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2年 > 第4期
印度采取“平衡外交”周旋大国之间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0日  来源:法治周末  作者:张键  阅读:2019

    最近,印度在亚太地区非常活跃。4月4日,俄罗斯“海豹”号核潜艇正式交付印度海军。这让印度终于跻身于“核潜艇大国俱乐部”。同时,美印两国的军事合作正在急速升温,正在进行美印海军第16次“马拉巴”演习。印度还插手中国南海事务,不断制造争端。与此同时,4月13日,印度外长与中国外交部长、俄罗斯外交部长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三国外长第11次会晤,并签署联合公报。
    印度在亚太地区日趋活跃,并且取得不少战略上的好处,这一方面是因为印度本身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印度的大国平衡战略。印度对各个大国基本上能够做到一视同仁,没有明显的亲近远疏之别,既借大国之力,又保持与大国之间的距离。

印度的大国战略与平衡战略

    自独立以来,印度外交战略的总体走势表现出明显的“大国平衡外交”特征,印度以大国外交为基本着眼点,积极在各大国之间寻求某种战略平衡以确保其国家利益最大化。时至今日,“大国平衡外交”依然是印度外交战略的精髓和外交实践的主轴。印度作为区域性大国采取这一战略使其保证了该国的独立性和大国尊严。
    印度“大国平衡外交”不仅是印度基于现代国际关系现实因素和国际环境所作出的理性外交战略选择,同时也是其独特的国内政治历史传统的自然延续,印度国内政治生态中的“平衡术”和“平衡”传统必然会影响到印度的外交领域,这也是印度“大国平衡外交”的国内政治基础。“大国平衡外交”从字面也不难看出有两层意思,一是大国外交;另外一个就是平衡外交。
    印度一方面高度重视同区域和世界性大国的“大国外交”,这是印度“大国平衡外交”的基础;另一方面,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印度一直怀有大国梦想,因此印度“大国外交”的另一内涵就是将自身定位为地区性大国和潜在的全球性大国,进而开展着眼于自身大国国际定位的外交实践。
    同样,印度“平衡外交”战略也包括两个层面的平衡,一方面是尽可能地保持与世界主要大国之间关系亲疏的平衡;而另一方面就是与同一国家开展外交时保持平衡,例如印度在与美国保持密切合作的同时与美国保持距离,以避免过度依赖于美国而确保自身的独立性;虽然印度与中国存在诸多分歧,甚至将中国视为战略对手,但是却并不同中国彻底闹翻,而是坚持“斗而不破”的单向度“平衡”原则。由此可见,印度的“平衡外交”具有明显的单向双层平衡的特征。
    印度一方面积极同主要的世界和区域性大国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另一方面又尽力避免过分依赖于某一大国而丧失自己的独立性,也就是尽力避免把鸡蛋搁在一个篮子里,而是在各大国之间巧妙周旋,用平衡策略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以此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印度通过“大国平衡外交”,与各大国保持接触但不建立联盟关系,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从而有力地维护了自身战略利益,符合印度目前的国家利益和战略预期及其对自身国家身份的定位。
    印度的“大国外交”和“平衡外交”是密切相关,互相促进的。“大国外交”是“平衡外交”的前提和支点,而“平衡外交”是实现“大国外交”的基础和手段,两者互相促进、浑然一体,共同构成了印度外交战略的基础。

