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2007年4月23日,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去世,到今年已经整整10年。叶利钦是一个极其矛盾和复杂的历史人物,他曾是苏联共产党领导层的重要成员之一,同时又是苏共和苏联的掘墓人。他是新俄罗斯的缔造者和独联体的奠基人,却将俄罗斯搞得百孔千疮,把独联体搞得支离破碎。他的成败得失,功过是非,不仅在俄罗斯,在国际上至今仍莫衷一是。全国政协委员、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中联部原副部长于洪君1999年撰写的一篇文章,对叶利钦在重要历史关头的思想和和行为,进行了多方位的观察和思考。今日重发此文以飨读者,对于我们更深入更透彻的研究当代俄罗斯发展进程,特别是“叶利钦现象”的由来及其历史定位,或许会有某种启示。
二十世纪人类历史行将结束之际,全球瞩目的最大焦点是俄罗斯。所有重要国家的领导人和所有关心国际事务的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集中到了俄罗斯,集中到了克林姆林宫。国际社会之所以如此关心俄罗斯的事态发展,特别是叶利钦总统的政治沉浮与身体健康,是因为:下一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俄罗斯改革、复兴历史进程,而俄罗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一切,都是同叶利钦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
一、一个桀骜不驯的农民之子,历经坎坷,在历史大变革的前夕成为莫斯科的政坛新秀
鲍利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出生于1931年,与前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他的最大政治对手戈尔巴乔夫同龄。两人都出生于农民家庭。不同的是,戈尔巴乔夫学的是人文科学,叶利钦学的是建筑。前者在苏联南方农业产区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由康拜因(编者注:联合收割机)手成长为共青团干部,最后成为党和国家最后一位领导者。而他在工业发达的斯维尔德洛夫州由建筑部门步入权坛,在苏联瓦解的大雪崩中战胜戈尔巴乔夫,成为俄罗斯第一任总统。
叶利钦性格刚强而又坦率,自小便极富反叛和冒险精神。据他1989年竞选苏联人民代表时出版的回忆录《我的自白》透露,他在进入大学以前换过几个学校,“学习成绩不错,全是5分,但品行却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曾经不止一次差点被学校开除”。有一次,父亲听说学校以品德不好为由,不准备让叶利钦毕业,只给他肄业证书,抡起皮带便对小叶利钦大打出手。小叶利钦拉住父亲的手大喝:“住手,今后我要自己教育自己”。随后,他找到区委和市委,据理力争,迫使学校取消了对他的决定,并把他的班主任教师开除出学校。尽管如此,学校当局在他的毕业证书纪律栏中还是留下了“不合格”的坚定。
叶利钦的左手两个手指有残。这是他自幼形成的冒险精神给他留下的创伤。卫国战争期间,叶利钦年纪不大,未能走上前方。但是,他要在后方自己制造武器。有一天夜晚,他和几个同伴儿溜进一个军火库,偷出了两颗手榴弹,想要“研究研究”。当他用力敲打手榴弹时,手榴弹突然爆炸,他的两个手指头随着一声巨响,从此不翼而飞。
还有一件事同样很能说明叶利钦的性格。1951年大学毕业时,他不带分文,在全苏联境内旅行两个月。他在回忆录中说,当时他“多半坐在火车顶部,有时也站在车的踏板和两节车厢的连接处”。他不止一次被警察带去盘问,每次都能机智脱身。还说,在这次旅行中,他曾和大赦归来的囚犯赌博。当他输得只有一条裤衩时,囚犯们要赌他的脑袋。如果再输,叶利钦就要被扔下火车。如果赢了,他们就把东西还给他。结果,福星高照叶利钦。他赢了,囚犯们把东西还给了他,只扣下了叶利钦爷爷送给他的一块手表。
大学毕业后,叶利钦在基层建筑单位工作多年,职务不断上升。但这并没有改变他刚愎气盛的性格,他甚至敢于同顶头上司拍板叫阵。正因为如此,他入党后第二天便受到处分,有一次曾被上级罗织17条罪状,告到法庭。1975年,叶利钦被任命为苏共斯维尔德洛夫州委书记,一年后成为该州第一书记。在这一岗位上,叶利钦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性格有了进一步发展。有时竟敢对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指手画脚。据说,当年苏共中央关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修建地铁的决定,就是叶利钦口授给勃列日涅夫,由勃列日涅夫记录后按叶利钦要求立即下令助手落实的。
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早在70年代后期即已相识,当时两人的关系说得过去。但当戈尔巴乔夫成为中央书记,对叶利钦讲话称“你”而不是“您”时,叶利钦十分不快。他在自传中说,每当戈尔巴乔夫对他说“你”的时候,他“全身就感到阵阵不舒服”。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成为苏共中央书记,克里姆林宫最高层决定调叶利钦主持苏共中央建设部。叶利钦对这一安排很不满意。他在电话中对主管干部工作的苏共中央书记大发牢骚,质问他:“先前的州委第一书记做了中央书记,凭什么让我去做一个部长?”
