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2年 > 第1期
中国在缅甸加强公共外交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4日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方晓  阅读:1598

    在缅甸政府2011年9月底宣布暂停中国牵头的密松水电站项目背景下,中国正积极加强对缅甸的公共外交,试图在缅甸人民心目中塑造一个更良好的中国形象。
    应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邀请,缅甸民营媒体记者团一行五人10月23日至30日在中国参观,访问了多家中国官方媒体及山东地方媒体。在缅甸总统吴登盛9月底单方叫停密松水电站项目后,有多家缅甸民营媒体进行了带有民族情绪的炒作。
    而在缅甸媒体组团访华的同时,中国官方电视媒体——中国中央电视台在10月27日也在缅甸落地开播。从当天开始,缅甸民众可以收看到央视CCTV-4中文国际频道、CCTV-news英文台和CCTV-9记录频道三套节目,这无疑能对中国推广国家形象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中国与缅甸还在10月28日就中国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赴缅甸供奉协议在北京举行了签约仪式。作为一个佛教国家,缅甸政治、社会、文化等无不深受佛教影响。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此前曾三次赴缅甸供奉,均在当地引发巨大反响。
    据估计,2010-2011财年,中国对缅甸投资超过100亿美元,占到缅甸外商投资的三分之二,中国在缅能源、电力和基建等领域的投资很多,不过这一现象也引发缅甸国内由上至下对中国强大影响力的忧虑。刚刚来华出席在京举行的中老缅泰湄公河执法安全合作会议的缅甸内政部长哥哥上周日向中方表示,缅甸高度重视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并强调,“缅甸仍将是中国的友好邻邦。”

引导缅甸主流民意
    10月23日至30日,缅甸大众新闻周报、缅甸新闻周刊、缅甸每周新闻报、仰光媒体集团等缅甸民营媒体记者团,先后在北京和山东展开“密集探访”。缅甸民营媒体记者团长、缅甸印刷出版集团报刊审查及登记处官员杜
温敏凯说,“我们想知道是什么推动了中国和中国媒体的发展。”
    缅甸民营媒体记者团在京探访的中国媒体包括中国新闻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国网络电视台等。缅甸记者团还在山东省赴大众报业集团“探营”《齐鲁晚报》编辑部和大众网。
    杜温敏凯表示,短短几天的行程,让缅甸民营媒体记者对中国媒体有了直接的认识,双方就很多互不熟悉或存有疑虑的话题展开真诚的交流、探讨,希望这样的交往今后能够更多、更频繁。缅甸大众新闻周报副主编吴苗钮坦言,此行亲眼看到中国和中国媒体的发展,让他“有太多的话想写进文章里,告诉缅甸读者”。缅甸新闻周刊主编吴奈敏登表示,回到缅甸后,要更多地通过中国媒体来了解中国,并把更多有关中国的新闻翻译成缅甸语,传达给缅甸读者。
    缅甸总统吴登盛3月30日就职后宣布,对于媒体从6月10日起将“官方预审”变为“民间自审”,首批入选试点的私营媒体有82家报纸和96份杂志。自6月起,以《十一新闻》报业集团为代表的一些缅甸私营媒体已打着“保卫母亲河伊洛瓦底江”的旗号开始炒作“反大坝”,宣称水电站会破坏当地环境,建成后294亿千瓦时年发电量的90%都会出口到中国。
    中国《人民日报》在10月7日发表文章称,从目前缅甸的舆论环境看,部分非政府组织因对政府缺乏信任,又受西方媒体影响很大,它们极少传递有关中国投资的正面信息,甚至对上述环境评估报告等根本不知。“记者从缅甸媒体的相关讨论透露出的信息看,支持密松项目的人也有不少。但缅甸民众显然并未能获得有关这一项目的更真实、全面的信息,特别是对中国投资方履行社会责任、对当地社会的贡献等了解不够。”人民日报写道。显然,中国特意邀请缅甸民营媒体来访,意在积极引导缅甸主流民意。

强调佛文化交流重要性
    另外,应缅甸政府邀请,经国务院批准,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将于2011年11月6日至12月24日在缅甸内比都、仰光、曼德勒三个城市供奉48天。
    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表示,佛教文化交流作为中缅友好交流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在增进两国人民的理解互信、推动两国友好往来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曾三次赴缅甸供奉,长期以来在缅甸民众心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1955年,佛牙舍利首次赴缅,引起轰动,每天有上万人朝拜。1994年,佛牙舍利时隔40年再次赴缅抵达曼德勒时,欢迎队伍长达数十公里,在45天的供奉中,朝拜人数达2400多万。1996年佛牙舍利第三次赴缅,同样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来源:《东方早报》2012年1月2日,作者:方晓)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