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组织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像塑造”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影协主席李前宽,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康健民,中国影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许柏林,中国影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柳秀文以及电影学界专家黄式宪、贾磊磊、周黎明、崔君衍等,创作界代表陆川、尹力、张思涛等参加了研讨会。
近日有关方面做了一个电影对未成年人影响的问卷调查,从中可以看到,被访未成年人对电影中“国家形象”的认知度和满意度令人堪忧。调查结果显示,未成年人对当前中国电影中表现的中国国际形象和华人形象的认同率不高;未成年人对美国电影中美国“国家形象”和美国人的认同率较高。
对此,不少专家学者表示,要加强对电影理论评论引导,电影创作人员牢固树立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意识。但是,也有一些专家及导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陆川认为,中国电影需要宽容的环境,应该放宽审查。他举例说,美国99%的影片中的总统和官员的形象是负面的,美国用这样的电影推出了正面的国家形象。陆川补充说,谈及国家形象,电影应该使用全人类能懂的语言,比如,国外的战争片的最高目的都是反战,但是中国的战争片大部分是鼓励战争,“我们要研究的其实是我们输出的是文化是打仗还是和平。”陆川说。
导演刘杰认为,电影最好是如实的跟上时代,很诚意的,很认真的反应表达这个时代。他认为,对于下一代,影响他们会不会移民,影响他们对中国的看法,不在于他看了几部激动人心的好电影,而是和他生活中所有的方面相关的。“来自于教育,来自于社会保障,来自于就业,来自于可能我觉得相对来说他们眼中所认识到的社会公平。所以我觉得中国电影要做好自己要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现实。”刘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