于公共外交是非常重要的。这并不是中国,对美国也是这样,对其他国家也是如此。这样一种健康的,或者是友好的竞争,才是我们需要的,而不是卷入到冲突和对抗。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在当前的世界,一切都是受到科技的巨大影响。我们必须要非常有效率,中美两国都认为两个国家是非常现代化的国家,做事效率非常高,但是我们在此之外也要了解到人的本性,这也是所有公共外交的核心所在。我们必须要了解到,我们在公共外交中,我们应对的并不是美国或者中国,而是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不是政治实体,而是“人”。如果忽视这一点的话,就变成了国与国、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外交了。这样的外交,在今天的世界里,成功的可能性并不会很大。
所以我认为社交网络以及媒体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效益就是,人民有了更多的发言权,政府也应该意识到这对于我们理解、了解、认可公众或者人民的“恕”和“仁”,所以我想再次感谢组委会邀请我参加今天的论坛,我也期待听到更加精彩的演讲。(此为现场速记,未经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