但胳膊毕竟扭不过大腿,叶利钦该年4月到莫斯科走马上任。3个月后,因戈尔巴乔夫急需改革,具有创新精神的叶利钦成了苏共中央书记。同年12月,他被任命为苏共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次年2月晋升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成为当时莫斯科权力走廊中一颗耀眼的政治新星。
1991年8月23日,时任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叶利钦(右)迫使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左)宣读政令,将所有在俄罗斯境内的苏联资产移交俄管理。
二、他是不甘人下的政治家,为卷土重来,他背水一战,不惜手段,终于战胜对手,成为举世瞩目的大国领袖
叶利钦当上苏共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后,立即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关心民众疾苦,反对干部特权的思想指导下,不到两年时间,他撤换了莫斯科市2/3的区级领导干部,结果触犯众怒。他开始受到所谓干部工作“没有章法”的批评。
然而,叶利钦我行我素。他不仅明确提出批评无禁区,主张公开性无极限,同时还向外国记者泄露天机,直言不讳地宣布苏共党内有人反对改革,在中央全会上直截了当地指责戈尔巴乔夫“改革进展缓慢”。同戈尔巴乔夫撕破脸皮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1987年11月,叶利钦被解除了在莫斯科市委的领导职务。1988年2月,他被赶出中央政治局。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告诫他:“不要再搞政治了”。
叶利钦被贬后保留中央委员资格,成为“正部级”国家建委第一副主席。他对这一待遇毫不领情,对戈尔巴乔夫的警告更是嗤之以鼻。1989年春前苏联进行首次人民代表选举时,他放弃了“正部级”职务,全力以赴地投身于竞选。他请人代笔,出版了表明其身世与立场的自传《我的自白》,喊出“从工人到国家元首所有人都要绝对平等”的平民政治口号。于是,要求激进民主的知识分子将他奉为精神领袖,反对官僚特权的普通民众将他视为改革的希望。他以90%的选票率当选为前苏.联人民代表,随后又成了苏联最高苏维埃成员。
20世纪80年代最后一年7月,叶利钦开始同戈尔巴乔夫分庭抗礼,搞得戈尔巴乔夫焦头烂额。次年5月,他当选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开始向前苏联“中央奉行的帝国主义政策”全面宣战。他宣告:“俄罗斯的主权意味着自上而下的独立”。1991年6月,叶利钦依靠民主派的支持,在竞选中力挫群雄,成为俄罗斯首任总统。
对于叶利钦退出苏共这一举动,有位中国学者在《叶利钦:俄罗斯第一任总统》一书中作过这样的评论:“他离开这个党是因为,他的政治主张、社会理想与之发生了尖锐矛盾的对立;他离开这个党是因为这个党再也不能带给他什么好处。它只会约束、限制他的活动。还因为,在苏.共威信急剧下降的年代,离开这个正在走下坡路的党,能给他带来新的活力,新的动机,以及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这个分析是入木三分的。1991年7月,曾在苏共党内生活30多年的叶利钦发布总统令,开始在俄罗斯境内全面禁止苏共活动。
