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2年 > 第7期
电影外交:全球化背景下的电影与中国国家形象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2日  来源:南加大公共外交研究中心网  作者:骆思典  阅读:2165

    编者按:作为提升中国软实力这一宏大战略的一部分,中国电影也成为海外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尝试着把一个“景观中国”展现给世界。影片大多在内容表达上体现了浓郁的东方气息,凸显了很多中国特色民俗和文化。从《红高粱》中的“颠轿”、“酿酒”,到《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纳妾、点灯,再到《霸王别姬》的京剧文化,这些影片通过展现东方特色,成功“抢滩”各大国际电影节,呈现并加固了世界眼中的中国。2002年的《英雄》,更是让软实力这一概念的创始者约瑟夫·奈感叹,通过《英雄》这部影片,中国正在用电影的方式来向世界输出它的软实力,向美国施加它的软实力,因为这个影片的背后有中国的观念、有中国的价值观。
    然而,令人尴尬的是,近年来,相比于国产影片,好莱坞大片在展现中国国际形象上的影响却更为深远。该文通过对包括《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叶问2》、《功夫熊猫2》等一系列中外影片的分析,探讨了中国影片对呈现及提升中国形象的局限性及未来方向。

全文:
    公共外交属于国家核心利益,这一概念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
    近年来,随着中国第一个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并伴随着一系列公共外交论坛的举办,中国开始大力推广公共外交。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国际论坛(2010)暨第三届外交官论坛上,外交部副部长傅莹在大会上致辞并表示,中国的公共外交是要“更全面地树立中国形象、有效地把丰富的软实力资源转化为真正的影响力”,并克服中国在与西方媒体和公众“打交道经验不足”的问题。
    作为提升中国软实力这一宏大战略的一部分,中国电影也成为海外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2004年4月,由电影制片人协会、电影频道和中影集团三家联合成立的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正式成立,专门致力于中国影片海外推广,助推中国电影“走出去”。
    然而,令人尴尬的是,相对于国产影片,好莱坞影片在展现中国国家形象,树立中国国际形象及软实力方面,影响力却更胜一筹。
    转念一想,这一现象是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一方面,随着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地区电影市场的飞速发展,好莱坞再也无法单一的依靠北美票房获取利润;事实上,伴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本土电影市场表现不佳,但中国电影市场却一片“这边风景独好”,就好莱坞大片而言,目前其70%的利润来自于北美市场之外,尤其是正在崛起的中国电影市场。因此,为保证利润,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大片开始向美国本土之外拓展并发行,逐步渗透各个发展中国家电影市场。
    另一方面,相比于好莱坞电影,中国电影仍然摆脱不了政治色彩。举例而言,每到十一国庆期间,或是七一建党周年之时,各大影院的排片表中,很多好莱坞大片或是国产商业片都会相对“避让”,以保证一些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影片的票房成绩。
    纵观中国电影历史票房排行榜前十名,可以发现,有六部电影来自好莱坞。其中,《阿凡达》位居榜首,票房足足比票房亚军《唐山大地震》多了一倍,高达2亿美元。 其他名列前十的好莱坞影片包括:《功夫熊猫2》,《2012》,《盗梦空间》,《变形金刚2》和《加勒比海盗4》。

