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第二届公共外交地校论坛。受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和察哈尔学会的邀请,我以回顾与展望中国与东南亚跨文化交流为主题,谈几点看法和意见。
(一)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秦汉以后中国就开始同东南亚的人员和商贸交往,文化往来也随之展开,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公元前后到19世纪中叶。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领先于世界,东南亚国家与中国保持“朝贡”关系。当然越南除外,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中国设立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以后,它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直到公元968年越南立国后,一直到成为法国的殖民地,它都是中原王朝的使者,所以不存在朝贡关系的问题。但是从总体来说,东南亚历朝历代的王国跟中国的王朝保持着册封和朝贡的关系。正是在这种体制之下,东南亚国家以土特产进贡和销售中国,中国以陶瓷、丝绸、茶叶等回赠和销售。中国的儒家学说等先进思想和农耕文化对东南亚产生积极影响,对促进这一地区发展起了非常重要作用。同时,由于东南亚处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中间环节,中国与南亚、西亚乃至欧洲的文化交往许多时候也经由并惠及此地,比如佛教、伊斯兰教以及波斯文化,在传入中国的同时也传到了东南亚。
第二阶段,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1511年葡萄牙攻占马六甲后西方列强开始入侵东南亚,一直到1840年英国对华发动鸦片战争前后完全占领这一地区。殖民主义者在掠夺这一地区的同时也引进了资本主义思想和工业文化。中国则在这一时期中断了与东南亚国家的官方联系。但是民间往来一直没有间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东南沿海大批贫苦农民南渡谋生,既带去了中国传统的风俗习惯,也带去了中国人勤劳、俭朴、聪慧、礼貌的传统文化,并使之在当地生根开花,得到传承。
第三阶段,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的诞生打破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东方阵线,鼓舞了东南亚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国与印度、缅甸和印尼等国家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十原则”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行动准则,至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近3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东南亚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中国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二)纵观中国与东南亚2000多年文化交流,我们可以得到几点启示。
(1)先进的生产力是对外文化传播的基础。中国在汉唐以后大踏步迈进封建社会鼎盛期,而欧洲却陷入千年停滞的黑暗中世纪。中国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科技开辟了陆海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远早于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被誉为世界航海大发现的先驱。18世纪中叶,欧洲发生工业革命以后,中国则因落后而失去了对东南亚及其他地区文化交流的主导地位。
(2)跨文化交流是在开放和包容中发展的。东南亚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中华文化通过这里传播到南亚、西亚、北非和欧洲,这些地区的文化也通过东南亚传到中国。据唐代义净的《高僧传》记载,晋唐年间曾有57位高僧前往印度取经,其中大多数经由海路,有的曾在东南亚游历、弘法和著书。印尼民间有一个说法,伊斯兰教是郑和带过去的。近代以来,西方一部分先进科学技术是通过东南亚传到中国的。彼此交流是一个相互借鉴、吸纳和包容的过程。东南亚文化所呈现的多元和多样特点正是这种开放包容交流的反映。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胸怀是从事文化交流应具备的品德。
(3)人的因素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在中国对东南亚乃至世界的文化交往中涌现出一批有识之士,诸如航海家郑和、取经人玄奘、法显、义净,以及历朝历代被派往各国的使节、商贾、探险者、华侨华人等,他们乘风蹈海,履险克难,虽九死而不悔,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铸就了跨文化交往的辉煌,表现了为了事业而忘我献身的精神。几十年来,我国活跃在东南亚及世界各国的大批医疗、救灾抢险和汉教志愿者也以他们的优秀表现赢得当地民众广泛赞誉。事实告诉我们,一支有素质的文化传播队伍是搞好文化交流的重要保证。
(三)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科技水平跻身世界前列,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近几年来,中国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官民并举,多姿多彩,空前活跃。在泰国、新加坡等设立了中国文化中心。在各国开设孔子学院,为各国大中小学派出大批汉教志愿者,东南亚广泛掀起学习汉语热潮。目前,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互派留学生达186000人。
在双方文化交往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某些国家对我文化传播不同程度存有疑虑,文化交流中因语言障碍而词不达意,由于方法简单而产生误解等,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克服和改进。
(四)在今后一个时期,为进一步拓展与东南亚的跨文化交流,我以为应该特别注意几个问题:
