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3年 > 第4期
中印公共外交比较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6日  来源:CPD Blog  作者:Sarah Ellen Graham  阅读:1413

最近新出版的两本有关中国和印度的书强调了公共外交在这两个崛起的亚洲巨人的外交政策中日益增加的重要性。总的来说,美国学者沈大伟(David Shambaugh)的《中国走向全球》(China Goes Global)和印度议会会员兼作家沙希塔鲁尔(Shashi Tharoor)的《和平印度:21世纪的印度和世界》( Pax Indica India and the World of the 21st Century)揭示了一些两国政府在追求软实力的方式上的差异。这两本书提出了对两国政府在通过公共外交寻求全球影响力上相当不同的前景的预测。

通过详细讨论读者非常熟悉的情况,沈大伟提出了出乎意料的甚至异端的结论。过去几年,中国的公共外交一直是学者广泛讨论的几个重点领域之一,沈大伟收集了过去十年中一些中国政府坚定发展公共外交的重要证据。他还讨论了中国政府着重强调中国经济中的经济文化产业和出口部门——这两个部门被认为是确保繁荣和全球软实力的支柱产业——的策略。胡锦涛是文化外交的支持者。这一态度提升了中国国内对有关软实力的外交政策问题的兴趣。至于中国如何通过文化和公共外交活动向世界展示自己,本书展示了中国政府是如何牢牢掌握宣传部署的。中国政府对内宣传的长期实践经验为对外的公共外交提供了模板。中国政府的做法是:控制信息和严格管理中国的全球形象。例如,中国外交部的信息部门寻求把公共外交作为与外国记者为沟通的“战略”工具。经常限制记者的采访工作,而不是促进准确的报告。新华社和中国中央电视台正在全球范围内扩张,但 “可信性和内容”的缺乏使他们的报道受阻。虽然半官方渠道,如孔子学院和大学,已经启动了一种更加开放和协作的合作形式,但是对孔子学院和中国教育系统总体上仍然代表一个“国家的角度”,限制与外国人展开政治对话的担忧依然存在。这种观察使得沈大伟得出中国的“软实力和全球文化的吸引力仍然非常有限”的结论。在这方面,中国是一个有很大潜力但是却缺乏能够将这些潜力转换为影响力的公信力的“部分实力”。

沙希塔鲁尔描绘的印度软实力和公共外交的思想在一些方面和中国有着令人惊讶的不同。和中国一样,印度的领导人越来越认识到软实力在全球政治中的意义,并且近年来也积极开展公共外交的各种政策。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通过印度节日在国外城市积极推动文化外交。印度对外事务部自2006年成立公共外交部以来,在社交媒体上的投资是十分显著的。其他公共外交形式如通过用17种语言在162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印度展望》杂志向国际媒体宣传印度的项目在这几年得到了重视。一些印度国会议员拥有Twitter账户。作为媒体的支持者,塔鲁尔也大力赞扬这种方式。他认为这种特别的方式能够以一种座谈会的形式展示政治观点,并且增强政府在国内和国外与普通公民的沟通。塔鲁尔认为印度使用社交媒体的核心功能应该是倾听:有效公共外交“依赖于对公众有权了解政府正在做什么的认识……并且有权听到权威人士的回应。”与中国政府着重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文化产业一样,“品牌印度”和“印度,未来的变革”这两个项目也着重在促进出口,并在这个过程中向国际消费者展示印度充满活力的文化和审美传统。在《和平印度》中令人惊讶的是关于公共外交开放性和印度政府应该如何使用公共外交来展示与中国信息控制模型呈对比的民主模式的讨论。作为印度政府对公共外交的意见的反馈,塔鲁尔认为虽然一些官员表示对通过社交媒体促进公众对话可能引起分裂甚至诽谤的言论而损害政府形象的担忧,但是历史潮流似乎显示倾听和开放性对话的重要性。新德里的观点是:虽然中国在公共外交上的巨大投资应当作警醒印度应该更多关注公共外交上的信号,但是印度不应该效仿中国封闭式的方法。

这就把关于软实力和它的真实体现的讨论提到了台面上。正如沈大伟提出的,软实力最终是根据全球民众被一个国家和它的人民吸引和希望效仿的程度来决定的。它不仅仅是对经济增长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的钦佩。虽然中国官员坚持认为中国仅仅是被误解了,但是沈大伟提出也许中国政治系统和政治问题——从腐败到环境污染——并没有对中国企图吸引的全球公众发挥吸引的作用。虽然“北京共识”可能是一个对许多发展中国家寻求维持专制统治的政府非常有吸引力的主意,但是民主和人权仍然在继续引导西方和发展中国家民族的诉求。这就是未来10年,印度具有更大潜力来发挥软实力的地方。塔鲁尔描述道,700万人参与的印度全民大选为印度赢得了全球公众的尊重和敬佩。印度面临的挑战将是继续投资于公共外交并且维持有效的官僚框架和对公共外交实践的政治承诺。虽然印度可能可以通过较少的工作达到较多的效果,但其在全球公共外交的投资依然不多,特别是和中国比较。未来十年内,评估印度在发展公共外交框架和提升软实力上的表现将是非常吸引人的工作。或许,这就是新德里共识?

(来源:CPD Blog,时间:作者:Sarah Ellen Graham,编译:郑钰,链接:httpuscpublicdiplomacy.orgindex.phpaboutbio_detailSarah_Ellen_ Graham,)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