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11年1月18日至21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与以往出访相比,此次胡锦涛主席对美国的国事访问把公共外交作为重要内容,积极应对和引导美国对华舆论的走向。从动身之前,胡锦涛主席就接受了美国媒体的书面采访,就此次访问舆论关注的七个问题进行了正面回应,在访问全程都对媒体从容应对,不回避问题。配合胡主席的访问,中国国家形象广告片在纽约时报广场播放,营造中国的良好形象,还有一系列高层论坛在华盛顿举办,吸引了各界舆论领袖对中国问题的关注。在68个小时内,胡锦涛主席访问华盛顿、芝加哥两地,出席近20场活动。公共外交成为中美交往最为亮丽和最具政策免疫力的交流渠道。
外交未动,舆论先行
在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胡锦涛1月17日接受了美国《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联合书面采访,就推动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外资企业在华投资环境、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政策举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和平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同亚太国家关系、朝鲜半岛局势等回答了提问。此种正面舆论关切并提前做出积极回应的做法,对于引导舆论走向,为访问创造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是十分有利的。类似的做法在此前李克强副总理访问欧洲期间也采取过,李克强欧洲之旅频频“撰文外媒”,表明中国正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说明和推介自己,真正融入世界,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肯定的积极迹象。“撰文外媒”的新动作令人耳目一新,在西班牙、德国和英国访问期间,他分别在当地有影响的主流报纸西班牙最大媒体《国家报》、德国《南德意志报》、英国《金融时报》等纸媒发表文章,强调中欧友谊,介绍中国实情,诚邀合作交流,期望互利共赢,真挚坦诚,被国际舆论称为这个寒冬季节中国“温暖外交”的构件,温暖了整个欧洲。中国领导人出访期间在访问国发表文章,主动向当地公众介绍中国及其外交外贸政策,让西方更加客观公正地了解中国的做法,这是不多见的,反映了中国外交方式的一个新变化。
与此同时,在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的前一天,一则醒目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的时报广场、华盛顿特区画廊广场以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各个频道覆盖全球播放,从1月17日开始,每天从早6点至凌晨2点,每小时出现15次,预计4周连续播放总数上万次。这则以中国红为主色调的宣传片,在短短60秒钟时间内,展示了包括邰丽华、吴宇森、宋祖英、刘欢、郎平、姚明、丁俊晖、袁隆平、吴敬琏、杨利伟等。涵盖了文艺、体育、商界、智库、模特、航天等各行各业的数十位杰出华人,以“智慧、美丽、勇敢、才能、财富”等诠释中国人形象。据了解,中国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的拍摄工作于2010年7月启动,此次播出的是《人物篇》。该宣传片除了登陆美国,还计划在欧洲、拉美、中东等地区以及在全球互联网上陆续展示。据报道,美国民众观看了中国国家形象片之后感叹:对中国了解太少了,应该学着全面了解中国。
最高规格,正视媒体
美方十分重视胡锦涛主席来访并给予最高规格礼遇。奥巴马总统打破惯例在白宫为胡锦涛主席举行私人晚宴,拜登副总统前往机场迎接,两国元首会谈、会见及共同出席各项活动的时间超过12个小时。胡锦涛主席这次访美,内容丰富,成果丰硕,影响深远。
访美期间,胡锦涛主席同奥巴马总统举行会谈,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意见。两国元首全面规划了今后一个时期发展中美关系的重点方向和深化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两国发表《中美联合声明》,确认中美双方将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两国确定中美关系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基于中美在双边、地区和全球领域广泛开展合作的事实,旨在进一步推进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以相互尊重的精神开展伙伴合作,妥善处理分歧,实现互利共赢,更好地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为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贡献。
访问期间,胡锦涛主席同奥巴马总统举行会谈并共同会见记者,正面回答了媒体的提问,对一些充满偏见和误解的问题,胡锦涛主席也一一做了回答,受到媒体的积极评价。此外,胡锦涛主席还出席奥巴马总统举行的欢迎宴会及拜登副总统、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举行的午宴,会见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里德、芝加哥市长戴利等政界人士,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胡锦涛主席还同美国社会各界广泛接触,向美国人民和国际社会传递中国致力于发展中美关系的信号,阐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展现中国和平、发展、开放、进步形象。