大国平衡战略是印度的历史经验

    印度独立之初,正值美苏冷战大幕开幕之时,当时的印度在现代化进程中落后于西方,国际地位不高,在美苏冷战对峙的国际格局下,实力较弱的印度为了在有限的国力基础上最大化地保障其国家利益和提升其国际地位,当时采取了非常灵活的“大国平衡外交”战略,也就是与美国和苏联平行发展关系,不站队,不偏向任何一方,避免同任何一个超级大国结盟,力图“两面下注”,从美苏两方都获得好处。
    后来随着冷战的不断升级和国际形势的发展,以及面对现实的压力,印度为了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很快又重新调整政策,采取了与大国“不接
触”的外交政策。
    1956年,印度同南斯拉夫、埃及一道,共同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印度大力倡导的“不结盟运动”是其“大国平衡外交”战略的翻版,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将其视为“平衡外交”的具体实施和体现。
    印度此举自然引起了苏联和美国的强烈不满,继而导致印度原有的“大国外交战略平衡”被打破,印度战略空间随之大为缩减。印度开始调整并寻求新的“平衡外交”,上世纪70年代主动向苏联靠拢,并最终与苏联结盟。可以说当时苏印结盟战略对印度的国家利益来说并非最优解,而这也为冷战后印度重拾“大国平衡战略”奠定了基础。
    冷战结束后,印政府调整了冷战时期长期奉行的倾向于苏联的外交政策,推行全方位的务实外交,这也可以被视为新型的印度式“平衡外交”,其主要特征就是同美国、苏联、中国、欧盟等国基本保持相对等距离的外交关系。印度将“平衡外交”同“大国外交”结合起来,以实现真正的“大国平衡”,也就是力争同每一个世界和区域性大国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但又极力避免受大国控制而丧失自己的独立性。
    值得一提的是,军火贸易也是构筑印度平衡外交体系的基础性战略手段之一。印度是世界最大的武器进口国。但世界上鲜有“印度威胁论”声音。这是因为印度在国际军火采购中坚持“平衡原则”,即不倾向于某一国或某几个国家,兼顾全球主要军火出口国,在主要世界大国的美、俄、欧进行平衡采购而使得各大国皆大欢喜。印度以军火贸易为主要内容的“订单平衡外交”作为其“大国平衡外交”中的重要一环,在印度的外交战略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印度对中国既对抗又合作

    中国是印度的重要邻国,在印度的“大国平衡外交”体系中,中国是唯一被印度树为战略对手的大国,而印度在处理与中国关系时体现出了其“平衡外交”的另一重要内涵,就是在推行对战略竞争对手的平衡外交时坚持“斗而不破”的原则。
    自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以来,印度就对中国充满了防范和深深的战略疑虑,目前,中印之间仍存有陆上领土争议,“中国威胁论”在印度一直有着坚实的舆论基础。尽管如此,印度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不放弃同中国争议的同时,积极发展对华全方位合作关系,因为印度政府深知,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的相互依存绝非传统的对抗战略所能阻挡,中国和印度同属“金砖国家”阵营,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具有诸多利益汇合点。
    事实上,当前印度在对华关系上的“大国平衡外交”涉及双边互利合作,但背后仍然可以看到战略对抗的影子。印度基于“大国平衡外交”制定对华政策时不仅会将其置于同美、俄、欧等全球层面来考虑,而很可能会更多地将对华关系置于亚太和区域安全的角度来考虑。冷战结束后,印度积极推动所谓“东向”战略但效果不彰。
    近年来,随着中国南海问题的不断升温,南海问题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印度此时似乎又找到了“平衡”中国的利器,于是积极介入中国南海问题。2011年,印度宣布要同越南合作在中国南海争议水域开采石油,企图在战略上加大“平衡”中国的力度。
    在印度的大国平衡外交中,对美关系无疑也是印度外交关系的重点。从中长期战略规划来看,美印合作重要的战略基础之一就是两国都将中国视为现实的或潜在的战略对手。尽管印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享有美国的准盟国待遇,但是印度还需要顾及日本的地区战略利益,因为日美同盟对于日本的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印度从大国平衡外交的角度出发,也需要通盘考虑与中国、俄罗斯、美国的战略平衡,如果与美国走得太近,就会打破这种平衡,损害印俄关系和印中关系。
    不难看出,在同中国保持合作的同时,印度很有可能会拉拢美、俄、日以及东盟国家对中国在亚太地区形成战略牵制,以达到其“平衡外交”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印度的亚太“平衡外交”已经威胁到了中国的战略边疆安全,因此值得中方警惕。
    目前,印度通过独立和全方位的大国平衡外交,在国际舞台上已经赢得了更为广阔的战略空间。但是现在国家间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在涉及地区和全球重大问题上,印度需要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地区性大国积极协作。从中长期看,印度的大国平衡外交可能会呈现一种以印美关系为主导,兼顾印中、印俄、印欧关系的态势。

(来源:《法治周末》2012年4月17日,作者:张键)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