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察哈尔快讯 > 2014年 > (总第56期)
“建构和平的艺术和故事”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2日  来源:察哈尔学会  作者:张春梅  阅读:1635
 

摘要:故事讲述和艺术均是实现和平教育、促进和平建设的有效方式,而将故事与艺术相结合,则更能充分化解冲突,实现和平。通过《建构和平的艺术和故事:公正地呈现历史》课程的学习,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了构建和平的有效途径,艺术地讲述故事能够使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历史,客观公正地评价战争与和平问题。

关键词:故事讲述艺术 公正 建构和平

和平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在世界局势变幻莫测、地区冲突不断的今天,学习、研究和平学意义重大。201488-21日,东北亚地区和平建设协会2014年暑期训练营在南京大学开班,培训课程主要围绕冲突、调解、和平的主题,解析和平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增强东北亚地区人民的相互理解与信任,促进东北亚地区和平事业的发展。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蒙古、加拿大、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8名学生选修了《建构和平的艺术和故事:公正地呈现历史》(Arts and Stories for Peacebuilding: Presenting Our Histories Justly)课程,大家专业各异,囊括了心理学、国际法、历史学、国际政治、音乐、英语等学科,充分显示了和平学的跨学科属性。该课程由日本学者奥本京子和片野淳彦主讲,主要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讲授了在和平研究中,艺术与故事讲述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对和平建设的影响。

一、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故事讲述与和平建设

故事属于文学范畴。一般地认为,故事具有虚构性,而历史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如何发挥故事的生动性、形象性功能,真实地再现历史,进而更加充分地认识、理解历史,为和平建设服务是本课程的重点。

第一,从宏观上探讨故事讲述的相关理论。

本课程主要从故事讲述的概念、故事讲述的类型、故事讲述的组成要素、辩论与对话的比较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故事讲述的理论。

首先,故事讲述的概念。学者R.D莱因认为,故事讲述对每一个人来说,其特性是讲述关于你自己的故事。由此可见,这与一般的讲故事是完全不同的,而是一种类似于口述史学的方式,由亲历者来讲述自身的故事,从而展示历史的细节。

其次,故事讲述的类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独白式的,着重于讲述者自身的感情、经历,而不需要判断,它是一种个体自由地讲述事实的方式;另一种是对话式的,它强调讲述者与倾听者的互动,倾听者不仅仅在观点上的赞同,也需要其在情感上的交流,让倾听者成为故事的共同解释者。

再次,故事讲述的组成要素。除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外,故事讲述还要考虑安全意识、悲伤、痛苦、冒犯等情感因素,以及讲述方式和相应的解释等。

最后,从学者斯瑞科(Schirch)和卡姆特(Camp)对争论与对话的比较中(从目标、倾听目的、叙述方式、双方关系、情感运用等方面),可以看到,故事讲述并不是找出对法的错误以获得胜利,也不是改变对法的观点和思想,而是在向对法传递经验和信仰基础上的互相理解。因此,故事讲述更主要是对话而不是争论。

在初步分析了故事讲述的相关理论知识之后,学生两人一组,分别向对方讲述自己的故事,体会和感悟作为对话形式的故事讲述。紧接着,邀请某人到班级现场讲述自己心理培训、心理治疗的故事,同学们认真倾听,进一步感受和理解作为独白形式的故事讲述,体会故事讲述与和平心理学的关系。

第二,从微观上分析故事讲述的沟通技巧。

首先,技巧的必要性。鉴于在现实社会中,争论远远多于对话,因此,故事讲述应集中于事实而不是感受和价值;在故事讲述过程中,需要倾听者的专心投入和集中精力;注意倾听讲述者的内心世界,体会什么是讲述者最大的问题;需要练习内心反应技巧等。

其次,故事讲述者、倾听者、观察者及其他相关要求。故事讲述者:讲述最难忘的经历,讲述自身陷入某一难以解决的冲突事件;倾听者:在倾听的过程中,不能打断讲述者,要抵制惩罚、怜悯的欲望;用心聆听隐藏在故事中的感情和价值观,当故事讲述结束后,倾听者向讲述者陈述故事中的感情和价值观。观察者:冷静观察讲述者和倾听者的变化。另外,在故事讲述中,倾听者和讲述者的眼神交流、面部表情变化和肢体语言能够更顺畅地增强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再次,经过以上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学员对故事讲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接着,进行故事讲述的分组演练:学员们三人一组,分别轮流担任讲述者、倾听者和观察者。而后,设计了一种圆圈形式的故事讲述,学员们围坐一圈,围绕着一个冲突或战争的主题,从受害者(慰安妇)、施暴者(日本右翼士兵)、政府官员(毛泽东和蒋介石)、亲历者(拉贝和邮递员)、学者(张纯如)、调停者等中自行选择一个角色,讲述所扮演角色的故事,并进行角色对话,最终达到彼此的理解和谅解。通过以上两种故事讲述和故事倾听的演练,故事讲述作为一种表达记忆的方式,再现了某种场景,为冲突双方架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并能达成双方的谅解,增进互相理解和信任。因此,适时合理的故事讲述能够消弭误会,促成和解,故事讲述能促进和平事业的实现和发展。