美国和国际舆论十分关注并高度评价胡锦涛主席访美,海外媒体继续高度关注胡主席此次访问,并给予积极评价,美联社、法新社、《华盛顿邮报》等媒体进行了密集的报道,认为这是中美两国在关键时刻的一次历史性访问。
人民交流,渐成支柱
人民交流是国家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离不开两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访问期间,胡锦涛主席着眼于美国人民,强调中美两国人民相互抱有浓厚兴趣和友好感情,加强两国人民交往特别是青年交流,对中美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中美双方应该鼓励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和民间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加深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对中美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夯实中美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为中美关系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胡锦涛主席同美国各界人士广泛接触,出席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宴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关于进一步发展中美关系的政策主张,表明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受到与会听众的热烈欢迎。胡锦涛主席充分肯定两国地方交流合作为促进中美关系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他在芝加哥市访问期间,表示希望芝加哥市继续在促进两国务实合作,增进两国人民友谊方面做出表率。芝加哥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热烈欢迎胡锦涛主席的到访。芝加哥市长戴利携全家赴机场热情迎接胡锦涛主席,并表示希望把芝加哥市打造成对中国最友好的美国城市,成为中国进入美国的门户。胡锦涛主席还专程走访了佩顿中学,与美国青少年进行面对面交流。访美期间,双方就进一步采取积极措施推进人民交流达成共识,宣布建立中美省州长论坛,支持两国地方各级在一系列领域开展交流合作。双方同意采取切实措施,特别是通过“十万人留学中国计划”,加强两国青年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并通过举办中美文化年、推动相互旅游等活动继续推进两国人民交流。
学会点评
学会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副教授赵可金认为,胡锦涛访美开辟了中美关系新未来。无论是胡锦涛和奥巴马在访问期间所有公开场合的表态,还是两国政府达成的《中美联合声明》,似乎都在刻意地把两国的矛盾和分歧放在一边,有意淡化猜忌和竞争性因素对两国关系的影响。相反,双方都站在全球战略高度把握中美关系的未来,明确表达了致力于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伙伴关系的决心和信心。因此,人们有理由相信,中美关系已经成为一种战略关系,只有站在整个世界秩序的战略高度和世界历史的长远角度把握中美关系,才能看到此种战略关系的真正性质和未来走向。
胡锦涛主席此次访美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将中美关系提升到全球战略的角度,不仅开辟了中美双边合作的新天地,也塑造着多边合作和世界秩序的新未来。面对全球性挑战,中美关系惟有致力于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才能实现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成为世界和平和稳定的基石。
从中美双边关系来看,此次胡锦涛主席访美开辟了中美伙伴合作的新纪元。首先,《中美联合声明》将中美高层交往纳入制度化轨道,健全了中美首脑会晤机制、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中美议会交流机制等渠道,成为中美战略关系的重要支柱,这些高层交往机制是有效化解中美关系领域复杂矛盾和避免矛盾升级扩散的重要保证。其次,中美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贸易、金融、投资、能源、环境、航天、执法等领域中的协调与合作,成为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丰富内涵,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两个差异如此之大的大国在如此广泛的经济和社会领域中进行政策协调的先例。此外,中美两国史无前例地推动着两国民间社会文化交流,不仅胡锦涛访美行程中安排了诸如国家形象宣传、接受中外记者访问、到中小学参观、与社会各界人士交流等大量公共外交活动,美国政府也在大力推动所谓十万留学生计划、全球中国倡议计划以及数不清的文化交流项目。公共外交成为中美交往最为亮丽和最具政策免疫力的交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