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题活动
察哈尔学会在文在寅总统访华之际主办中韩未来发展智库高端论坛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11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  阅读:661



韩国总统文在寅访华前夕,察哈尔学会于12月11日在京联合韩国国立外交院共同主办、韩国亚洲新闻集团协办的中韩未来发展智库高端论坛,其破冰意义不言自明。


此次论坛以半官半民形式举行,中韩双方由外交界、学界和媒体人士组成代表团出席会议。中方代表团由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会长韩方明博士领衔,韩方代表团团长由韩国外交部公共外交大使朴银夏女士担任。论坛由察哈尔学会副秘书长、半岛和平研究中心主任、首尔办公室主任张忠义主持。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会长韩方明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他首先肯定了中韩建交以来的25年里双方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取得的巨大成就,认为这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他也指出了近一年多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两国关系遇到的困难。他希望,在此背景之下,文在寅总统的首次访华应该成为一次维护和平之旅,促进发展之旅,更应该是深化中韩友好之旅,是中韩关系走出低谷、逐步转暖的重要机会,也是中韩关系转型发展的重要节点,他对此抱以极高的期待。他最后为中韩两国未来关系的发展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双方急需加强政治互信;第二,应深化双边经贸关系;第三,应加强中韩智库交流,扩大同美日俄朝等国智库的交流合作。




韩国外交部公共外交大使朴银夏代表韩方致辞,她认为,近一年多来中韩之间的矛盾其实源自双方缺乏互信和理解。为了建立新的中韩关系,她认为,首先双方应该更加相互理解对方;其次,双方应该建立矛盾管理机制;第三,双方应该为了共同利益而建立一个新的未来蓝图。她希望中韩两国人民借着平昌冬奥会和北京冬奥会相继召开的契机,能够心连心,让彼此更加信任,更加体谅彼此,让两国的关系发展成更加理想的状态。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魏苇在致辞中指出,朝核危机已经达到了战与不战的临界点,韩国应该明确自身的安全定位,寻找实现半岛和平稳定的有效办法。“我们希望双方能够结合自己的发展战略找到更多的合作的共同点实现符合双方利益的互利共赢的可持续发展尽快地翻过当前中韩关系目前比较困难的一页。”






论坛分三个议题依次展开,分别为“中韩关系的现状和未来”“中韩首脑会晤后半岛局势的展望和两国的合作方案”“推动中韩关系发展中两国智库和媒体的角色与作用”。双方就两国关系的现况进行了评估,共同探求文总统访华后两国的实质合作方向。双方还对朝鲜半岛的局势进行了分析,共同商讨和平解决半岛问题的方法。



研讨环节结束后,韩国国立外交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丁相基和察哈尔学会秘书长、中国前驻斯特拉斯堡总领事张国斌先生分别代表主办方,对此次论坛作了总结。丁相基主任和张国斌秘书长都在两国必须合作应对当前的国际和地区局势、尤其是朝鲜核问题必须加快解决的紧迫性方面达成了共识。双方一致认为,中韩两国人民应该珍视两国长期友好的历史,“和为贵”、“教学相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双方对察哈尔学会作为一个非官方智库能够在中韩关系遇冷的情况下扮演沟通和缓和两国关系的角色表示欣慰,期待察哈尔学会继续发挥中韩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桥梁作用,并预祝文在寅总统的首次访华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中韩未来发展智库高端论坛是韩国总统文在寅首次访华的重要预热活动之一,获得了韩国外交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在助力中韩关系的动作上,察哈尔学会的立场也非常鲜明。自从文在寅当选韩国总统以来,察哈尔学会在韩国的公共外交动作更加频繁。相信在文在寅总统访华前夕,察哈尔学会主办此次论坛,必将在中韩两国关系的持续回暖和进一步发展过程中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附件一、参会嘉宾发言摘要


探讨中韩关系的现状和未来 提供问题的解决之道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察哈尔学会首席研究员、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首先发言。他在简要回顾25年中韩关系的发展历程后表示,半岛地区的局势正朝着更加理性的方向推进,双方都作出了贡献,两国之间政治、经济、安全、人文、政党、地方之间的交往密切,在地区和国际事务的协调沟通,还是有成就的,最大的成果就是双方的务实合作。他也对文在寅总统上任六个多月来两国关系的改善表示欣慰,希望中韩关系能够有一个健康稳定的积极的发展,“符合时代和历史的大势”。他相信两国关系能以文在寅总统访华为契机,开拓新局面,在新的形势下迈上新的台阶。




