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题活动 > 公共外交的智慧——中欧美对话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4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新闻与公共事务部 阅读:1658次
中国跟其他国家一样,需要公共外交。但是中国当前是尤其需要公共外交,原因是在西方的理论当中,中国和真实的中国相差很大。这首先对中国不利,因为人们看到的中国是一个有畸变的中国。由于对中国的认识不够准确,也会使得有些国家在某些时候,某些方面,制定政策有偏差,这样也不利于外交。所以中国希望国际舆论的中国和真实的中国差距缩小。
多年来,我得到了中国的大使们,中国年轻有为的教授们的支持,把公共外交这个概念在中国做了广泛的推广。其实在中国流行公共外交这个词汇以前,中国也有公共外交,只不过没有概念概括,因此停留在少数人士和少数机构。1939年中国开始了抗日战争,那个时候中国共产党带着他们的军队到了延安。受到当时政府的围剿,中国共产党的处境外国人都不知道。因此当时毛泽东请了美国人斯诺来谈了几个月的话,由斯诺把中国的事情说到美国,说到欧洲,这是最早的公共外交。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处于比较孤立的状态,和很多国家没有外交关系。这时候周恩来总理说,应该有人民外交。官方的,半官方的,民众的,混合的这样的外交。这个也符合公共外交的概念,如果公共外交的概念不流行乐,能动员起更多的民众和政府机构参与到这项事业,公共外交的力量比较弱的。
在这个背景下,我和在座的很多人士共同推动公共外交的普及、研究、实践。为了公共外交这个题目,我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他们交流公共外交的概念和发展。我们感觉教科书上的定义太古老了,我刚刚从英国回来,在英国议会上议院讨论了一天的内容,上午是讨论中英对公共外交的认识,以及如何通过公共外交加强中国和英国,中国和欧洲的关系。下午英国人介绍他们非常得意的创意产业,他们说这个名词是他们发明的,并且这个产业在英国GDP当中已经占10%以上,希望和中国交流,向中国来传递他们的思想。
创意产业是他们创造的,公共外交也是他们创造的,不是美国人创造的。只不过美国人把它搬到课堂上去了,因此更伟大的发明家是英国。我去过美国、英国、韩国、日本、东南亚,简单地说,两个国家政府之间的外交就是政府外交,这是授权的,是大使可以承担的,国家领袖可以承担的。他们通过讨论取得共识。古典传统的公共外交是政府对世界的影响,如美国之音,NHK等。
运用全球化的关系,公众对于外国舆论中的自己的国家很关心了,他们不只是听众,不只是受教育者,不只是宾语,他们也要做主语,也要承担了,因此他们也要对外部说话。这个说话的方式,可能是民间的非政府组织,如察哈尔学会到处跑,去讲中国的故事。如果中国的外交杂志如《公共外交期刊》,如赵可金、王义桅这都是新兴的公共外交的研究者,他们也去。特别是中国的企业家愿意到外国去表达中国。中国和外国的友好城市主要是文化,谈政治比较少,公共外交中多种形式,在中国的媒体中有很多称呼。熊猫外交,乒乓球外交,或者是跟日本是茶道外交,这都是民间的往来。本国政府和本国公众要保持密切的沟通,政府应该听公众的意见,这个沟通可以通过政府的发布会,可以统一民间的研究成果,可以通过网络加强沟通,这个沟通是极其重要的。任何的民间政府,不可能不关心民意,不可能不注意民间的意见,否则那真是一个独裁政府。民间的意见影响政府的态度,所以公共外交才变得有意义。
举一个例子,中国在十年前开始兴建高速铁路,六七年前购买过大量的高速机车,一一列列的,一买就是一个系列。比如说十辆车,当时中国决定购买二百多辆列车,这是很大的花费。但是我们考察日本的列车是不错的,是比较便宜的,也比较好的。但是中国的铁道部买了三种列车,德国的,法国的,日本的各买八十列,当时铁道部长告诉我,请你注意一下中国的网络,是不是说我是卖国贼?因为我买了日本的列车。我没有胆量全部买日本的列车,因为那样我一定是卖国贼了,所以买了三种国家的列车。其实这样对中国不利,由于中国的民意不喜欢日本,决定了铁道部不全部购买日本的列车,这是中国的实际情况。铁道部长让我看看,中国人是不是骂他,买日本的东西了。这个例子说明了公共外交的重要性。
日本大使对我说,我们日本很重视公共外交,但是在各国的具体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在中国我们就想告诉中国人,请相信日本,我们是和平主义的国家,我们不会再走军国主义的道路,请中国人不要再叫我们小日本。那么中国的公共外交,和美国的公共外交,或其他的公共外交有没有区别?大体的定义是相同的,但是在具体的做法上是有区别的。刚才提到美国之音,从去年11月1日起停止了中国普通话的广播,因为收听的人少了,也因为网络发达了,也因为美国要节省资金。
美国大使问我我们美国之音到底怎么样?我说美国之音以前广播英语教学,就是很慢的英语,很多中国大学生愿意听。还广播美国的流行音乐,很多年轻人愿意听。但是政治节目中,除了说美国多么伟大之外,往往说中国不伟大。说中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一些不确实的消息告诉中国人,实际上我们觉得有挑拨中国人团结的恶意。所以曾经一段时间,中国抵制美国之音是采取了干扰。美国大使说为什么?我说邻居如果在我的窗前,如果老挑拨我们夫妻关系、父子关系的话,我们就把门关上,把窗户关上。为什么你老错误地批判我,还让我听呢?