就公共外交而言,以上信息至少能说明两点:
    第一,中国电影历史票房排行榜前十名的电影,均是近几年发行的新片。其中,两部发行于2011年,五部发行于2010年,三部发行于2009年。这说明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兴起,人们的日常娱乐支出增多,更多人愿意走入影院,感受大屏幕的魅力。
    第二,正因中国电影市场的飞速增长, 好莱坞电影制片方和发行方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为了照顾中国观众情绪,在内容上仔细斟酌,对中国国家形象描述也开始转向友善。可以说,这一态度转变体现了好莱坞在处理中国形象问题上最终吸取了教训。此前包含太多反华元素的好莱坞电影,或多或少都遭受到了“惩罚”,要么直接遭遇审查难题,要么就是“水土不服”,不被中国观众认可导致票房表现不佳。
    在众多好莱坞影片中,《功夫熊猫2》和《2012》可以说是好莱坞成功将中国元素吸收整合,并在影片中呈现一个正面积极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典型案例。
    2008年《功夫熊猫1》上映之时,导演约翰· 史蒂芬森称之为“写给中国的情书”,后来熊猫阿宝以其幽默情节和中国元素在中国市场斩获了1.8亿票房。然而,貌似成绩斐然的《功夫熊猫1》,在中国历年影片票房排行中仅排名36名。更重要的是,影片上映后,曾一度引发负面评论。有评论认为,《功夫熊猫1》中所呈现的人物本质带有浓厚的侵略性,这与中国熊猫一向憨态可掬的形象相左,而中国武术也被刻画的侵略性十足。
    《功夫熊猫1》这封“写给中国的情书”,至此被认为是美国“文化侵略”的一种手段。
    就在拍摄《功夫熊猫2》之前,四川省政府发出邀请,邀请梦工厂的摄制人员前往中国,亲身体验熊猫生长的真实环境。《功夫熊猫2》艺术总监雷蒙德-奇巴克( Raymond Zibach)此后总结道,此次中国之行“激发他无数灵感,这些都为后来《功夫熊猫2》中大量中国元素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对于成都而言,《功夫熊猫2》的全球热映,“推动成都在世界舞台上的展现”,并成功地刺激了成都的旅游业。据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功夫熊猫2》的成功上映使得更多的中国城市开始挖掘与好莱坞的合作,期待通过好莱坞的大片效应推广城市形象。”更有趣的是,《功夫熊猫2》上映之后,也有评论指出该片是一种“文化侵略”,但此次主流媒体却发声称,“我们应该支持好莱坞对中国文化及软实力的宣传。此般合作可以有,而且可以更多!”
    影片《2012》更是在剧情设计上刻意地讨好中国。在人类面临一场自然浩劫之时,电影直白的表示,只有中国有能力建造方舟,拯救世界。而在西方媒体中一向被负面解读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该片中,一反以往的负面描绘,仅在开片几分钟,就出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救灾镜头。此类中国话题的运用,使得一名中国观众在博文中写道,“在十大故意讨好中国的好莱坞电影中,《2012》位居首位。”而《2012》的此番策略也在票房上获得了回报。如上文所言,《2012》成功跻身中国历年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
    如果说此前用中国元素讨好中国观众的策略还只是尝试的话,那现如今,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崛起,照顾中国观众情绪已经成为好莱坞制片的一个常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米高梅电影公司(MGM)将《赤色黎明》老片重拍的经历。原版的《赤色黎明》是拍摄于1984年,片中以苏联为假想敌入侵美国西部小镇,幸得几个美国少年凭借智慧与勇气击败了敌人。而在新版的《赤色黎明》中,米高梅将苏联军队换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而其余情节则基本相似。但此情节使得发行方十分不安,担心这部“赤色恐怖”情绪浓烈的影片会“得罪”全球很多正在崛起的电影市场,尤其是中国。为照顾中国观众情绪及票房,米高梅公司决定在后期制作时将所有中国国旗及中国解放军的“八一”红星标志抹去,用数字手段替换成北朝鲜军队,并对相关台词进行重新配音。
    相比之下,一些在中国未能获得成功的好莱坞影片,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这些影片没有对影片中所呈现的中国形象加以深思。举例而言,2010年中美筹拍大片《功夫梦》,并邀请到了成龙及好莱坞巨星威廉-史密斯的儿子出演。这部中美合拍功夫巨片本预期要在中国斩获无数票房。然而,尽管该片在全球范围内吸金3.56亿美元,该片在中国只收获了700万美元票房。
    相比于制片方原先预期的票房,该实际票房着实是一打击。据此,北京一位观众评论道,“中国小孩在片中被外国小孩痛打,你期待中国观众愿意看这些?” 而中国内地最大规模的电影发行上市公司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表示,“如果《功夫梦》讲的是一个美国小孩痛扁日本小孩的故事,或许很多中国观众会去电影院看这部片子。”
    可以说,好莱坞在历经几次票房惨败之后,终于能吸取教训,在呈现中国形象时开始三思而后行。相比较而言,中国电影行业仍然摆脱不了政治色彩。对于电影行业的官员而言,最理想的电影是“具有爱国主义色彩的商业大片”,比如2009年上映的国庆60周年献礼片《建国大业》及2011年上映的建党90周年献礼片《建党伟业》。
    不难想象,此类影片在对外提升中国形象,提高中国软实力上效果并不佳。《建党伟业》于2011年6月24日登陆北美,但其惨淡的票房进一步印证了为什么好莱坞电影在展示中国形象上,比国产片影响更为深远。