(1)与“一带一路”建设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走出去”战略中“管总”的龙头项目,位于海上丝路重要环节的东南亚国家表现了很大的参与热情。印尼主动将其“海洋发展战略”与我“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泰国、老挝与我就合作建设联通高铁签约,东盟各国成为“亚投行”发起成员国。我们应该在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中,积极注入人文交流与合作,实现民心相通。以经贸合作带动人文交流,又以人文交流丰富和提高经贸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在与各国共商、共建、共享中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
(2)坚持相互尊重、互鉴互学、开放包容的原则。充分重视和尊重各国在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欢迎和支持各国人民学习中文,也鼓励我们的人民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东南亚有许多与我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要入乡随俗,不可掉以轻心。要循序渐进,水到渠成。做文化交流要有虚心态度,在尊重和学习别人中传播自己是最有效的方式。
(3)重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有文化不一定就是对外文化交流的好手。这里有语言问题,不能要求人人精通他国语言,所以要重视和培养一批有造诣的、能达到“信、达、雅”水平的优秀翻译人才。我们的队伍要善于将文宣内容和形式统一起来,既要讲究内容的恰当和生动,又要讲究方式的合理和自然。欲强加于人,必适得其反。潜移黙化,“润物细无声”才能收到最佳效果。最重要的是要热爱这项事业,有满腔热情和奉献精神。
(4)要增强公共外交意识。一个国家的对外文化交流,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渠道其目的都在于增进外国公众对中国的了解和理解,提升国家的形象,增强国家的软实力。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们应该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外交,扮演好“中国读本”的角色,讲好中国的故事,为世界认识中国做出应有贡献。
(五)东南亚国家是中国的重要邻邦,与它们的关系是我国周边外交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与东南亚的跨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我想特别强调一点,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应该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千万不要认为人家只能乖乖地听我们说,而我们不可能从它们那里学到什么东西。在我们的社会当中,在我们广大的人民当中,一般一说学习外国的文化往往盯着西方,这是很不全面的,对东南亚也不能忽视。这里我想讲两个例子:
今年是中泰建交40周年。今年7月1号在国家奥体中心将会有一场泰拳的盛筵,泰国的副总理将带领一个泰拳代表队在我们的奥体中心进行一次表演比赛。人们对于泰拳有可能有了解,也有可能不那么了解。泰拳实际上就是一个典型的东方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表现形式,跟国际拳击有很大的不同。最近我看到中央台一个从事体育传播研究的记者对泰拳有这样一段评价,他说:“原汁原味的泰拳比赛是在舒缓优美的民乐伴奏之下进行的,一边是选手以命相搏,一边却是悠扬的天人合一感觉的音乐。这种感觉给人的印象不仅是震撼,更是诗意盎然,是心灵与神灵的对话,是运动与平和的交响。泰拳如此,东南亚还有很多其他的文化表现形式,有很多优秀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我还想再提到新加坡的一位艺术家,叫陈瑞献,这是一位多元的艺术家,他不仅是一位诗人、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油画家、国画家、雕塑家、服装设计师,是一位多元的、中西合璧的艺术家,不仅在新加坡很有声望,而且在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也很有声望。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曾对他的书画给予很高的评价,称他是“华人青年的楷模”。季羡林先生说,对他十分仰慕,心仪已久,并且称之为“东西文化发展的方向”。他在1993年为陈瑞献的多卷文集作序,曾经有这样的一段话,这段话把他提升到东西文化交流和发展方向的角度来加以论述。他说:“西方文化主宰世界有几百年了,它的光辉成就给世界人民带来幸福和繁荣,这一点谁也否认不了。但是它同时也带来麻烦和灾难,这一点也是谁也否定不了的。死掉了几千万人的两次世界大战,不是都从西方爆发的吗?现在困扰世界人民的许多祸害,比如环境污染、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淡水资源的匮乏、新疾病的出现,甚至人口爆炸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同西方文化密不可分。这些祸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前途。”
我个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有识之士都应该有足够的智慧,足够的勇气来面对这个非常严酷的现实。不面对、不承认是不行的,回避也是没有出路的。那么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唯一的一条路是“30年河东现象”再出现,东西文化两大体系沟通如何,以东方文化综合的思维模式济西方文化分歧的思维模式之穷,在西方文化已经奠定的基础上,把文化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只有这样,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些危害人类生存的灾害才有可能得到遏制,人类才能生存下去。我觉得在陈瑞献的身上,这种沟通东西文化的倾向已经表现出来,所以我说他代表着东西文化发展的未来。所以我们不要轻视东南亚,我们同东南亚乃至世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时不要妄自菲薄,但也切莫妄自尊大,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开放的心态来进行文化交流。
中国的崛起和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使中国与这个地区的文化交流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前沿。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能够把握时机,甘愿奉献,努力工作,注重实效,我们就一定能够开创中国与东南亚的文化,乃至与世界的文化交流新起点,创造出无愧于前人的新业绩,为中华民族复兴作出贡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