韩国大韩贸易振兴公社调查担当官郑焕禹在发言中指出,中韩关系在政治方面已经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经济方面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互相整合的阶段,两国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基础,合作范围,实现共同繁荣、地区和平。他认为,最近的中韩关系虽然有很多的矛盾,但是没有翻脸,这是走向一个更理想状态的一个训练过程。中韩经贸关系是相互互补的关系。他建议,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韩国提出的“东北亚共同体”政策有很多共同点,双方应就此展开合作。




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能源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东问题前特使吴思科大使认为,中方提出的关于解决半岛问题的双轨并行”思路和“双暂停建议非常符合地区的实际。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将伊朗核问题与朝鲜核问题进行对比,指出伊核问题“6+1”谈判实际上借鉴了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谈判机制,但是由于持之以恒而达成了协议。他提出,中韩两国智库应该对双轨并行”思路和“双暂停”建议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它们的内涵和合理性予以理解,同时对实现的路径提出看法,让两国更多的人理解支持。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赵可金教授认为,学界在讨论东北亚局势的时候更多的从美好的愿望出发,而没有从现实的严峻事实出发,所以经常会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他指出,目前东北亚地区的现实面临着冲突和战争以及共同发展两个前途的问题。他认为东北亚地缘政治的现实决定了中韩关系发展的局限,第一个局限是韩美同盟,第二个局限是朝鲜问题,要避免冲突和战争的前途,就要超越地缘政治,携手共同发展。他认为,中韩应该共同联合起来讲反对战争,携手合作,只要中韩共同表达反对战争的态度,对于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共同发展的前途就是有意义的。




韩国圣公会大学教授李南周认为,中韩关系现阶段的危机并不是中韩两国本身的原因,而是因为第三方,包括美国和朝鲜的影响,而这些都源于历史问题,所以解决起来比较困难。他认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实现半岛的和平。他指出,过去双方对于这个方面没有很多的讨论,这是很不足的地方,所以为了中韩关系的未来发展,希望双方能够真诚地交流。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王冲对中韩关系的现在未来提出了四点看法:第一是国民情感,这是两国关系的基础,应通过外交、媒体和智库多方面的交流;第二是经贸交流,中韩的经贸合作需要新的增长点;第三是朝核问题中韩的协作,而并不排斥美国,需要中美韩三方面携手,以及官方和非官方更多的沟通;第四是涉及到地区的安全,中国和韩国应更紧密地合作,进而形成中日韩的自贸区,进一步推动整个东亚地区的整合。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研究员余万里在发言中指出,中韩关系有三个特点:一是文化相近但是缺乏一致;二是中韩之间实际上都共同面临着朝鲜核问题带来的威胁,但是双方对于威胁的解读不同,中韩似乎在同一个危机中寻找不同的敌人,带来很大的困惑;三是中韩之间过于接近但不能忽视,两个国家离得很近,有悠久的地缘历史的关联,所以双方不能相互忽略,必须要想办法和邻国好好相处。他强调,中韩双方应更谦逊地对待对方,更加深刻地理解对方的关切。




光云大学校教授申相振表示,中韩建交二十五年来实现的成就是史无前例的,希望两国以这些成果为基础,更进一步提升友好合作。他对中韩关系提出三点建议:第一,中韩两国之间在朝核问题上应有更多合作;第二,中韩要加强对话,中美韩三国之间也应该建立合作对话机制;第三,中韩不要一味强调本国利益,要深入考虑对方的立场,尊重对方的立场。

 

展望中韩首脑会晤后的半岛局势 建言两国合作方案


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联席主席、中央外办原副主任吕凤鼎大使认为半岛局势发展有三种可能性,第一种是打起来,第二种是谈起来,第三种是拖下去,第三种可能性最大。为了扭转半岛局势的恶化趋势,他提出三点建议:第一,中韩双方要尽可能地相互支持,尤其是要携手防止战乱的发生;第二点,中韩双方要加强在半岛问题上的磋商,需要增加互信,扩大共识,加强合作,希望韩方更加认真地考虑中方提出的“双暂停”建议;第三,中韩双方要珍惜和高度重视就阶段性处理萨德问题所达成的一致,防止萨德问题出现反复,不让萨德问题对两国问题和半岛局势产生新的不良影响,同时也要注意防范外界对半岛问题施加的不利影响,维护好双方各自的核心利益,保持中韩各自对和平解决半岛问题的主动地位和合作框架。




