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评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在全球文明和文化广泛深入交流的今天,加强和深化人文交流对中美伙伴合作具有前所未有的战略意义。
首先,人文交流是中美伙伴合作之本。我们当下所面对的一切危险,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金融危机,无论是恐怖主义还是跨国犯罪,每时每刻都在悄悄地逼近世界上多少善良的人们,让他们的亲人遭受不幸,让天真的儿童经受磨难,让年迈的老人无所皈依。在面对此种情景的时候,无论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还是地球上的其他一切珍惜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人们,都会伸出你的双手,一起结成风雨同舟的伙伴,共同捍卫人类的生命与尊严。尤其是像美国和中国这样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在全球性挑战面前,更应该有责任结成生死相依的合作伙伴,尽可能地抛弃一切历史恩怨,共同成为捍卫人类安全与尊严的中坚。
其次,人文交流是中美经济互利之桥。人文交流不是目的,开展人文交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谋求人民的福祉。中美两国的经济互利合作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中美人文交流,人文交流是中美经济互利之桥。美国制宪之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没有一个国家曾因为贸易而毁灭。”1979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先生访美期间,人文交流就是当时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重要动力。双方不仅签署了大量的商贸合作协议,也签署了科技、教育和文化等众多人文合作协定,中美人文交流和经贸交往的大幕同时拉开,开创了中美关系快速发展的新纪元。30多年来,中美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历程,其实也是中美人文交流不断深入和彼此了解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实现现代化,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13亿中国人民,而海外最大的受益者则是美国。然而,要想把这一互利双赢的美好前景转变为现实,还需要我们正面中美经济合作中存在的诸多争议和问题,比如贸易摩擦问题、出口管制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中国市场经济国地位问题等,特别是需要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人文交流,澄清误解,增进共识,为中美互利合作架起理解新的桥梁。这不仅是中美互利双赢的客观要求,也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再次,人文交流是中美战略互信之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中美战略互信成为制约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担心中国的崛起会伤害美国的战略利益,中国也顾虑美国会遏制中国的和平发展。再加上中美两国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历史文化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使得两个都热爱和平的国家都对两国和平发展的未来忧心忡忡,都不同程度地戴着有色眼镜观察对方,不时流露出忧虑的目光。美国前第一夫人安娜·埃莉诺·罗斯福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只谈论和平是不够的,必须信仰和平。只信仰和平也是不够的,必须争取和平。”无论中美在战略关系层面面临多么不可调和的矛盾,都不能也不应成为阻挡我们追求和平热情的理由。越是中美产生猜忌的时候,越需要热爱和平的人们勇敢地站起来,不管面对多少风雨,都不能撼动我们争取和平的信念。跨越战略猜忌的惟一途径就是加强人文交流。中国也有句古话,“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人文交流是一种心与人的交流活动,相互尊重和彼此信赖是人文交流最根本的出发点。只要本着相互尊重,真诚对话的精神,一切不理解的东西都会变成可以理解的。对此,我充满信心。
最后,人文交流是中美人民友好之源。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美人文交流最终落脚于两国人民的世代友好。记得林肯总统说过一句很深刻的话,“让人民了解事实,国家就会很安全”“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也强调,“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真正的英雄。”可见,中美人文交流要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特别是要重视普通百姓之间的交流,重视青年之间的交流。在中美人文交流实践中,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通过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拘一格地将公众参与人文交流的积极性动员起来。特别是要创造条件,让那些没有机会出国,默默生活在大山深处、草根社区、内陆腹地的普通百姓加入到人文交流对话中来,让他们成为心与心对话的主角。同时,要尊重民众交流的愿望,只要民众愿意交流,任何形式都可以,任何问题都可以,要本着开放包容的精神,在交流形式、方式和方法上不拘一格,不断开辟人文交流的广阔空间。鼓励大学、科研院所、非政府组织、各行业、各界别的各种形式的交流机制,创造交流对话的有利条件。要鼓励青年、妇女、劳工、宗教等等各行业各领域中的交流,不断吸引更多民众参与交流对话。
(赵可金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