第三,分析各种各样的历史记忆。

故事讲述本身也是一种历史记忆。时间与和平建设的关系,记忆始于其事情刚出现时,终于未来。关于冲突与和平的直线型和连续性印象。学者约翰·莱德里奇(John Paul Lederach)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认为存在我们面前的过去,包括:叙述、记忆的历史、生命历程、最近发生的事情,如何面对以上各种记忆,与之相对,我们需要再现历史、一致性的再对话,恢复公正、真相委员会,将人们的故事讲述打断就是一种暴力。记忆不能被修补,但能重现。故事讲述就是一种再现历史的方式,通过实现非暴力的恢复性正义,达成冲突双方的谅解,据此治愈个人和集体的创伤,修复破损的关系。因此,需要给予历史记忆一个空间和声音,还历史的真相和正义,公正地看待历史即为一种和平。但是,需要对曲解历史真实性的故事保持警惕。例如:日本关于神风的历史再现。1274年,元朝军队进攻日本时,突遇台风,元军损兵折将1.3万余人,从此元朝再也不敢贸然发动对日本的袭击。而日本人认为这一台风是上天挽救了日本,称之为神风,这也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日本神风特工队名称的由来。

(二)艺术与和平事业

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其包括戏曲、绘画、雕刻、影视、音乐、图片等形式。在和平学的研究中,艺术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它可能促使暴力发生;另一方面,它又可能成为宣传和平的重要载体。

第一,艺术推动了暴力的产生。

在特定情况下,艺术成为文化暴力的化身,它将诱使直接暴力和结构暴力出现,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

在《建构和平的艺术和故事:公正地呈现历史》课程中,为了让大家进一步理解艺术与暴力之间的关系,采用了二人一组讨论的形式,学员互相列举实例,进一步明确哪些艺术形式充满了暴力,并有可能促使实际暴力的发生。如部分充满暴力的卡通电影,某些充满血腥的绘画作品等,这些艺术作品有可能强化人们对暴力的渴望,对和平产生消极影响。在授课的过程中,来自日本的教师----展示了歌颂日本神风队和部分日本高中生的绘画作品,画面上有很多尚战、尚武的内容,反映了当前日本右翼势力的战争倾向。在南京这个特殊的地方,日本学者对本民族的积极反思,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重要性。总之,包含暴力因子的艺术揭示和强化了冲突,认真探讨艺术与暴力的关系,有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暴力产生的根源。

第二,艺术促使和平的实现。

与暴力色彩浓郁的艺术不同,热爱和平的人们往往会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寄托对和平的追求与向往,这种艺术则能促使直接和平、结构和平的实现,进一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在课程中,教师通过展示关于慰安妇绘画作品,歌曲《寂静之声》、毕加索的绘画等,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历史上的冲突和暴力活动,艳丽的色彩、夸张的表现形式,给观看者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和心灵上的巨大震撼,使人们体悟到暴力、冲突和战争的残酷性,引发其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进而使人们更加珍爱和平,并自觉以化解现有冲突,维护持久和平为己任。

第三,艺术促使冲突的化解。

根据和平学理论,冲突与暴力出现后,有五种解决方案:一是冲突中的某一方胜利,二是冲突双方均逃避和撤退;三是双方妥协;四是双方超越冲突,实现冲突的转化或化解;五是冲突中的另一方胜利。不同的解决方案将导致不同的和平结果。要实现真正的积极和平,需要最终消除直接暴力、结构暴力和文化暴力,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即为消极和平。在众多的解决途径中,冲突化解能实现双赢,是一种最佳解决方案。而艺术如何促使冲突化解呢?本课程首先解释了冲突化解产生的条件,即当和平理念成为重要思想时,当自由创造和对话出现时,基于人们的相应态度和行为,冲突化解应运而生。

