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打破零和博弈的二元对立思维,确立和合共生的对立统一思维;打破赢者通吃的争霸之道,确立互利合作的共赢之道;打破利己主义的傲慢与偏见,确立共商、共建、共享理念。
■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经济全球化发展,一是要实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发展,二是要维护社会公正,三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的经济全球化,是对近代以来西方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超越,也是治疗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的一副良药,体现为经济全球化的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在加速发展的同时,其弊端也日益显现。如何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问题挑战,成为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本着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愿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引领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各种区域合作机制、次区域合作机制以及全球治理机制发展如火如荼。全球开放、互联互通,共享全球和平与繁荣的成果,共担全球风险和挑战的责任,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呼声。
纠正经济全球化弊端需要新的理念指引。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不再局限于一国内部,也不是一国之力所能解决,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来应对。此外,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少数发达国家掌控国际规则和全球治理体系的主导权。面对各国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全球化带来的挑战,西方国家的解决方案,无论是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还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逐渐发酵的“逆全球化”思潮,都只考虑资本的利益而忽视全球劳动者的正当利益,片面考虑发达国家利益而排斥广大发展中国家对正当权益的吁求。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全球化迫切需要新的理念来加以指引。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从理论内涵上来看,这一理念打破零和博弈的二元对立思维,确立和合共生的对立统一思维;打破赢者通吃的争霸之道,确立互利合作的共赢之道;打破利己主义的傲慢与偏见,确立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谋求实现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推动全球治理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新全球化理念。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经济全球化发展,一是要实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要顺应全球利益相互交融的趋势,推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走向共同、协调、均衡和普惠发展。二是要维护社会公正。全球化发展的目的是为了造福各国人民。要让发展更加平衡,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发展成果由人人共享,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三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国际社会要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的经济全球化,是对近代以来西方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超越,也是治疗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的一副良药,体现为经济全球化的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这一系列创新有利于超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之间的隔阂、纷争和冲突,建设一个更加繁荣文明和谐的世界。
作者:赵可金,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文章来源:《求是》,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