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察哈尔评论 > 和静钧
和静钧:不能两三人一凑就敢称智库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6日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和静钧  阅读:2194

和静钧:不能两三人一凑就敢称智库

原载于,环球时报,912

 

智库,又称“思想库”,是为政府与社会献言献策的研究机构。但现在有种现象,就是两三个人凑一起,没有任何核心思想产品,却敢打出“智库”名号,招摇过市,这严重削弱了智库应有的社会公信力。

中国当前迎来了智库发展的难得机遇,政府和社会对来源于智库的思想产品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然而,由于引导性、约束性及监督性的规章制度阙如,智库呈现出了粗放式发展的样态,偏离了智慧与人才密集型的思想产品产业应有的发展环境与规律,给了劣质智库浑水摸鱼的条件。在这样泥沙俱下的市场推力下,大批居心不良的智库、研究会、研究所粉墨登台,对定位正确、管理优良的智库构成“逆淘汰”的威胁。

粗放式的样态,还表现在“数量”的虚增上。一份全球智库报告认为,若把中国高校大大小小的“研究中心”、“研究所”算上,把各类企业自办的各式各类“研究院”、“基金会”算上,把各级政府部门创办的或附属于它们的官方、半官方的各类“中心”、“研究机构”算上,中国智库数量已增长到仅次于美国的水平,成了“智库数量”的超级大国。然而高校里虽智库林立,但仍处于活跃状态的智库少之又少;企业创办或联合创办的智库,又往往沦为企业广告或企业的宣传机构。

各级政府与大型国企也热衷于创办智库,甚至喜欢“上档次”“高规格”,偏好中外联办。然而这样的智库,多数成了政府与企业官员“公费出国考察”的绿色通道,或是除了每年“轰轰烈烈”开一次年会之外,几乎不能推出任何有影响力的智力产品。这类智库还有一个弊端,就是有的成为“名人+退休官员”俱乐部,甚至成为利益输送中介和枢纽,而智库真正需要的顶尖智囊人物却不在其中。

一个标准的智库,应有稳定的经费或筹资渠道,应有研究区域,应有稳定的、有相当知名度的研究人员,并保持在各类研讨会上的活跃度。若以此“活跃度”来考核我国今天良莠不齐的智库,符合标准的并不多。

一个标准的智库,还应在企业定位上站好队,要肩负起为政府与社会献言献策的积极使命。智库可以是官方的,也可以是非官方的,但均应是非盈利的,一个一切向金钱和利润看齐的智库更容易出卖民族与国家的利益。也基于这一标准,所有智库应向社会公布筹款渠道与来源,凡受境外资金赞助的,必须要置于严密的监管之下。

但凡创新活跃的经济体,对智库建设都会设定严格标准。美国胡佛研究所常驻高级研究员就达百名,访问研究员更不计其数,两三个人凑在一起是绝不敢打出“智库”旗号的。美国有对智库捐款免税的法律,但前提是智库是非营利的、中立的、透明的,而且是活跃的,智库可以有立场,但很难成为某企业专属的广告工具和宣传工具。而俄罗斯则禁止海外资金控制智库,任何一笔海外来源的捐款都应申报。我国到目前为止,尚无一部规范智库的法律,这不符合大力加强智库建设的时代要求。

(作者系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