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察哈尔评论
范斯聪:俄乌冲突对全球化影响几何?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03日  来源:FT中文网  作者:范斯聪  阅读:8443

俄乌冲突已有数日,有观点认为俄乌局势预示着全球化的退潮,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对于这个问题的判断,得先看看俄罗斯。西方的制裁已经影响到了俄罗斯股市,全球最大的两家指数公司明晟(MSCI)和富时罗素(FTSE)宣布了对俄罗斯证券的最新决定,俄罗斯股票地位不保。

尽管如此,这在短期内仍不太可能产生巨大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加剧,投资者也会随之变得更加不确定,这会削弱俄罗斯与他国的贸易和经济联系。俄罗斯在经济上的孤立,不利于全球化的扩展,尤其体现在俄罗斯与欧洲的经济关系层面,预计欧洲将减少对俄罗斯的化石燃料依赖。因此,俄乌冲突对全球化有一定的迟滞效应,但需要一段时间显现出来。

可以预见,俄乌危机对世界其他地区的长期经济影响,远没有对俄罗斯的影响那么严重。俄乌冲突的直接反应就是能源价格的迅速上扬。石油价格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欧洲天然气价格急剧波动,飙升近70%。油价上涨自然累及石油进口国,不过美国的经济对冲程度很高,影响甚微。由于美国的石油产量与石油消耗量大致持平,昂贵的石油对其GDP增长来说仅是隔靴搔痒。不过,俄乌冲突也会引起欧洲、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极度紧张,这些国家将增加国防开支,影响经济正常运行。由于国防资源的独特性,国防预算增量不能用于消费、教育、医疗保健或基础设施投资,虽不会阻碍国家GDP增长,但会降低人们的福祉。美国消费者将会为油价上涨自掏腰包,同时国内通胀会加剧。这对于美国、欧洲和其他发达经济体而言,无疑火上浇油,因为通胀已经处于一代人以来的最高水平。

面对西方不断加大的制裁力度,俄方会寻求与中国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仅2021年,俄中贸易增长了30%,双方贸易额分别达到1150亿美元和1600亿美元。不难判断,俄罗斯与中国的贸易量有望持续增加。俄罗斯与中国开展进一步的能源合作成为重头戏。俄方是世界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国和第三大石油生产国,可以生产全球17%的天然气、12%的石油以及10%-15%的动力煤和冶金煤。作为能源生产大国,俄方也会将目光持续投向中国市场,扩大与中国的能源贸易关系。而中国可以从俄罗斯手里购买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以减少对海上能源的依赖,维护海上能源安全。

西方国家十分关注俄乌冲突中欧洲国家对莫斯科的反应。一个基本事实是,德国仍十分依赖俄罗斯天然气,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占其天然气燃烧量的55%,意大利则为40%。与德国、意大利相比,一些欧洲国家对能源的依赖甚至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对于奥地利、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四国来说,这一数字约为60%,而波兰则为80%。保加利亚的天然气居然全部依赖俄罗斯进口。于是就出现了德国在俄乌危机中正在考虑批准一条直通俄罗斯的新天然气管道的一幕。

西方关注欧洲国家的背后反映出欧洲与俄罗斯极具戏剧性的经济关系。表面上看,俄罗斯经济十分依赖欧洲。俄罗斯50%以上的出口依赖欧洲市场,而欧盟对俄出口仅占5%。欧盟经济规模是俄罗斯的十倍。据统计,没有一个欧盟国家向俄罗斯出口超过20%。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大型经济体的对俄出口只占其出口总额的1%-2%。面对俄罗斯强力的能源大棒,欧洲显得英雄气短。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很有可能因为与俄罗斯有强烈能源依赖关系的欧洲国家不得已式的“后退”,而抵消其制裁效力。扣留俄罗斯天然气就相当于俄罗斯对欧洲民众的攻击,而西方将无法实现对俄罗斯的有效制裁。如果对俄罗斯能源实行禁运,这对欧洲无数家庭而言,将无异于一场人道主义灾难。欧洲的脆弱,在于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缺少实质性行动。

目前来看,美国考虑到俄乌冲突带来的启发,会更愿意推动在国内建立制造业审查制度,以渐进的改革代替激进的休克式疗法,以从根本上解决美国在贸易伙伴国无法或不愿意提供基本商品的情况下束手无策的问题。此举是否会带来贸易保护主义,从而给全球化蒙上一层阴影?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范斯聪,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