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现年60岁的卢英敏赴中国就任韩国驻华大使。参与接机仪式的中方人士表示,卢英敏有备而来,第一时间发中文名片示好。
刚刚飞抵北京,卢英敏就发放了首张中文名片给中国原资深外交官、察哈尔学会秘书长张国斌。张国斌作为民间智库代表,跟中国外交部官员一起参与了新任韩国驻华大使的接机活动。
“卢大使的第一张中文名片是发给我的。”张国斌透露称,作为韩国总统文在寅密友的卢英敏刚到中国,就随身携带中文名片,这一细节表示,卢英敏谙熟中国文化,这位在韩国新政府中颇有分量的新任大使是有备而来,意在改善和修复中韩关系。
自去年韩国宣布部署“萨德”后,中韩关系如履薄冰。今年8月,卢英敏被提名为新任驻华大使,韩国舆论评论他是“临危受命”,充满期待。但一个月之后,他却因一番与“萨德”有关的言论,被韩国保守舆论质问是“代表哪国的大使”,一度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此前,韩国驻北京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也曾告诉《侨报》记者,新任大使9月中旬即将上任,但到了10月初,卢英敏仍未到北京。韩国大使迟迟不到任,曾引发外界种种猜想。10月中旬,卢英敏终于来京,在张国斌展示给记者的名片中,头衔为大韩民国驻中国大使馆大使——显然,韩国驻华大使这一重大人事任命总算尘埃落定。
对于卢英敏推迟来京,曾作为资深外交官的张国斌则解释,选派新任大使,韩国政府要经过国内程序审核,向中国政府提名后,还需经过中国外交部批复,9月中旬经中国政府批复后,经过系列准备,卢英敏于中国国庆长假之后来到北京,时机的选择是非常好的。
“卢大使对我说,中韩双方现在有一些困难,正是因为有困难,希望双方能找到有个突破点,改善双方之间的关系。我想这是卢英敏到任之后的一个心愿。”张国斌称。
在韩国,熟悉中国又与总统亲近的卢英敏很快被标定为“亲华派”。卢英敏是韩国政坛少有的诗人,出版过几本诗集。他从大学时代起就喜欢中国,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做过不少功课。从政后也曾多次访问中国。他到访过北京、广州、杭州、沈阳等许多中国城市,见证过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
今年7月,《侨报》记者奔赴韩国首尔采访时,熟悉文在寅的韩国京畿大学政治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朴相哲透露,文在寅组内阁之初,本打算任命卢英敏为总统秘书室室长,但考虑到中韩关系的重要性,最终任其为驻华大使。“卢英敏对文在寅很了解,做过三次国会议员,还是文在寅选举时候的负责人。现在青瓦台的秘书室长,都曾是卢英敏的手下。”朴相哲称。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卢敏英上任中国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也曾引用自己最喜欢的中国诗人杜甫名作《春望》中的两句诗,描述即将赴任驻华大使的复杂心情。卢敏英认为,这首诗在表达了杜甫忧国忧民情怀的同时,也反映出他在逆境中对未来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这恰恰与自己的心境相似。
当下,对于中韩关系而言,朝核与萨德则成为牵动局势的关键节点,也成为萦绕在东北亚地区不易消散的阴云。今年恰逢中韩建交25周年,在现有的困难局面下,作为新一任驻华大使,如何打破中韩关系的僵局,卢英敏仍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