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5年 > (总第76期)
夏蓉 温州商业文化的国际传播 —以普拉托温商为例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1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夏蓉  阅读:2154

夏蓉(温州大学公共外交研究所副所长、教研室主任):首先介绍一下我们研究的对象——普拉托的温州人。2012年的一个统计,普拉托在华企业的数量达到了4800多家,温商占了50%以上。2014年普拉托人口中90%是中国移民,生产总值达到地区总值的11%,投资占8%。普拉托的温商从1987年第一位温州人来到普拉托,到目前普拉托的温商面临着时尚产业链的形成,也面临着与当地企业的摩擦碰撞,面临着转型和创新的挑战。温商历经了从到普拉托做代工到现在的企业家这个身份的转变,也从第一代演变到了第二代,历经了几个阶段的演变和发展。目前有200多家的企业加入了普拉托联邦民主轻工业联盟,获得了当地政府和企业非常高度的评价。温商走出去带动了技术、医疗、体育、经济等各个领域的互动。

在这里我想讲一下普拉托温州人文献的查询。温商走出去流动性引起了学者的研究兴趣,研究范式主要包含历史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等。自2007年以来,温大、澳大利亚莫纳西大学和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大学等科研单位对普拉托的温州人表示了非常大的关注,出现了非常频繁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出现了论文专集《生活在高墙外:普拉托华人研究》的专著,都有中文的版本出版。

目前,我们希望从跨文化适应这个视角去探讨文化融入和普拉托温商的发展相关性,探讨影响普拉托温商的跨文化适应的主要因素,比如说行为规范、当地的法律制度、教育、经济实力方面的,还有出现了温商回归,研究它跟跨文化适应的相关性是怎样的,以及探讨普拉托温商的跨文化适应和温州公共外交的相关性。另外温商走出去带动了各种类型文本的产生和互动,比如说来源于普拉托的一次摄影展,记载了200位普拉托人和100位温州人生活瞬间的图片。

我们还搜集了中外媒体相关的文本,比如张教授提到的热播的《温州一家人》,还有《温州两家人》《温州三家人》的电视连续剧,我们对文本进行了采集。还有一个很好的素材,普拉托人拍摄了近一个小时的纪录片《普拉托的温州人》,以普拉托人的视角拍摄的纪录片。

我们认为从社会语言学的家度,语言是建构的,它的物质基础是词汇和语法,还有现在多国态的符号,它构建的是话语、语篇,各种文本,它是实现身份、关系和距离的,它是构建文化的。我们希望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温州人和普拉托人的跨文化互动中出现的这些话语和文本进行同质性和异质性的分析。谢谢大家!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