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公共外交季刊文章
陈水胜: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的“三个转向”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30日  来源:公共外交季刊  作者:陈水胜  阅读:456

内容提要】全球化时代,公共外交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与支持。近年来,中国特色公共外交取得长足进展,逐渐成为我国外交工作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在外交全局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中共十八大以来,因应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要求,公共外交工作更加主动作为,进一步创新发展。定位上,由重“破”转向了“破”“立”并重;内容上,由讲“和”转向了“和”“合”并讲;方式上,由好“隐”转向了“显”“隐”并用。经过相应的调整,公共外交工作进一步贴近我国的对外战略布局,正更加积极有效地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服务。



公共外交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年来,公共外交逐渐成为我国外交工作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在外交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重要性日益凸显(杨洁篪:《努力开拓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新局面》,载《求是》2011年第4期)。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全面推进,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新境界。在这一历史性进程中,我国的公共外交工作更加主动作为,进一步创新发展,通过对定位、内容、方式三个方面的适当调整,更加积极有效地为中国外交大局服务,其独特作用也进一步彰显。


由重“破”转向“破”“立”并重

冷战结束后,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快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国际格局的调整演变与国际力量的消长,因此,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的战略走向。其中有些国家、机构、媒体或人士,出于各种原因和目的,极力地“抹黑中国”或“唱衰中国”,出现了“中国威胁论”“中国强硬论”“中国傲慢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衰落论”等五花八门、不着边际的负面涉华论调。针对此,我们在公共外交层面不断发力,积极向国际社会澄清客观真实的中国,努力打破这些扣在中国头上的“帽子”。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们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积极推动对外工作理论与实践创新。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我们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对外工作理念,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按照这一重要指示,公共外交工作除了驳斥各种不实论调之外,还应进一步重视并加快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形象。也就是说,面对各种“抹黑”或“唱衰”,我们不仅要予以正面回应,明确告诉各国民众中国不是“那样”,而且要主动塑造,让国际社会准确认识中国是“这样”,使客观、立体、真实、可亲的中国形象立起来。

那么,在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时,我们要向国际社会展示什么呢?2013年12月,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5年版,第162页)



“全球治理创新的中国智慧”为主题的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于2016年10月在温州召开


近年来,我国的公共外交工作围绕塑造集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于一体的中国国家形象,主动作为,开展了各种宣传推介活动。比如,公共外交针对中国认真履行负责任大国职责,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从各个层面进行了全方位解读,使国际社会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和认知中国的全球治理理念、行动与贡献等。2016年10月,察哈尔学会就以“全球治理创新的中国智慧”为主题,召开了一场颇具规模和影响的研讨会,300多位国内外政界人士、专家学者、商界人士和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智慧对全球治理创新的重大意义。


由讲“和”转向“和”“合”并讲

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的主要特色之一,便是长期致力于讲述和平友好与和平发展的生动故事。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顺势而为,各方面表现得更加积极进取,特别是更具自信,积极向国际社会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提出了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提出了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倡议,推进“五通”,与沿线各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理念,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合作应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安全与发展问题;等等。

有鉴于此,公共外交工作在继续讲好中国和平发展故事的同时,更加注重宣介中国的合作倡议与合作方案,从以往的主要讲“和”转向了“和”“合”并讲。比如,近年来,在规格最高的国事访问中,公共外交的议程或元素明显增加了。以署名文章为例,习近平主席出访之前,一般都会在出访国的重要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一方面表达中国人民对该国人民的友好、敬意与祝福,另一方面向该国民众广泛宣介中国同该国的友好合作情况,提出今后双方的合作主张,展现出合作共赢的美好蓝图。

据统计,仅2016年一年,习近平主席就在出访国的主流媒体上发表了11篇署名文章,引起强烈反响,得到了出访国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此举看似“普通”,实际上既迅速拉近了中国同出访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又向出访国社会广泛宣介了双方的合作成效,更为重要的是,还进一步夯实了未来双方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可谓“一举多得”。比如,2016年1月18日,在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习近平主席在沙特的《利雅得报》上发表了题为《做共同发展的好伙伴》的署名文章。他在文章一开头就称“沙特是中国的兄弟国家”,并引用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指出日益密切的友好合作让两国人民的心更紧地贴在一起。他提出,中国和沙特要做“相互支持、真诚互信的战略伙伴,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互惠伙伴,同舟共济、携手同行的合作伙伴,往来密切、交流互鉴的友好伙伴”,提高双边关系水平,推动两国互利合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跨越,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再比如,2016年11月22日,在对智利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习近平主席在智利的《信使报》上发表了题为《共同开创中国和智利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的署名文章。他在文章中用“依山傍海、风光壮美、物产富饶、文化灿烂”来形容智利这个美丽的“天涯之国”,并盛赞“智利人民勤劳智慧,依靠自己的双手,发扬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创造了发展奇迹”。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和智利不仅有着兄弟般的国名(China和Chile),两国人民还拥有兄弟般的友情。他强调,两国人民素有相知相亲、守望相助、敢为人先的传统,并还引用拉美的谚语“独行快,众行远”来表达中国同智利以及其他拉美国家在共同发展道路上携手共进的坚定决心。


由好“隐”转向“显”“隐”并用

受文化传统、政策理念以及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对外工作特别是外宣方面,我们长期倾向于“只做不说”或者“多做少说”,希望“润物细无声”。总体上看,这种策略还是比较成功的。然而,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公共外交的方式自然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对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要求,公共外交也开始更多地走向“台前”,积极充当中国外交的“扬声器”“宣传车”与“广告片”。换言之,就是采取了“显”“隐”并用的方式来传播好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



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上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


以侨务公共外交为例。我国是一个侨务大国,不仅移民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数量庞大、实力较强。根据最新统计,目前海外华侨华人总数已达6000多万,广泛分布在世界上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在依托侨民群体开展公共外交方面,中国是具备明显优势的。但是,从我国侨务政策的发展演变历程来看,对该功能的强调和重视程度一直不是很高,甚至是在有意淡化之。也就说,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并没有主动赋予华侨华人群体“游说”的任务或职能,大多是华侨华人自发或者是在不自觉中开展的。2011年10月召开的全国侨务工作会议上,官方层面正式将“以‘以侨为桥—沟通中国与世界’为主线,加强侨务公共外交”列为“十二五”时期侨务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首次提出“侨务公共外交”成为本次侨务工作会议的一大亮点,也标志着侨务公共外交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进一步融入我国对外工作大局。

近年来,国内侨务系统和海外华侨华人不断发力,以多种方式积极向各国民众广泛宣介中国的历史文化、基本国情、发展道路和内外政策等,帮助他们客观地看待和认识中国以及中国的发展进步。比如,由国务院侨办主办的“文化中国·四海同春”品牌活动,通过组派文艺团组赴海外交流展演,将慰问侨胞与推广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每到一地都会掀起一股“中华文化热”。据报道,截至2016年年初,七年间,国务院侨办已累计派出了52个艺术团组,出访全球109个国家及地区223个城市,演出320场,观众累计达400余万人次,电视观众过亿。

总之,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历史进程中,公共外交工作大有可为,能够发挥“四两拨千斤”的独特作用。今后,我们应更加积极进取,主动谋划,加大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努力开拓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新局面,不断提升公共外交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能力与水平。


原题: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的“三个转向”

作者:陈水胜,中国政法大学在站博士后,国务院侨办文化司主任科员

文章来源:《公共外交季刊》2017年春季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