综其原因,主要如下:
    首先,《建国大业》及《建党伟业》此类影片在筹备拍摄时, 尽管也考虑到海外发行,但主要观众群还是定位为国内的中国观众。而此类影片在海外放映时,西方观众需要依靠字幕来理解情节,而片中很多中国文化尤其是历史事件,对于海外观众来说,没有背景知识很难理解,更不用说是产生共鸣。
    近年来在北美票房最为成功的中国电影当数吴宇森导演的《赤壁》。
    该片于2009年登陆北美,上映时导演对电影进行了大量删减,将上下集合二为一,最终票房在北美吸金62.7万美元。另一部北美票房表现优秀的是叶伟信导演的《叶问2:宗师传奇》,该片于2011年1月28日登陆北美,最终吸金20.5万美元。综合来看,无论是对西方观众,还是对亚洲其他国家的观众,甚至是对中国本土观众,吸引力较大的影片都是根据某一历史时期改编的史诗巨制,通常还囊括了丰富的武术元素。
    在《建党伟业》在美国发行之时,目标观众也是定位为在美的华人及华裔群体,并主要在洛杉矶,旧金山,纽约,及夏威夷等美国华人数量较多的几个城市推广。
    其次,《建党伟业》在上映之初,的确尝试在西方媒体上进行宣传,这对公共外交及提升中国国际形象本是好事。然而,很多西方媒体关于《建党伟业》的报道实际产生的效果却是有损中国形象,与中国公共外交所尽的努力相左。举例而言,在《华尔街日报》报道《建党伟业》时,报道重心放在了中国为保证票房成绩,免费向大众赠票之事,而当观众反响不够热烈时,报道会进一步对此加以嘲弄。
    此外,还有些报道重心放在了在《建国大业》及《建党伟业》国内上映之时,中国一些主流电影网站却关闭了观众对这些影片的评分及评论功能。据报道,由于影片上映后,很多观众给出了负面评论,并且87.8%的观众给影片打出了最低评分一颗星,这才导致了网站关闭评论及评分功能。另外,有很多报道指出,为了保证这些影片的票房,很多好莱坞大片的档期都会刻意延后,其中包括《变形金刚3:月黑之时》及《汽车总动员2:世界大赛》。
    而对于《建国大业》而言,显而易见,很多观众是因为其豪华的明星阵容而被吸引进影院。《建国大业》云集了华语影坛百余位明星客串, 其超强的明星阵容,使得单单辨认影片中的大腕,也成为了观影的一个乐趣。
    可以说,西方媒体对中国电影的程式化报道屡见不鲜。对西方媒体而言,中国影片中包含并体现的政治元素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及兴趣。无独有偶,此前在上海举办的一次文化论坛中,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由于在论坛中公开批判了电影审查制度,并表达了对于中国不能拍类型电影的沮丧之情,于是次日变成了报道的头条及重心。
    鉴于中国电影产业所受的条条框框,西方受众从电影中接受的中国国家形象主要来自两种方式,两者也恰好是一为正面形象,一者则为负面形象。如上所述,好莱坞大片为了进一步抢滩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开始越来越多照顾虑中国观众情绪,由此,好莱坞影片中的中国形象开始转型,变得更为友好。与此同时,一些以中国为主题的独立电影也在呈现中国形象,且这些电影中的中国往往颇为负面。由于这些影片语言为英语,而且在西方票房通常很好,这些电影中所呈现的负面的中国形象影响也很深远。举例而言,2006年出品的澳大利亚影片《最后的舞者》,讲述了主人公在中央五七艺术学校,经过七年的封闭式艰苦训练,从一个最初并不喜欢芭蕾的后进生成长为优秀的舞者的故事。在此期间,外面的世界风云变幻,身处象牙塔中的艺术工作者们也不难感觉那分毫的变化。在1979年,当他受邀以交换生的身份前往美国后,内心深深感到旧有的信仰和资本主义物质精神文明的巨大碰撞。
    尽管这部影片并不旨在反华,但在这部影片中的中国政府形象可谓颇为负面,尤其是中国驻休斯顿领事馆的官员们,片中描述他们为阻止主人公留在美国,无所不用,甚至绑架。然而,就是这部独立电影,在美国斩获了近500万美元票房,全球票房也高达2千多万美元,其在西方受众心中对中国形象构建的影响也可想而知。
    总而言之,电影利用光与影的幻化,所呈现的形象往往更为直接。好莱坞电影中所塑造的中国形象,对西方公众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中国电影由于各方限制,其在构建中国形象上尽管潜力无限,但目前效果不佳。中国电影要想实现“走出去”,最为关键的,或许是先收回拳头,做强自我,适应外国观众思维方式,采用国际化的表达,才能实现内强则外无敌。
    作者简介:骆思典(Stanley Rosen),美国中国问题专家,研究中国三十余年。美国南加州大学政治系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美国政治学会、亚洲研究协会成员。最新的著作包括《中国政治:国家、社会和市场》(Chinese Politics: State, Society and the Market)和《 中国电影艺术、政治与商业间的交互作用》(Art, Politics and Commerce in Chinese Cinema)等。
目前正在研究项目包括好莱坞电影在中国,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尤其是在美国市场的潜力。

(来源:南加大公共外交研究中心网站《电影外交在中国》?2011年6月,作者:骆思典(Stanley Rosen),编译:马馨汝
链接:http://uscpublicdiplomacy.org/index.php/pdin_monitor/article/the_use_of_film_for_ public_diplomacy_why_hollywood_makes_a_stronger_case_fo/)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