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题活动 > 第六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
凤凰播报11月19日:贾庆国:为什么现在要讨论全球治理问题?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9日  来源:凤凰博报  作者:吴晶晶  阅读:1721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贾庆国在第六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上的开幕致辞

尊敬的韩方明主席、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经过前期认真准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察哈尔学会共同举办的第六届全国博士生论坛今天开幕,首先,我谨代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论坛筹委会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

这次论坛的题目是“全球治理:保护的责任和发展援助”。大家可能要问,为什么现在要讨论全球治理问题?一个原因是中国国家利益要求我们关注全球治理。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越来越密切,世界上的事情怎样处理,对中国的利益影响越来越大,要想更好地维护中国的利益,就必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另一个原因就是国际社会的需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在世界上影响力的上升,国际上许多事情没有中国建设性的参与就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所以,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更积极和更富有建设性地参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我们有必要回应这方面的需求。第三个原因就是在全球治理问题上我们还没有准备好。中国发展之快、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发展之快,乃至于我们对全球治理的思考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几年前,全国政协外委会在讨论“21世纪论坛”会议主题时,我曾建议讨论“全球治理”问题。当时就有人反对,反对的理由是全球治理是西方的,记得他的反对当时还得到不少人的认同。今天不一样了,这个概念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多次使用治理这个概念,国内问题需要治理,国际问题也是如此。但是,人们对全球治理的内涵和外延的了解还很肤浅。既然我们无法回避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深入探讨它。

如果说全球治理意味着对所有全球性问题的处理和管理的话,那么这次论坛我们为什么选择讨论“保护的责任”和“发展援助”这两个问题呢?一个是因为问题太多,必须有所选择,二是因为我认为我们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对中国和世界来说太重要和太紧迫了。

2005年,联合国世界峰会上正式将“保护的责任”写入会议文件,即国际社会有责任依据联合国宪章,采取必要手段,协助保护平民不受种族灭绝、战争暴行、族群清洗、以及其他反人类罪行的伤害。2006年4月,联合国安理会对这个“保护的责任”这个原则加以确认。2009年7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布《保护的责任实施报告》。自此以后,“保护的责任”成为国际社会的新的共识。但是,尽管国际社会在“保护的责任”问题上形成了共识,但在如何落实这个共识方面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突出表现在叙利亚问题上,主张维护国家主权和主张保护叙利亚平民的意见针锋相对,使得任何有实质意义的国际行动都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理解“保护的责任”?怎样看待“保护的责任”和国家主权之间的关系?国际社会应当怎样履行保护的责任?在这方面,中国应当发挥什么作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无论从利益还是良心上讲都不应回避。

同样,国际发展援助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多年以来,不少国家出于各自的考虑,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大量的援助,并形成了一些不同的制度和模式。济贫扶弱本是人类善良的体现,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问题重重。一方面,援助国国内不少人对本国政府对外援助颇有诟病,有的认为国家对外援助过于吝啬,没有体现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关爱,有的认为国家应该优先考虑国内百姓利益,不应为了沽名钓誉牺牲国内的需求,也有不少人认为政府受某些利益团体左右,外援成了这些利益团体牟取私利的手段。另一方面,受援国对发展援助也多有微词,如认为援助国动机不纯,效果不佳,甚至通过援助干涉本国内政。此外,宣扬的美丽的动机和援助的效果形成强烈对比,自国际发展援助出现以来,尽管援助国对发展援助进行了大量投入,但没有几个发展中国家在得到援助后真正发展起来。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理清和分析。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对外援助规模迅速扩大,成为国际发展援助中的重要角色。在此背景下,中国在对外援助问题上坚持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和不附带条件的做法对传统的国际发展援助模式产生重要冲击,并因此引起不少争议。如何评价中国的对外援助?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鉴于中国对外援助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对中国乃至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此,我想感谢所有提交论文的同学,你们的努力将使我们对全球治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你们的努力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感谢北大研究生院,感谢韩方明主席,柯银斌老师和察哈尔学会,感谢所有参与评奖和点评的老师,感谢论坛组委会的同学,正是他们的大力支持和辛勤努力使得这次论坛有可能顺利举办。我宣布第六届全国博士生论坛开幕!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