冲突化解是在暴力冲突之前、之时和之后,抓住机遇以非暴力的形式(比如调解、和解、直接行动)实现冲突的转化,这是和平工作的内容。而培养在和平运动中的领导者,以行动、研究、教育或者训练传播和平理念同样也是一项重要的和平工作。艺术创作就是采用一种或直观或抽象的独特形式,揭示冲突、战争的危害,体现着一种维护和平、珍爱和平的教育理念。因此,在特定情况下,艺术家也就成为和平工作者。

同样,当民众像艺术家一样生活,艺术成为自由时,艺术家即是自由的思想者或行动者;艺术打开了一扇新的对话窗户;当和平理念成为重要思想时,艺术家必将成为人民的艺术家,那么其将成为和平事业的载体,并最终实现了冲突的超越和转化。

在理论分析之后,教师紧接着要求学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前面同学的形体和动作,摆出各种造型,自由创作,以形体和动作不断承接的形式,进一步体会和感悟冲突化解的概念。

(三)空间、安全和声音:和平词汇的转移性暗喻

故事讲述和艺术均是促进和平建设的有效方式,而将故事与艺术相结合,即以故事的方式展示艺术,以艺术的方式讲述故事,则更能充分化解冲突,实现和平。在课程中无论是话剧表演还是手工制作,让大家在实践中实现了艺术和故事的结合。和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学者约翰·莱德里奇在其著作中提出了和平的三个替代性概念:安全感(safety,家的感觉)、空间

place,一席之地)、声音(voice,话语权)第一,主导型术语的变化。

历史和现实的发展说明,冲突和暴力依然存在,如何化解冲突,实现冲突的转化依然是和平学研究的重点,因此在约翰·莱德里奇著作中,主导型的术语由冲突后的治理调停”“和平维护组成,这些词汇暗含双重的涵义:冲突是直线型的,和平是连续型的

第二,比喻性的词汇源自日常生活。

对于维护和平的不间断努力,莱德里奇强调了替换比喻和平词汇的必要性。其提出了和平的三个替代性概念均源于日常生活。如居无定所指的是:我们如何拥有居于某地的感觉?不安全感指的是我们如何以及在哪里感觉到安全?失声指的是对于那些影响我们生活的事情,我们如何找到一种自己的声音。

第三,空间、安全、声音的涵义。

空间指的是:在世界上拥有立足之地,因暴力或武力人们失去家园,流离失所,不得不移民时,失去归属感、需要找到住处、追寻幸福、归来的地方。而安全指的是:感觉安全,获得保护,感觉不确定性,担心不可预见性、缺乏被接受、被爱护感等。声音指的是:声音无法到达、疏远感、在重要的沟通中需要靠近、失声、失去人道、无法诉说等等。从以上安全、空间、声音三者的概念来看,艺术和故事讲述能提供一定的空间、表达自己的声音,获得一种安全感,而创伤恢复的两个主要基础就是:为分享故事,提供一个像容器一样安全的空间。接着,将学员分成三组,以各种动作和形体演示空间、安全和声音,体会三要素对抚平历史创伤的作用。

 

二、几点认识

第一,故事讲述是一种技巧,也是一门艺术。

故事讲述不是虚构历史,而是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某些技巧使历史能够更加真实、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同时,故事讲述也不是简单的重复历史,它是因为技巧性更加体现出一种艺术的潜质。以某种艺术形式生动地讲故事,才能使其更加深刻,更容易让人接受,从而推动和平教育的实现。

第二,和平教育可以通过故事讲述和艺术的方式进行。

持续和平的实现,不能仅仅依靠冲突后的化解,长远之策是在可能的范围内进行深刻的和平教育。和平教育可以通过很多形式进行,而艺术地故事讲诉无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途径。在此次培训过程中,我们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聆听了当年幸存者的讲述,通过亲历者讲述自身的故事,使人们特别是日本学者大为震惊,历史是真实地存在的,以往因为政治因素或者信息渠道问题,导致人们并没有客观公正地认识历史,而故事讲述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和平学既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同时还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在战争冲突不断的今天,利益仍然是国与国、团体与团体、甚至人与人之间处理关系中最主要的因素,和平学往往被视为理想国,其理论也就显得空洞。实际上,如果我们通过更加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来展示暴力冲突的,也许可以进一步发掘和平学实践性的一面。

综上所述,通过《建构和平的艺术和故事:公正地呈现历史》课程的学习,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了构建和平的有效途径,艺术地讲述故事能够使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历史,客观公正地评价战争与和平问题。在此次培训的过程中,恰逢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南京举行,两个事件都体现着人们对和平的追求,是一种巧合,亦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用户名:
密码:
换一张
评论 (0
加入收藏
打印