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5年 > (总第76期)
周加李 民族性谋世界性—彭丽媛外访服饰的深层解读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1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周加李  阅读:2144

周加李(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讲师):非常感谢会议的组织者和主持人,我今天想分享的题目是以民族性谋世界性——彭丽媛外访服饰的深层解读。自2013年3月国家第一夫人彭丽媛随习近平主席出访以来,获得世界媒体及人民的极大关注和好评,并且评论主要是正面和积极的。比如说软实力的提出者约瑟夫.奈给了彭丽媛女士这样的评价,他说:“彭丽媛女士是中国的软实力。我们能看到她所展现的中国文明之礼和中华文化。她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力,是中国软实力的代表。中国有这样一位第一夫人,对中国的国家形象非常的好。”

我们在想,彭丽媛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文明之礼与中华文化呢?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国家的第一夫人都有这样的一种责任和使命,要去宣扬和传播自己本国的文化。彭丽媛是怎么做呢?因为我在外交学院主要是从事个人形象塑造和礼仪的研究工作,所以我对她的形象进行了追踪性的研究。我觉得她在出访的时候所穿的服饰是非常具有特点的。因为服饰本身是一个静态的,要穿在人的身上才能传达特定的含义,所以研究服饰一定要先研究这个人。我们先看彭丽媛的个人背景,从德才貌来分析。首先从貌来说,彭丽媛女士是气质高雅,仪态端庄。从才来说,她的事业非常成功,能力很突出,她本身个人的成长就是“中国梦”的一个缩影和代表。从品德来说,又是特别难能可贵的,因为在文艺圈像她这样好的名誉,洁身自好,没有绯闻,真的是非常少。她个人的品德形象、能力形象经营得很好。她个人形象最大特点,我觉得是内外平衡,就是德才貌三个都做得非常好。

我们再看彭丽媛的外访服饰。我对她第一次出访9天时间穿的20套服装进行了定量分析。这20套服装属于中国传统民族服饰以及包含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服装有11套,比例占到55%。那么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她为什么要在出访的时候如此大量穿着传统服饰和含有传统元素的服饰呢?

我们通过她穿的服饰进行深层次思考,可以提醒世界人民去感知第一夫人对于自我认知和自我角色的定位,进而传递对中国国家形象及身份定位的思考。因为服饰是人类内心的延伸,她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服装?为什么穿这么多次?其实它是一种自我身份的认知和表达。

我个人总结,彭丽媛服饰的最大特点就是以民族性谋世界性。彭丽媛如此大量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服饰,根上是一种民族自信的表达,是对民族、对传统、对文化的认同。我们不是一味强调民族性,而是通过民族性谋世界性。尽管面料、裁剪是民族的,但是呈现方式是国际化的,丝毫不会与国际脱轨,丝毫不会无法与国际沟通,因为服饰本身就是一种语言。

比如说彭丽媛女士对于国际不成文的着装规范非常熟悉,对在什么场合穿什么服装很清楚,尽管她穿的内容是民族的,但是在呈现和表达上却是国际化的。在最隆重的社交场合有不成文的规矩,第一点就是女士的裙长跟隆重程度是成正比的,隆重程度越高,裙子越长。参加国宴的裙长是落地的。另外要有大量的佩饰,比如说珠宝、手袋,还有其他的工艺,比如绣花。国际上认为在这样的社交场合要能够表达女性的特质,即适当裸露肩、后背,甚至一点点前胸,西方人士可能会这样表达。但是我们中国是含蓄文化,所以彭丽媛在穿着无肩袖长裙时会在外面套一个纱质若隐若现的套衫。我觉得她不仅遵循了国际规范,而且是对国际规范的一种超越,非常好。

我的总结是:彭丽媛优雅高贵的形象背后引领人们去思考服装背后的信息,中国的真正崛起是建立在对传统继承基础上的融入世界。这种观点恰恰能从她的服饰当中读到,一方面是自我认知的缩影,另一方面对规范的遵守甚至超越反映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