韩国国家安保战略研究院顾问裴纪燦在发言中主要阐明了对三个问题的看法:如何解决朝核问题,中韩两国之间的问题如何解决,亚洲、太平洋、印度洋地区的合作应该如何展开。他认为,中韩之间三千年都是邻居,但是在历史层面上、在地缘政治方面的很多理解是不一样的,双方间应该明确认识彼此的不同政策。




韩国国防大学教授朴荣濬认为,韩国要防止朝鲜半岛发生战争,应对朝鲜核武器的威胁,只能依赖于韩美同盟。同时,他认为韩国也要与国际社会进行合作,其中中国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与美日韩在这一问题上达成一致。他建议,中韩之间应该重启战略性对话,构建相关的合作机制。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春福在发言中首先分析了朝鲜火星15号发射以后的半岛局势发生变化,他认为现在应该密切跟进形势发展并妥善应对,下一步主要看美国的态度。其次他表示,面对外界的制裁,朝鲜政权并没有崩溃,反而在巩固国内的体制合法性和掌握民心方面有所加强。他认为长期一味的制裁持续可能会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况:一种是半岛危机不断提升,可能造成偶发式的战争,这是中韩两国都不愿意看到的;另一种更重要的是朝鲜自己不知道自身面临崩溃的临界点,反而会认为制裁无效,这恰恰就是一味单方面强调制裁作用的一个很重要的盲点。最后他对文在寅总统的访华,提出两点建议:一是重新定位和稳固,提升中韩关系,增加信赖;二是制定共同的对朝政策,多做缓和局势的工作,重启对话,尤其希望韩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密切关注中国的“双暂停”建议。他表示,中国已经尽到了在半岛无核化方面的努力,韩方在韩美同盟的层面上也应该多做一些有利于局势缓和的事情。

 



发挥中韩智库和媒体的积极作用 推动两国关系发展


察哈尔学会国际传播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际局原局长江伟强对中韩两国的媒体交流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是要抓住历史机遇;第二是不忘初心;第三是在报道两国关系和分析认识两国关系时,应该相向而行,把握住合作机会;第四是不断深化合作。




韩国《东亚日报》记者具滋龙认为,如果政府是发动机,媒体就相当于政府的加速器,在两国关系发展当中,媒体要么是喝彩加速其发展,要么是起到不良作用,减速两国发展。他认为,媒体在两国发展好的时候就应该加速这样的发展,当两国关系处于困难时期的时候就应该起到减速的作用,防止矛盾加深。




韩国《韩民族日报》国际部部长朴敏熙在发言中指出,中韩两国的媒体并没有直视两国的关系,而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彼此。她认为中韩两国应该在更多方面互相理解,互相加深对于彼此的理解,中韩媒体应该对这一大的层面加以报道,但目前中韩媒体总是会去关注小的层面,视角有很多的局限性。她希望文在寅总统也的访华不仅对于中韩两国的关系,对于两国媒体也是一次破冰之旅,虽然现在有很多的限制,但是如果克服了这些困难,两国关系肯定会更上一层楼,取得飞跃性的发展。




察哈尔学会秘书长助理、研究员,天涯社区副总编辑韩立勇以2008年中国内地的一款奶粉被香港媒体进行不实报道导致奶粉公司市值损失惨重为例,指出在传播过程中如果媒体做了不符合事实的报道,也会严重地对利益主体构成伤害,这样的报道在社会传播过程中对整个社会是不利的。他认为,在中韩两国关系的传播过程中同样有类似的现象,双方得直面不同的利益主体、叙事主体,拿出更多的诚意,基于真相和事实进行传播,从而减少冲突和误判,实现更好地合作沟通。




此外,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军备控制项目负责人李彬教授,韩国国家安保战略研究院李寿炯研究员、韩国《中央日报》中国研究所韩友德所长也在研讨环节进行了发言。各位嘉宾还进行了自由讨论,就相关话题交换了看法。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