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的政治对抗,加剧了苏联社会已经出现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1991年8月发生的事件,很大程度上与这两位政治家你死我活的激烈对抗有关。俄罗斯学者编写的《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政治对抗1500天》,在这方面提供了极为详实的材料,颇值一读。这一事件之后,叶利钦把握机遇,趁戈尔巴乔夫元气大伤之际,一方面全面夺权,另一方面压戈尔巴乔夫就范,迫使他下令解散了苏共。
1991年12月,当戈尔巴乔夫试图挽救奄奄一息的联盟而进行最后努力时,叶利钦秘密飞到白俄罗斯,同乌克兰、白俄罗斯领导人一道签署了众所周知的别洛韦日协定,最终解散了前苏联。穷途末路的戈尔巴乔夫被赶出克林姆林宫。关于前苏联瓦解的原因,可谓千头万绪,政治家们至今仍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叶利钦时苏联这个辉煌数十年的超级大国的“下葬人”。也有人著书立说,将叶利钦说成苏联的“掘墓人”。
1993年10月,叶利钦总统与反对派把持的立法机关(俄罗斯联邦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最高苏维埃,俗称“议会”)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叶利钦遂下令军队包围议会大厦(俗称“白宫”),随后进行了炮轰,以武力强行解散了议会,是为“十月事件”,又称“炮打白宫”。
三、作为国家元首,他的处境极为艰难,政治前途险象环生,但他纵横捭阖,不断为自己拓展化险为夷的新天地
俄罗斯联邦是一个创造过无数光辉伟业的国家。其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潜力之巨大,令世界各国望而兴叹。俄罗斯同时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近一个世纪以来,它经历了无数动乱、战争、饥荒和政治磨难。走向未来的俄罗斯,是在苏联解体的废墟上起步的。在这样一种异常艰难的条件下,叶利钦要领导俄罗斯构筑新的政治权力,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形成新的民族关系,树立新的国家形象,任重而道远。
叶利钦最初把安邦定国的希望,寄托在他的民主派战友身上。“819事件”时坚决抵抗所谓“国家政变”的鲁茨科伊和哈斯布拉托夫,被叶利钦视为左膀右臂,分别担任了副总统和最高苏维埃主席。联邦政府首脑一职交给了“经济神童”盖达尔。总统府和政府的其他要员,也大多出自于知识分子精英,其中不少人刚刚走出大学讲坛和报刊编辑室。这些人没有治国理政经验,管理低效、为政腐败。左派的反抗运动与普通民众的不满相互交织,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分化。本来就极为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形势雪上加霜。1992年春夏之交,鲁茨科伊、哈斯布拉托夫等人同叶利钦的矛盾全面激化。
无休止的政治斗争,将俄罗斯推向了社会爆炸的边缘。1992年12月,自由主义经济的主要代表、休克疗法的推行人盖达尔被最高苏维埃撵下台。曾经当过苏联石油天然气部部长的切尔诺梅尔金,作为各方共同接受的人物,成为俄罗斯联邦总统。为保住盖达尔这个“改革的宠儿”,叶利钦曾向反对派作出重大让步,同意将任命国防、安全、外交、内务部长的实权转交议会,结果还是遭到了失败。盖达尔被无情地唾弃了。叶利钦的头号幕僚布尔布利斯,也丢掉了总统顾问组组长的宝座。叶利钦已变得势孤力单。
