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冲突与和解
梁辉:“家门口不生战”应成中国外交红线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04日  来源:共识网  作者:梁辉  阅读:1750

原题为:梁辉:“家门口不生战”应成中国外交红线

原载于:《国际先驱导报

转载于:共识网 ,2015-01-22

 

    摘要:缅北局势是中国周边充满不确定性的一个缩影。中国视周边为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出于此,中国提出了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

缅甸北部日前发生的军事冲突,令中国国内舆论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当地以及邻近地区有不少华人华侨,还因为交火地点紧邻中国边境,给中国边境安全稳定带来压力。

  三年前,缅甸政府军与民族地方武装克钦军发生大规模冲突,导致克钦地区居民为躲避战火越境进入中国,除了对中国边境的正常经贸活动构成冲击,客观上还给中国云南造成了安置难民的人道主义压力。

  从各方面的渠道了解到,为平息此轮新冲突,中国外交部门以及其他机构付出了巨大努力,在缅甸政府军与民地武之间奔走斡旋。从目前事态趋于平息来看,中国有关部门的努力已经起到了积极效果。

  这些年来,缅甸政府军与民地武之间时打时停。尽管规模与烈度总体可控,对缅甸政局以及中国边境地区造成的冲击亦有限,但是,在中国外交提出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以及加大“互联互通”的背景下,中国可能需要用新的视角打量当前的缅北局势。

  长远看,不稳定的缅北局势,对中国而言,潜伏着不可忽视的地缘战略风险。一个最直接的,就是对中缅之间的一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造成困扰。事实上,这些年来已经有中国投资项目沦为缅甸政府与民地武之间矛盾的牺牲品与受害者。如果这种负面效应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客观上会对中国提出的“互联互通”甚至“一带一路”造成阴影。

  如果忧患意识更浓一点,缅北局势不排除被区域外大国利用的可能性。不可否认,一直有区域外大国势力奢望在中缅之间撕开一道口子,打入离间两国关系的楔子。比如,此次武装冲突爆发的时间,与美国国防部高级官员抵达缅甸的时机,不谋而合。有人指出这并非巧合那么简单。

  尽管在信息尚不明确的前提下,不能将两者简单挂钩,但也不能不对美国人的意图多一分敏感。如果有外部势力幻想将缅北局势搞乱,就如当前乌克兰东部的混乱局势一般,甚至试图将“乌克兰版本”搬到缅甸,那无论是中国,还是缅甸,都会心存警惕。

  缅北局势是中国周边充满不确定性的一个缩影。中国视周边为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出于此,中国提出了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

  “周边命运共同体”不是一句漂亮话,而是具有丰富内涵与坚实的内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尤其是跟周边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主导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400 亿美元的“丝路基金”。同时,加速跟周边国家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让广大周边国家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分享中国市场的机遇,乐于周边国家与地区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便车。这些都是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意。

  也看到,中国周边外交中“经济”与“安全”两根支柱并不对称,周边一些国家经济上依靠中国、安全上依靠美国,这种结构性扭曲尚未恢复至正常态。因此,向周边国家提供安全感,构建稳定的周边地区安全框架,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一项紧迫任务。

  出于缅北局势,有人大胆提出,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外交红线“绝不允许生战生乱”,应该适用到周边其他地区。之所以如此说,理由大致如下:一则可以向周边提供安全感,再塑中国在周边的国际形象;二则可以震慑区域外势力的一些非分之想。

  当然,不让周边生战生乱,不是依靠中国的硬实力来维持与取得,而是通过周边地区的多边机制来实现,中国向多边安全机制提供保障。不让周边生战生乱更不是中国版的“门罗主义”,不是中国划定的所谓势力范围,而是基于“新型亚洲安全观”,中国向周边地区乃至国际社会做出的安全承诺,肩负起的安全责任与义务,是一种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上的合作安全与共同安全。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