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1年 > 第4期
学界连线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01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编辑与出版事务部  阅读:1893


《第三力量:美国非营利机构与民间外交》出版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个与现代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市场经济制度得以确立,随之,一个与政府相平行的、以公益为导向的社会部门(即非营利部门)也正在逐步形成。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第三力量:美国非营利机构与民间外交》中,旅美学者卢咏以国际关系中的民间外交为切入口,全面介绍在市场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非营利机构如何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作者把这种分离于政府和商业部门之外的非营利部门的作用称为“第三力量”。这一力量不以政府强权和市场私权为机制,而是独立地组织社会资源,致力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它具有公共权威,充满公益精神,并且运作专业化。作者以她长期从业于美国非营利机构的经验,广征博引美国公益慈善方面的政策法规、研究文献、趣闻轶事和第一手采访资料,为读者生动展现当代美国非营利部门的文化内涵、运作管理和体制机制全貌。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系统深入评述美国非营利和公益慈善事业的专著。

  本书所介绍的美国非营利部门在公共事务中的影响力可以引发人们对当代社会内在发展动力的深入思考。作者认为,第三力量出自人类表达爱心、兴趣和维护个人或团体利益的基本需求,这种源自美国文化的模式对于正在飞速发展的中国社会有值得借鉴之处。在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必然会伴随着社会组织方式的现代化,第三种力量将应运而生,也有望在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与服务中发挥作用。第三力量的强大影响力,使之成为美国公共外交的重要依靠力量。

  《第三力量》的读者群十分广泛,不仅包括社会建设和公共管理领域的从业者、慈善家及学者,还包括从事国际政治和外交工作的人员及专家,以及所有关心公益事业和中美关系的人士。中国第三力量的形成与发展这条路怎样走,从美国模式中是否可以找到答案是本书带给读者的最大期待。

  作者曾任美国百人会研究部主任、美国知名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项目经理及《卡内基中国透视》月刊首任主编。他以长期从业于美国非营利机构的经验,旁征博引美国公益慈善方面的政策法规、研究文献、趣闻轶事和第一手资料,为读者生动展现了当代美国非营利部门的文化内涵、运作管理和体制机制全貌。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