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题活动 > 察哈尔圆桌-中国公共外交战略
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的高英丽在“中国公共外交战略”会议上的发言要点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9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高英丽  阅读:1255

        公共外交的核心要义

高英丽:公共外交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现在都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对中国而言,中国形象管理和公共外交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共外交上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就十分注重这方面的投入;并且从去年开始,中国政府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在所有提升公共外交的方式上都投入巨大的资金支持。然而提到公共外交,至今国内外学术界亦没有统一的定义,抛开定义,我个人认为公共外交应该具有以下几点核心要义:

首先,个人认为公共外交必须有政府的参与,没有政府参与,就不能称为公共外交。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也有必要吸纳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但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是作为推动者的角色。

其次,公共外交是双向沟通,而不是单向的传达。公共外交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播信息、有意塑造国家形象,而且也包括发展对话、建立关系,同样包括和外国民众建立长时间的接触。公共外交不是被动的应对,亦可以主动出击,实现在沟通的过程中将软实力转化为影响力。

最后,在公共外交的实现上,一般来说有三种途径:政治沟通,政府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这也是政府在政策沟通和危机处理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关系建立,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任务,涉及到很多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等。除此之外,我认为公共外交应该再增加第四个途径——贸易促进。

 

                                                          中国公共外交的薄弱点

 

高英丽:对于中国的公共外交而言,我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言难副其实。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其他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在环境问题上,中国成功扭转自身在国际社会的不利形象,是因为中国确实在环境问题上付出了很多努力和采取了很多行动,国际社会看到中国的言论是有行动支撑的。中国政府花巨资在风电、太阳能等的新能源建设上,充分显示出中国的行动力。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行动支持,国际社会才会改变对中国的看法。改善国家形象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也需要政策上的支持。中国政府投巨资在公共外交的建设上,但是如果没有相关政策支持,这些投资也基本等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起不到任何改善国际形象的作用。

第二是关于可信度问题。中国政府在对外新闻传播投入巨资,但是这些投入若想取得实际效果必须解决一个可信度问题。可信度问题涉及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是让社会来说话,政府靠边站,让社会来说出国家的声音。所有成功的公共外交的案例都说明了要吸纳其他行为体来共同传达信息,这也就是号召要把很多的社会团体吸纳到这个过程中来。第二是关于多样化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多样性十分强的国度,任何来过中国的人都会发出如此感慨,但是从外部的世界看,中国显得如此单一。因而,中国须向世界传达的一个信息是中国是一个多样性十足的国度,国际社会上听到很多不一样的声音。让世界看到中国内部这样一个多样化的世界,向世界展示在中国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观点,让世界意识到在中国国内存在不一样的声音。

其次,在传播的技巧上需要考虑一个文化背景的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胡锦涛访美时播放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我个人觉得很成功,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如此多样的中国。但存在一个问题,即形象宣传片太过于完美,从而给人们一种失真的感觉。中国一直向外界展现你们最美好的一面。但这种完美主义的表达方式在却可能在西方社会碰壁,因为西方式极力在完美与现实之间寻求一种有效的平衡。但这种完美主义的手法在亚洲文化中可能会比较有效果。

就可信度的第一个方面,我认为政府不被认为是可靠信息的传递者。这触及到中国公共外交的一个特点——国家导向型:国家是信息的主导传递者,公共外交一直都是政府职能的一个部分。但政府应该成为公共外交活动的组织者,而不是完全包办此类活动,国家要学会后退,站在后面让社会说话。

第三涉及统一性问题。对于许多不从事外交的国内职能部门来讲,他们没有意识到同一个词在东西方是具有不同意义的,并且有时候这种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即使在中国较高的决策层有时候也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不同的部门对同一个词的理解是存在差异的。

第四是中国的公共外交比较被动。中国倾向于处理一些大的突发事件,去解决一些负面新闻。中国公共外交需要主动,主动向世界展示自己,而不仅仅是被动地解决一些突发性事件。一些事件中国政府最好的办法是保持沉默而不是被动地去回应那些负面新闻,那些不属于公共外交范畴内所应该关注的事件。中国政府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向外界宣扬中国的文化上。

第五是有效公共外交协调机构的缺失。目前为止,中国政府系统内依然没有一个有效的协调机构来统一领导中国的公共外交政策,协调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当然在一些为数不多的个别事件中,我们可以看见很强的协调,但一个常规协调性机构却不存在。在中国的政治高层中设立这样一个常设机构来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将是特别有意义的。国新办在组织公共外交战略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国新办的级别远远不足以来协调整个中国的公共外交。

第六是需要在一些敏感性政治问题上加强公共外交。在公共外交中,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有极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这个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只关注文化不足以搞好公共外交,中国需要在一些政治性问题上逐步发展自己的公共外交战略。我想这也是中国应该努力改善的地方。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