然而,俄罗斯的社会政治危机并未得到缓解。当叶利钦以他特有的勇气向副总统鲁茨科伊、议长哈斯布拉托夫等人发起反击时,宪法法院院长和最高检察长都站到了他的对立面。山穷水尽之际,叶利钦作出了1993年4月进行全民公决的重大决定,让社会在他和反对派之间做出抉择。结果,在这场被中国学者称作“生死决斗”的公决中,叶利钦获得了他所急需的社会政治支持。他又一次通过政治冒险改变了自己的艰难处境。
叶利钦时一位游刃有余的政治角斗士。公民公决获胜后,他立刻开始对宪法制度改革进行“炮火准备”,同年10月吹响了“政治决斗”的冲锋号。当各种反对派云集议会大楼,拼死抵抗这场改革时,叶不顾国内外的巨大压力,断然下令炮轰议会,粉碎了反对派的武装抵抗。鲁茨科伊、哈斯布拉托夫等一大批反对派活动家锒铛入狱。随后,他一鼓作气,以全民公决方式通过了一部以全面加强总统集权为根本特征的新宪法。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切尔诺梅尔金总理在上述所有重大关头,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了叶利钦一边。这位总理当时所提供的强有力支持,是叶利钦最终巩固其总统地位和权力,牢牢控制俄罗斯政局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之一。当然,正如一位中国学者在《走向明天的俄罗斯》一书中所说:“就这场政治决战的直接后果而言,叶利钦总统的胜利是十分巨大的”。但是,叶利钦获得的胜利“代价是极其高昂的”,它是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民经历的最大一场“悲剧”。叶利钦本人也公开承认这一点。他在后来出版的回忆录《总统笔记》中,对1993年的“十月事件”作了深刻而痛苦的分析。
叶利钦(右)与接班人普京(左)
四、 他病魔缠身,似风烛残年,虽然竞选连任时力挫群雄,但能否完成第二届任期人们众说纷纭,俄罗斯未来不得而知
在俄罗斯社会根本制度全面转型的过程中,叶利钦通过政治角逐,夺得一个又一个令人目眩神迷的胜利。但他没有也不可能获得绝对胜利。
1993年12月,当俄罗斯以全民投票方式对新宪法进行表决时它同时还进行了新议会即国家杜马选举。这个选举是俄罗斯各派政治力量的检阅和较量,同时也是对叶利钦改革路线的一次检验和省察。
当时,令叶利钦感到震惊和不安的是,曾在历史巨变关头叱咤风云的激进民主派社会支持率很低,勉强进入议会。重新组建的共产党及其盟友,却获得很高支持率,成为新议会中举足轻重的力量。由日里诺夫斯基领导的民族主义政党自由民主党,也获得不少选票。叶利钦同新议会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俄罗斯就无法摆脱各大权力分支相互对抗进而导致宪法危机的现实威胁。
此时的叶利钦也没有理由,也没有力量再组织新一轮政治决斗。他需要调整战略和策略。为避免新的冲突和对抗,对新议会的强大反对派,叶利钦采取了较为现实的态度,尽可能寻求妥协和合作。至于民主派,叶利钦深知,他们正在成为历史过客。同这些势力除了拉开距离,再也没有其他选择了。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反对派也意识到,俄罗斯已承受不了更多的苦难,社会需要休养生息。他们也需要重整旗鼓的政治喘息。
1994年-1995年,除车臣问题外,俄罗斯政局保持了相对平静。用叶利钦的话说:“总统、政府和议会已携手合作,这是最近两年取得的实际成果”。俄罗斯的经济开始回升,人们对未来的信心明显增强。但是,叶利钦的身体由于激烈的政治斗争,沉重的工作压力和过分饮酒而大大恶化。据叶利钦第一个助手苏汉诺夫在《跟随叶利钦三年》一书中回忆,早在1987粘和1989年,叶利钦曾两次因心脏病发作而住院。1995年,他又因心脏病发作而两次住院。
