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题活动 > 公共外交的智慧——中欧美对话
南报网讯2012年5月20日:“赵启正:某些国家对中国认识不够导致对华政策偏差”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3日  来源:南报网讯  作者:杨春  阅读:1790

    南报网讯 察哈尔学会——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首届公共外交国际论坛昨日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表示,由于对中国的认识不够准确,使得有些国家在制定政策时有偏差。中国希望国际中舆论的中国和真实的中国差距缩小,当前尤其需要公共外交。

民间意见影响政府态度

    公共外交是一个双向的交流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单方面信息的传播。
    日本大使曾对赵启正说,日本很重视公共外交,但日本在各国的具体目标不一样。他们想告诉中国人,请相信日本,日本是和平主义的国家,不会再走军国主义的道路,请不要再叫他们小日本。
    据赵启正介绍,中国在10年前开始兴建高速铁路,当时中国决定购买200多辆列车,这是很大的花费。“我们考察发现日本列车是比较便宜也比较好的,但铁道部买了德国、法国、日本产的各80列。当时的铁道部长告诉我,‘请你注意一下中国的网络,是不是说我是卖国贼?因为我买了日本的列车。我没有胆量全部买日本列车,所以买了三个国家的列车’。由于民意不喜欢日本,决定了铁道部不全部购买日本列车,这是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这个例子说明了公共外交的重要性。”赵启正说。
    赵启正认为,政府和公众要保持密切沟通,政府应该听公众的意见。可以通过政府发布会,统一民间的研究成果,通过网络加强沟通。正因为民间意见影响政府的态度,所以公共外交才变得有意义。

讲中国自己的故事

    “在西方理论中,中国和真实的中国差距很大,这对中国不利,因为人们看到的中国是一个畸变的中国。由于对中国的认识不够准确,使得有些国家在某些时候某些方面制定政策有偏差,也不利于外交。”赵启正说。
    赵启正说,中国的公共外交刚刚兴起,需要交流,公共外交强调公众讲中国的故事,可以消除很多误解。“公众对于外国舆论中自己的国家很关心了,但他们不只是听众、受教育者,也不只是宾语,他们要做主语,因此他们也要对外部说话。这个说话的方式,可能是通过民间的非政府组织,如察哈尔学会就到处跑,去讲中国的故事。”赵启正说。
    清华大学中国战略与公共外交中心主任赵可金认为,公共外交的影响让外交更加透明,也正推动着外交的社会化。公共外交要打破限制,国家与国家的交往不应仅限于政府之间,而要扩散到企业、社会、媒体以及普通个人身上。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