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动态 > 媒体报道
王鹏:从RT到CGTN:哪些学得到?哪些学不到?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8日  来源:一点资讯  作者:吴雨虹  阅读:806

2017年6月26日-27日,第十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年会在北京辽宁大厦举行。察哈尔学会研究员、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鹏参加会议并做《中国外交在媒体外交中的演变》为主题的发言。

王鹏研究员的研究问题基于2016年12月31日,中国国际电视台正式开播。CGTN在开播之际收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贺信,数位中国官方宣传的高层人士也亲自参加了开播仪式。2017年1月1日,复旦中国研究院与CGTN正是展开深度合作,在为CGTN提供意见参考时,首先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CGTN是什么?想成为什么?联系到近年来,俄罗斯在外宣上取得不错的成就,不免这个问题又会涉及CGTN是否想做“中国的RT(Russia Today)”,甚至是想要超越RT。

RT(全称Russia Today)是俄罗斯政府斥3.5亿美元打造的一家国际电视台,2005年12月正式在莫斯科开播,意在向世界呈现一个“毫无偏见的俄罗斯图景”,自开播以来RT成长迅速,成为一家可以与CNN、BBC相抗衡的国际媒体。RT在包括北美和欧洲在内的西方世界有着不俗的表现,不仅拥有大量的电视观众,而且在YouTube等社交平台上也颇受欢迎。

RT坚持以“内容为王”,以鲜明的观点、独家的内容吸引观众;从人员聘用到内容制作都大力实现本土化;RT真正将“微传播”当做一项中心事业,到受众的舆论广场中心去传播……国内学者对于RT的异军突起表现出兴趣,并试图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CGTN和RT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从目的上说,RT由俄罗斯政府全额出资打造,CGTN也由中国政府全额资助,中宣部领导,服务政治的目的两者是类似的。两台均使用多语种进行24小时播报,并旨在向世界阐述自己的观点。




从相似之处出发,思考官办媒体在外宣立场上的优势和劣势,考虑到西方民主是建立在对政府和权力的质疑之上的,西方观众似乎天生就对官媒不信赖,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VOA不对美国人民广播。基于此,RT标榜自己是“独立的非营利机构”,意在摆脱苏联时代留给外界的刻板印象,更易于被国际主流社会接纳。但是,RT的独立性却存在广泛的争议,西方普遍认为“RT的主要任务是不择手段对美国制造的新闻予以回击”,与此同时,也有声音认为RT虽由政府出资建造,但是政府并未实际干预运营(类似于BBC、NHK这样的公营电视台?)。但是中国有官办媒体、党管媒体的国情,包括政治资源在内的多数资源集中在政府手中。因此在这方面CGTN学习RT并无可行性。

从议程设置上来说,RT采取的策略并不是直接的“讲好俄罗斯故事”,而是采取在地化措施,用“俄罗斯视角”报道欧美国家的当地事务,通过提供不同于西方主流媒体的信息和评论,吸引对原有西方式报道、主流理念不满的受众,从未树立自己的口碑和影响力。而CGTN则积极响应“讲好中国故事”的号召,在议程设置上以报道中国事务为主,其次是欧洲北美的新闻报道,而拉美、南亚则被忽视。

同样从这两点出发,王鹏研究员谈到虽然国内传播学学者强调,在“万物皆为渠道”的互联网时代,内外宣不宜两张皮,但是在操作时,对内加强党的领导,对外淡化党媒色彩,可以是一个可供参考的做法。在议程设置上,王鹏教授建议先用“中国嘴”讲好“外国故事”,戳破西方“皇帝的新衣”(政治正确),做到平衡报道,赢得受众后,再渐次掺入“中国故事”。另外,在节目中突出辩论,增加政论类节目,用Debate抓眼球,可以把严肃的政治议题有机“娱乐化”。


文章来源:一点资讯 2017年6月27日

整理:吴雨虹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