1995年底,俄罗斯举行了第二届国家杜马选举。鉴于此次选举是1996年总统选举的预演,叶利钦极为重视。为防止反对派取得选举胜利,他授意总理切尔诺梅尔金和杜马主席雷布金组建中右和中左两大联盟,结为统一战线,以“淘汰左右两股极端势力,把所有极端分子挤出政治舞台”。然而,大多数俄罗斯民众不喜欢中间势力,无论右的还是左的。中左联盟选举前已溃不成军,中右联盟的成就微不足道,民主派则一败涂地。共产党人在这次选举中成了最大赢家,得票率之高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料。
叶利钦对此次选举结果深感“失望”,但不得不表示:“没有理由把杜马选举结果视为一场悲剧”,他可以与新议会“携手合作”。考虑到选民的情绪和力量对比,他于1996年初对政府进行了大规模改组,大幅度调整了内外政策,拉开了竞选连任的序幕。在4~6月的竞选活动中,他不顾疲劳,风尘仆仆地访问了许多地区,参加了难以计数的会见和集会,讲演、喝酒、唱歌、打秋千,有时还要跳迪斯科。叶利钦赢得了此次选举。
叶利钦是在第二轮投票中战胜对手蝉联第二任总统的。不过,此时,他已不是“819事件”时站在坦克上的那个叶利钦,更不是在莫斯科微服私访的那个叶利钦。1996年8月9日,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带着满面倦容,出席了30分钟的就职仪式。全世界都已看出,65岁的叶利钦真的到了垂暮之年。叶利钦能否完成其第二届任期,后叶利钦时代何时到来,叶利钦后的俄罗斯能否平稳过渡,如今被俄罗斯内外舆论吵得沸沸扬扬。
1997年11月5日,叶利钦做了长达7小时的心脏“搭桥”手术。按宪法规定,叶利钦手术期间的总统职权暂由总理代理。手术过后23小时,当叶利钦感到自己已能正常呼吸时,立刻签署命令,中止总理代行总统权力。他不希望也不容许其他任何人在他已能视事时与他分享此种权力。12月23日,叶利钦康复出院,回到了因准备手术和术后疗养而阔别6个月的总统办公室。
叶利钦希望自己“宝刀不老”,能够随时“投入战斗”。但这只是愿望。他可以按自己的意志那排政府和总统府人选,可以根据形势需要摆布列别德、雷布金、丘拜斯等政界大腕,但却无法主导自己的健康。1997年1月,叶利钦回到总统岗位“战斗”10天,便因肺炎而住院。俄罗斯各派政治领袖,利用他的健康问题大作文章。有人说,叶利钦竞选第二届总统时欺骗了人民。他平均每天实际工作不到两小时,全年累计已不到两个月。参加重大国务活动时,常常语无伦次。
1998年,俄罗斯经济状况再度恶化,金融危机风波骤起。叶利钦被迫两次改组政府。在人事安排问题上,他接连失误,威望大跌,不得布向国家杜马让步,提名普里马科夫担任总理。10月,他出访中亚,检阅仪仗队时险些摔倒,访问被迫提前结束。其他许多国务活动也被迫取消。显然,叶利钦再没有能力竞选下届总统了。按现行宪法,同一人也不得担任总统两届以上。叶利钦时代大有提前结束之势。
在这一背景下,许多政治家建议杜马国家讨论提前结束叶利钦总统任期问题。俄共已正式提出对叶利钦进行弹劾调查的问题。久加诺夫、谢列兹尼奥夫、列别德、日里诺夫斯基、亚夫林斯基等重量级政治选手,已开始谈论竞选下届总统问题。下届俄罗斯总统选举何时举行,总统宝座落入谁手,新总统领导的俄罗斯走向何方,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编者注:1999年的最后一天,叶利钦突然宣布辞去俄罗斯联邦总统之职,同时任命当时的总理普京为代总统。翌年,代总统普京正式当选为总统,俄罗斯进入“普京时代”,一直到今天。2007年4月23日,叶利钦逝世。)
原题:叶利钦去世10周年,俄罗斯历史与未来再思考
作者:于洪君,全国政协外委会委员、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原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现为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