中国的公共外交的进展是很迅速的,公共外交很难有一个主导单位,因为内容太广泛了。英国人告诉我,他们的公共外交政府方面的,政府出钱的公共外交就是三个方面,一个是BBC,一个是英国外交部,一个是XX委员会(未听清)。民间多少我不知道。我访问了美国的国务卿,他说政府花的钱大概十亿美元,民间非政府组织的,基金会的不好统计,数字很大,美国人很爱国的。中国除了外交部之外,有文化部、广播电视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还有中国商务部,负责外贸的部门。民间的兴起首先是大学开展公共外交的课程,或者是计学分,或者是作为一种讲座,公共外交杂志,公共外交网络也开始了。还有一个特点,以公共外交命名的公共外交协会,中国已经成立的是沿海的上海、广州、天津成立了公共外交协会,参加者是当地的官员,过去的官员、学者、企业家。我昨天晚上从中国的很有名的中等城市温州回来,温州不是一个最大的城市,但它那里的人非常愿意在国际上移民或者投资。因此我建议他们也成立公共外交协会,他们昨天成立了,很多企业家参加了。企业家是参加公共外交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多年来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不管从法律上,还是实践上,还是对公共外交的政策上,中国非常成熟,很有经验,吸收了非常多的外国资本、经验和科学技术。
现在中国人开始向外投资了,原因是中国企业大了,有钱了,国内的市场开辟有困难了,也避免外国的官方控制,到外国生产。美国参议院外事主任鲁戈写了一篇报告叫做《美国的又一项逆差: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和美国公共外交的比较》。逆差不只是商业了,公共外交也是逆差。我很合乎惊奇,怎么会这样说呢?他的报告是公开的,我们从网上下载几十页的报告。他说你看中国孔子学院在美国几年内建了七十多所,而美国在中国的文化中心只有五个,这是逆差。中国的孔子学院之外就是奥运会和世博会,中国也充分地表达了中国,而美国却轻视这样的活动。特别是世博会,美国只建了三个电影院,放了三部电影。七千万人参加世博会,美国就这样失去了机会,他批评美国政府是不对的。
我见面跟他说,你说是逆差,我觉得不一定正确,以孔子学院为例,七十个孔子学院,每一个学院不过两三个中国教师教汉语,他们是大学的毕业生,是学汉语我教育的,如何在外国教汉语?都是很年轻的孩子,几乎没有国际经验。中国学英语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一共2.5亿人,中国请的外教,外国教英语的,教日语的,教法语的,教德语的,一共15万人,其中90%以上是教英语的。他大吃一惊,是这样啊,那就不是逆差了。为什么中国人学英语这么努力呢?因为我们要学习英语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英国人、美国人学汉语没有这么多人,也没有这么积极,少数人感到有必要才学,
我的结论就是中国的公共外交刚刚兴起,需要交流。中国公共外交特别是我强调的,公众讲中国的故事,可以解除很多误解。刚才讨论中我看到有一点争论,比如达赖喇嘛的问题等等,我想中国方面也不要抱怨外国人对达赖喇嘛的看法和我们不一样。因为我们没有说清楚,为什么不喜欢达赖喇嘛?没有说清楚达赖喇嘛在中国的政治主张是要成立大藏区,把中国四分之一的人口纳入到他的教区之内,我们只是说他不是宗教人士,是分裂分子,故事没有讲清楚,就不要乱讲话,这个靠外交官说是不够的。要请西藏人,请其他的喇嘛们说说,也许就清楚了,这个不必太着急。刚才主持人掌握火候比较好,再讨论下去,题目就有点窄了。我们这个地方叫公共外交,一个企业以公共外交为名,来推广公共外交事业,据说凡是在这里开公共外交会议都不收钱。在英国不是这个待遇,在上议院开会还要收钱,可见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还是很有希望的,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现场速记,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